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科护理用输液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206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7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器械领域的一种全科护理用输液泵,包括定位装置和泵体结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输液架定位装置和悬挂定位装置,泵体结构包括液腔,液腔内设置有温度感应器,加热片和液位感应器,液腔上方设置有输液管,液腔底部设置有漏斗结构,漏斗结构与过滤器相连接,过滤器后续工位设置有除气泵和蠕动泵,蠕动泵后设置有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实用方便,对药液进行适温加热、除气泡、除固体颗粒的去除让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更加安全舒适,同时固定装置的设置极大的拓展了输液泵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科护理用输液泵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全科护理用输液泵。
技术介绍
输液泵时一种安全、精确控制输液的装盒子,以往人们熟悉的吊瓶输液方式是利用液体的势能作为动力,很难长期对输液速度和输液量的控制,输液泵通常是机械或者电子的控制装置,它通过作用与输液器达到对输液速度的控制,常用于对药量和输液量严格控制的情况下。输液泵在使用时,输液泵会因为里面电机的缘故容易产生晃动,同时药液中的气泡和固体颗粒进入蠕动泵,会对患者和蠕动泵造成一定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科护理用输液泵,有效解决了对输液泵的固定,同时对药液中气泡和固体颗粒的去除,不仅减少了蠕动泵的损伤,而且让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更加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科护理用输液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定位装置和泵体机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输液架定位装置和悬挂定位装置,所述输液架定位装置包括活动钳和与活动钳相配合的第一动力传动机构;所述悬挂定位装置包括活动齿条和与活动齿条相配合的第二动力传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科护理用输液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定位装置和泵体机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输液架定位装置和悬挂定位装置,所述输液架定位装置包括活动钳和与活动钳相配合的第一动力传动机构;所述悬挂定位装置包括活动齿条和与活动齿条相配合的第二动力传动机构;所述第一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开关(13),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蜗杆(14),所述第一蜗杆(14)与第一齿轮开关(13)同轴固接,所述壳体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蜗轮(15),所述第一蜗轮(15)与第一蜗杆(14)相啮合,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主动锥齿轮(16),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16)与第一蜗杆(14)同轴固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从动锥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科护理用输液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定位装置和泵体机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输液架定位装置和悬挂定位装置,所述输液架定位装置包括活动钳和与活动钳相配合的第一动力传动机构;所述悬挂定位装置包括活动齿条和与活动齿条相配合的第二动力传动机构;所述第一动力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开关(13),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蜗杆(14),所述第一蜗杆(14)与第一齿轮开关(13)同轴固接,所述壳体内转动连接有第一蜗轮(15),所述第一蜗轮(15)与第一蜗杆(14)相啮合,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主动锥齿轮(16),所述第一主动锥齿轮(16)与第一蜗杆(14)同轴固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从动锥齿轮(17),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17)与第一主动锥齿轮(16)啮合,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从动齿轮(18),所述第一从动齿轮(18)与第一从动锥齿轮(17)同轴固接,所述壳体内滑动连接有多面齿条(19),所述多面齿条(19)与第一从动齿轮(18)相啮合,所述多面齿条(19)上设置有第三活动钳(26),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20),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0)与多面齿轮相啮合,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扇齿轮(21),所述第一扇齿轮(21)与第一传动齿轮(20)相啮合,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活动钳(24),所述第一活动钳(24)与第一扇齿轮(21)固接,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22),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2)与多面齿条(19)相啮合,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二扇齿轮(23),所述第二扇齿轮(23)与第二传动齿轮(22)相啮合,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二活动钳(25),所述第二活动钳(25)与第二扇齿轮(23)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科护理用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传动机构包括与壳体转动连接的第二蜗杆(28),所述壳体内转动连接设置有与第二蜗杆(28)相啮合的第二蜗轮(29),所述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