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医院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髋关节骨折闭合复位的支具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7620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髋关节骨折闭合复位的支具支撑装置,涉及手术辅助器械领域,通过支撑杆对骨折断端的移位部位进行辅助支撑复位及临时固定,然后再使用手术固定恢复,不需要使用人力,且经临床试验证明,复位固定效果好,具体方案为: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两端分别设有支撑组件和固定组件,支撑杆高度可调;支撑组件用于对骨折断端的移位部位进行支撑,固定组件用于将支撑杆固定在指定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髋关节骨折闭合复位的支具支撑装置对骨折手术进行辅助支撑复位及临时固定,替代人力,复位固定效果好;基于髋关节骨折闭合复位的支具支撑装置受力面小,治疗效果好;基于髋关节骨折闭合复位的支具支撑装置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髋关节骨折闭合复位的支具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术辅助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基于髋关节骨折闭合复位的支具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严重损伤,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后成为老年人第三大杀手,它还有一个外号,“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因此髋部骨折需要更高的重视程度,在现有髋部骨折手术中,需要通过外力为断端的移位部位进行复位固定,然后再使用手术进行固定恢复,以往均使用人力的方式或直接切开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固定,耗费时间长,对病患损伤大,对医护人员的力度要求很高,手术时间较长,手术出血量较多,同时需要控制精度很高,防止因用外力不均匀而导致复位位置发生变化,对手术固定造成影响,因此使用人力进行或术中切开复位费时费力,且复位固定效果不好,对患者影响也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髋关节骨折闭合复位的支具支撑装置,通过支撑杆对骨折断端的移位部位进行辅助支撑复位及临时固定,然后再使用手术固定恢复,不需要使用人力,且经临床试验证明,复位固定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髋关节骨折闭合复位的支具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两端分别设有支撑组件和固定组件,支撑杆高度可调;支撑组件用于对骨折断端的移位部位进行支撑,固定组件用于将支撑杆固定在指定位置。采用上述方案,支撑组件包括多种样式的支撑设置,包括横杆或符合人体形态学的支撑板等;固定组件包括多种样式,比如吸盘,甚至通过胶带等辅助物品进行固定;支撑杆高度调节方式为等中,比如嵌套杆或液压杆等。在手术外力固定治疗位点的过程时,将固定组件一端固定,固定位置一般为地面上,然后对支撑杆进行高度调节,现有手术床为上半身可以依靠,脚踝部分可以放置,脚踝以上至治疗位点中空,患者将该段身体在辅助情况下悬空放置,然后将支撑组件放置于骨折断端的移位部位,将支撑杆撑起纠正骨折移位。固定组件不仅包括将支撑杆固定在地面等相应位置的结构,还包括防止支撑杆水平移动的结构,比如通过绷带将支撑杆与手术床连接,防止支撑杆水平移动。上述方案能够实现,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够切实有效得对骨折断端的移位部位进行辅助支撑复位及临时固定,保证了后续手术固定的治疗效果,同时能够解放人力,减轻对医护人员的负担,提高治疗的准确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支撑杆包括嵌套的内杆和外杆,外杆外设置有与内杆连接的调节环。在上述优选方案中,嵌套设置的内外杆设计,结构简单,经济性好,且能够满足正常情况下患者的骨折移位部位的治疗。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支撑组件为与支撑杆连接的杆体,杆体为圆柱形或类圆柱形,杆体外套设有软质材料。在上述优选方案中,支撑组件设置为杆体,杆体可使用圆柱体或类似圆柱体,能够使得受力面更小,使得支撑效果更好;杆体外套设软质材料,能够使得患者更加舒适,也能够避免支撑组件过硬对患者表皮造成损伤。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支撑杆和杆体一体成型;使得整体的稳定性更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软质材料为海绵;海绵缓冲效果好,且经济实惠。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固定组件为吸盘;吸盘具有复位固定效果好,且结构简单,经济实惠。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吸盘上设有进气阀;即密封开关,在支撑杆需要固定时,关闭进气阀,使得吸盘密封,达到固定效果;在使用完之后,开启进气阀,使得空气进入吸盘密封区,取下支撑杆;也可设置拨动开关,拨动开关与吸盘连接,在使用支撑杆时,吸盘面平齐;在使用完之后,调节拨动开关,使得吸盘面一角翘起,破坏吸盘结构,进而取下支撑杆。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支撑杆靠近支撑组件位置处设有与手术床活动连接的水平固定装置。在上述优选方案中,固定的位置,基于手术床的高度,选择性设置,可使用绷带将支撑杆与手术床进行固定,也可通过活动螺栓进行固定和拆卸。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支撑杆与固定组件万向转动连接。便于对支撑组件进行方向调节,便于对骨折部位进行辅助支撑复位和临时固定。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髋关节骨折闭合复位的支具支撑装置对骨折手术进行辅助支撑复位及临时固定,替代人力,复位固定效果好;(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髋关节骨折闭合复位的支具支撑装置受力面小,治疗效果好;(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髋关节骨折闭合复位的支具支撑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推广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髋关节骨折闭合复位的支具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于髋关节骨折闭合复位的支具支撑装置的应用场景图;其中:1、支撑杆;2、支撑组件;3、固定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基于髋关节骨折闭合复位的支具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两端分别设有支撑组件2和固定组件3,支撑杆1高度可调;支撑组件2用于对骨折断端的移位部位进行支撑,固定组件3用于将支撑杆1固定在指定位置。采用上述实施例,支撑组件2包括多种样式的支撑设置,包括横杆或符合人体形态学的支撑板等;固定组件3包括多种样式,比如吸盘,甚至通过胶带等辅助物品进行固定;支撑杆1高度调节方式为等中,比如嵌套杆或液压杆等。在手术外力固定治疗位点的过程时,将固定组件3一端固定,固定位置一般为地面上,然后对支撑杆1进行高度调节,现有手术床为上半身可以依靠,脚踝部分可以放置,脚踝以上至治疗位点中空,患者将该段身体在辅助情况下悬空放置,然后将支撑组件2放置于骨折断端的移位部位,将支撑杆撑起纠正骨折移位。。固定组件3不仅包括将支撑杆1固定在地面等相应位置的结构,还包括防止支撑杆1水平移动的结构,比如通过绷带将支撑杆1与手术床连接,防止支撑杆1水平移动。上述实施例能够实现,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够切实有效得对骨折断端的移位部位进行辅助支撑复位及临时固定,保证了后续手术固定的治疗效果,同时能够解放人力,减轻对医护人员的负担,提高治疗的准确性。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支撑杆1包括嵌套的内杆和外杆,外杆外设置有与内杆连接的调节环。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嵌套设置的内外杆设计,结构简单,经济性好,且能够满足正常情况下患者的骨折移位部位的治疗。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支撑组件2为与支撑杆1连接的杆体,杆体为圆柱形或类圆柱形,杆体外套设有软质材料。在上述优选实施例中,支撑组件2设置为杆体,杆体可使用圆柱体或类似圆柱体,能够使得受力面更小,使得支撑效果更好;杆体外套设软质材料,能够使得患者更加舒适,也能够避免支撑组件2过硬对患者表皮造成损伤。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支撑杆1和杆体一体成型;使得整体的稳定性更好。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软质材料为海绵;海绵缓冲效果好,且经济实惠。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固定组件3为吸盘;吸盘具有复位固定效果好,且结构简单,经济实惠。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吸盘上设有进气阀;即密封开关,在支撑杆1需要固定时,关闭进气阀,使得吸盘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髋关节骨折闭合复位的支具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两端分别设有支撑组件(2)和固定组件(3),支撑杆(1)高度可调;支撑组件(2)用于对骨折断端的移位部位进行支撑,固定组件(3)用于将支撑杆(1)固定在指定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髋关节骨折闭合复位的支具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两端分别设有支撑组件(2)和固定组件(3),支撑杆(1)高度可调;支撑组件(2)用于对骨折断端的移位部位进行支撑,固定组件(3)用于将支撑杆(1)固定在指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髋关节骨折闭合复位的支具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包括嵌套的内杆和外杆,外杆外设置有与内杆连接的调节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髋关节骨折闭合复位的支具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为与支撑杆(1)连接的杆体,杆体为圆柱形或类圆柱形,杆体外套设有软质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髋关节骨折闭合复位的支具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良元孙凤坡张统一刘军川纪泉张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