一种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管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45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管路,包括接头护帽、蠕动管路组件和滴穿滤三合一组件;所述蠕动管路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外圆锥鲁尔接头,所述滴穿滤三合一组件的一端设有内圆锥鲁尔接头;所述接头护帽盖在所述蠕动管路组件一端上的外圆锥鲁尔接头上,所述蠕动管路组件另一端上的外圆锥鲁尔接头与所述滴穿滤三合一组件一端上的内圆锥鲁尔接头配合连接,所述蠕动管路组件和所述滴穿滤三合一组件流体导通。采用物理方式进行高弹性硅胶材料蠕动泵管与双向接头连接,并采用软质塑料(如软质PVC、软质POM)环形锯齿卡环进行夹紧固定,可以不需借助工具,手动就可压紧环形锯齿卡环,降低蠕动泵管被压伤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管路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
具体地说是一种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管路。
技术介绍
压力输液设备目前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特别是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通过使用输液设备和输液管路,针对不同病人症状情况来设定相应的输液流速以及输液总量。往往医护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实际输液速度与设定值相差较大,其原因通常由于输液管路材料本身导致。一般实际使用的输液管路材料为PVC,但PVC在长期受输液设备蠕动泵碾压使用过程中,易产生疲劳磨损、弹性降低,最终造成输液流速不稳定。两种不同材质的管路在接头处不易进行间接,当内部压力过大时有崩开的风险。中文专利文献号CN203898844U中公开的泵用输液器虽然使用硅胶材料作为蠕动泵管,“蠕动泵管路套在管路接头上,装配完毕后,可以在二者的配合处增加夹持部件”,但是其夹持部采用硬质塑料环形夹,需借助工具方可夹牢,加工过程中力量难以把控,可能会压伤泵管。同时常规输液管路进液端采用单纯的瓶塞穿刺器,用于穿刺输液瓶胶塞。但目前市面有部分大容量输液袋或营养液袋未配有易于穿刺的胶塞或其他相应连接机构,临床使用不便。主流输液器产品都配备有流量调节器,用作重力输液时调节滴数控制流量,而输液设备用输液管路通常由蠕动泵挤压压力控制流速,且普通流量调节器极易被接触而产生误操作,如果压力输液过程中误操作流量调节器,会造成流量误差或者阻塞误报警等异常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损、流速稳定且便于临床使用的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管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管路,包括接头护帽、蠕动管路组件和滴穿滤三合一组件;所述蠕动管路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外圆锥鲁尔接头,所述滴穿滤三合一组件的一端设有内圆锥鲁尔接头;所述接头护帽盖在所述蠕动管路组件一端上的外圆锥鲁尔接头上,所述蠕动管路组件另一端上的外圆锥鲁尔接头与所述滴穿滤三合一组件一端上的内圆锥鲁尔接头配合连接,所述蠕动管路组件和所述滴穿滤三合一组件流体导通。上述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管路,所述蠕动管路组件包括第一软管、第二软管和位于第一软管与第二软管之间的硅胶蠕动泵管,所述硅胶蠕动泵管的两端分别通过泵管接头与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配合连接,两个所述外圆锥鲁尔接头分别设在所述第一软管远离所述泵管接头的一端上和所述第二软管远离所述泵管接头的一端上;在所述第一软管上设有管路夹。上述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管路,所述硅胶蠕动泵管两端且邻近所述泵管接头分别设有环形锯齿卡环。上述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管路,环形锯齿卡环包括开口卡环本体、第一锯齿卡接部和第二锯齿卡接部,所述第一锯齿卡接部具有一个U形卡接件,所述U形卡接件的U形卡接口的上下内壁表面上设置有锯齿;第二锯齿卡接部具有一个U形口封堵件、卡环本体延伸件和本体连接件,所述U形口封堵件的上下表面上均设置有锯齿,所述U形口封堵件和所述卡环本体延伸件之间形成容纳槽;所述U形卡接件由上侧壁、下侧壁和底壁组成,所述下侧壁与所述容纳槽凹凸配合;所述开口卡环本体的一个自由端与所述下侧壁和所述底壁的交界处固定连接,所述开口卡环本体的另一个自由端与所述本体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本体连接件、所述卡环本体延伸件、所述下侧壁和所述开口卡环本体四者围成圆环。上述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管路,所述泵管接头由接头管和具有中孔的接头旋钮组成,所述接头管由密封连接的软管接头部和泵管接头部组成,所述接头管穿过所述接头旋钮的中孔,并且所述软管接头部与所述中孔的孔壁之间具有环形空间,所述泵管接头部与所述中孔的孔壁之间密封连接;所述泵管接头部与所述硅胶蠕动泵管为过盈配合连接。上述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管路,所述滴穿滤三合一组件包括滴壶、穿刺器、滤网和穿刺器护帽;所述滴壶的第一端通过第三软管与内圆锥鲁尔接头固定连接,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滴壶第一端内部,所述穿刺器安装在所述滴壶的第二端上,所述穿刺器护帽盖在所述穿刺器上。上述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管路,所述环形锯齿卡环的邵氏硬度为80A-100A,所述环形锯齿卡环为软质PVC卡环或软质POM卡环。上述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管路,所述硅胶蠕动泵管的邵氏硬度为50-55A,抗拉强度为8-10MPa,撕裂强度为40-50kN/m。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高弹性硅胶材料的泵管用于蠕动泵碾压,相比PVC管具有更高的碾压寿命,保证输液流速精度。采用物理方式进行高弹性硅胶材料蠕动泵管(高弹性硅胶材料的性能指标为:邵氏硬度为50-55A,抗拉强度为8-10MPa,撕裂强度为40-50kN/m)与双向接头连接,并根据硅胶材料蠕动泵管本身的材料特性,通过反复选材及试验确定,最终发现采用邵氏硬度为80A-100A软质塑料(如软质PVC、软质POM)环形锯齿卡环进行夹紧固定,这种硬度的软质塑料与硅胶材料蠕动泵管材质能够实现最佳匹配,年轻人或者老年人均不需借助工具,手动就可压紧环形锯齿卡环,即便年轻人不小心用力过大,也可以防止蠕动泵管被压伤的可能,彻底避免了目前各种类型的卡环或夹子在实际使用中不能有效夹紧或者夹得太紧而造成蠕动泵管被压伤。采用分体式设计,既可满足常规输液瓶使用,又可满足不同输液袋接口的适配,使临床使用更为方便。去掉了常规流量调节器,改用管路夹单纯进行管路液体的开关,放置流量调节器被接触而产生误操作,而造成流量误差或者阻塞报警等异常情况。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管路的环形锯齿卡环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管路的环形锯齿卡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管路的泵管接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接头护帽;2-外圆锥鲁尔接头;3-管路夹;4-1-第一软管;4-2-第二软管;5-泵管接头;5-1-软管接头部;5-2-泵管接头部;5-3-接头旋钮;6-环形锯齿卡环;6-1-开口卡环本体;6-2-U形卡接件;6-3-U形口封堵件;6-4-卡环本体延伸件;6-5-本体连接件;6-6-下侧壁;6-7-底壁;6-8-上侧壁;6-9-容纳槽;7-硅胶蠕动泵管;8-内圆锥鲁尔接头;9-滴穿滤三合一组件;9-1-滴壶;9-2-穿刺器;9-3-滤网;10-穿刺器护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管路,包括接头护帽1、蠕动管路组件和滴穿滤三合一组件9;所述蠕动管路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外圆锥鲁尔接头2,所述滴穿滤三合一组件9的一端设有内圆锥鲁尔接头8;所述接头护帽1盖在所述蠕动管路组件一端上的外圆锥鲁尔接头2上,所述蠕动管路组件另一端上的外圆锥鲁尔接头2与所述滴穿滤三合一组件一端上的内圆锥鲁尔接头8配合连接,所述蠕动管路组件和所述滴穿滤三合一组件9流体导通。所述蠕动管路组件包括第一软管4-1、第二软管4-2和位于第一软管4-1与第二软管4-2之间的硅胶蠕动泵管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护帽(1)、蠕动管路组件和滴穿滤三合一组件(9);所述蠕动管路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外圆锥鲁尔接头(2),所述滴穿滤三合一组件(9)的一端设有内圆锥鲁尔接头(8);所述接头护帽(1)盖在所述蠕动管路组件一端上的外圆锥鲁尔接头(2)上,所述蠕动管路组件另一端上的外圆锥鲁尔接头(2)与所述滴穿滤三合一组件一端上的内圆锥鲁尔接头(8)配合连接,所述蠕动管路组件和所述滴穿滤三合一组件(9)流体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头护帽(1)、蠕动管路组件和滴穿滤三合一组件(9);所述蠕动管路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外圆锥鲁尔接头(2),所述滴穿滤三合一组件(9)的一端设有内圆锥鲁尔接头(8);所述接头护帽(1)盖在所述蠕动管路组件一端上的外圆锥鲁尔接头(2)上,所述蠕动管路组件另一端上的外圆锥鲁尔接头(2)与所述滴穿滤三合一组件一端上的内圆锥鲁尔接头(8)配合连接,所述蠕动管路组件和所述滴穿滤三合一组件(9)流体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管路组件包括第一软管(4-1)、第二软管(4-2)和位于第一软管(4-1)与第二软管(4-2)之间的硅胶蠕动泵管(7),所述硅胶蠕动泵管(7)的两端分别通过泵管接头(5)与所述第一软管(4-1)和第二软管(4-2)配合连接,两个所述外圆锥鲁尔接头(2)分别设在所述第一软管(4-1)远离所述泵管接头(5)的一端上和所述第二软管(4-2)远离所述泵管接头(5)的一端上;在所述第一软管(4-1)上设有管路夹(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蠕动泵管(7)两端且邻近所述泵管接头(5)分别设有环形锯齿卡环(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力输液设备用输液管路,其特征在于,环形锯齿卡环(6)包括开口卡环本体(6-1)、第一锯齿卡接部和第二锯齿卡接部,所述第一锯齿卡接部具有一个U形卡接件(6-2),所述U形卡接件(6-2)的U形卡接口的上下内壁表面上设置有锯齿;第二锯齿卡接部具有一个U形口封堵件(6-3)、卡环本体延伸件(6-4)和本体连接件(6-5),所述U形口封堵件(6-3)的上下表面上均设置有锯齿,所述U形口封堵件(6-3)和所述卡环本体延伸件(6-4)之间形成容纳槽;所述U形卡接件(6-2)由上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羽亮冯庆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哈特凯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