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医疗器械存放箱的诊疗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床
,具体涉及一种带医疗器械存放箱的诊疗床。
技术介绍
在公知的
,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它涉及面广,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造血系统、内分泌及代谢、风湿等常见疾病以及理化因素所致的疾病。对患者检查和治疗时需要使用到医疗器械,医疗器械使用过后需要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再将其存放好,目前使用在放置医疗器械时多种器械与消毒药品混放在一起,很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取用和放置时也不方便,另外一些医疗器械使用完后,使用消毒酒精粗略擦一下,不能够彻底进行消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医疗器械存放箱的诊疗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带医疗器械存放箱的诊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放置在床架上方的床板、设置在床架尾部的医疗器械存放箱,床架包括中板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医疗器械存放箱的诊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1)、放置在床架(1)上方的床板、设置在床架(1)尾部的医疗器械存放箱(4),所述床架(1)包括中板(69)和分别与中板(69)铰接的床头板(68)和床尾板(70),所述床架(1)内设置有能够分别驱动床头板(68)和床尾板(70)转动的床头板升降机构(48)和床尾板升降机构(34),所述床架(1)底部设有驱动电机(23),所述驱动电机(23)驱动连接有驱动轴(24),所述驱动轴(24)前端连接有主动锥齿轮(25),所述床架(1)内设有第一传动轴(26)和第二传动轴(39),所述第一传动轴(26)和第二传动轴(39)的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医疗器械存放箱的诊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1)、放置在床架(1)上方的床板、设置在床架(1)尾部的医疗器械存放箱(4),所述床架(1)包括中板(69)和分别与中板(69)铰接的床头板(68)和床尾板(70),所述床架(1)内设置有能够分别驱动床头板(68)和床尾板(70)转动的床头板升降机构(48)和床尾板升降机构(34),所述床架(1)底部设有驱动电机(23),所述驱动电机(23)驱动连接有驱动轴(24),所述驱动轴(24)前端连接有主动锥齿轮(25),所述床架(1)内设有第一传动轴(26)和第二传动轴(39),所述第一传动轴(26)和第二传动轴(39)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从动锥齿轮(27)和第二从动锥齿轮(38),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27)和第二从动锥齿轮(38)分别与主动锥齿轮(25)啮合,所述第一传动轴(26)上安装有第一传动齿轮(30),所述床架(1)底部设有第一液压缸(31),所述第一液压缸(31)的活塞杆前端连接有安装座(29),所述第一传动轴(26)与安装座(29)转动相连,所述床尾板(70)下方设有第一丝杆(32),所述第一丝杆(32)上安装有第二传动齿轮(33),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3)与第一传动齿轮(30)啮合,所述床尾板升降机构(34)安装于第一丝杆(32)上,所述第二传动轴(39)上安装有第一变速齿轮(40)和第二变速齿轮(41),所述床架(1)底部设有与第二传动轴(39)相平行的变速轴(44),所述变速轴(44)上安装有从动离合块(45),所述变速轴(44)上套设有第一对接齿轮组(42)和第二对接齿轮组(43),所述第一对接齿轮组(42)和第二对接齿轮组(43)分别与第一变速齿轮(40)和第二变速齿轮(41)相啮合,所述从动离合块(45)位于第一对接齿轮组(42)和第二对接齿轮组(43)之间,所述床架(1)底部还设有第二液压缸(89),所述第二液压缸(89)的活塞杆前端与变速轴(44)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液压缸(89)能够驱动变速轴(44)移动使从动离合块(45)分别与第一对接齿轮组(42)或第二对接齿轮组(43)啮合,所述床头板(68)下方设有第二丝杆(47),所述变速轴(44)通过传动机构(46)驱动第二丝杆(47)转动,所述床头板升降机构(48)安装于第二丝杆(47)上;所述第一对接齿轮组(42)包括支撑座(49),所述支撑座(49)安装于床架(1)底部,所述支撑座(49)上套设有外轴承(50),所述外轴承(50)上安装有齿环(92),所述齿环(92)远离支撑座(49)的一侧安装有转动离合块(51),所述转动离合块(51)的形状与从动离合块(45)的形状相适应,所述支撑座(49)内嵌装有内轴承(90),所述变速轴(44)穿过内轴承(90)设置并且能够在内轴承(90)中转动或移动,所述床架(1)底部设有若干个轴承机构(28),所述第一传动轴(26)和变速轴(44)分别转动设置在轴承机构(28)内;所述医疗器械存放箱(4)包括消毒箱(5),所述消毒箱(5)下部连接有两个支架(15),所述支架(15)与床体(1)相连,两个所述支架(1)之间设置有集液盒(16),所述消毒箱(5)中间位置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横向隔板(6),所述横向隔板(6)前后侧均连接有若干竖向隔板(7),所述竖向隔板(7)另一端与消毒箱(5)的内壁相连,所述竖向隔板(7)与横向隔板(6)将消毒箱(5)内部分隔成若干容腔,所述容腔内装有消毒篮(9),消毒篮(9)底部设有若干沥液孔(11),所述消毒箱(5)上铰接有翻盖(8),所述翻盖(8)与下方的容腔对应设置,所述翻盖(8)外侧设有把手(12),所述翻盖(8)与消毒篮(9)之间设有连杆(10),所述连杆(10)的两端分别与翻盖(8)的内侧、消毒篮(9)的上端面铰接,所述消毒箱(5)内壁、竖向隔板(7)两侧开设有滑槽(13),所述消毒篮(9)两侧设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设置于滑槽(13)内,所述消毒箱(5)底部设有主塞件(20)和副塞件(22),所述主塞件(20)设置于消毒箱(5)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副塞件(22)位于主塞件(20)的两侧,所述消毒箱(5)底部还设有联动机构(21),通过所述联动机构(21)使副塞件(22)跟随主塞件(20)一起运动,所述集液盒(16)中间位置设有防水罩(17),所述防水罩(17)内设有升降机构(18),所述升降机构(18)上设有升降座(19),所述主塞件(20)安装于升降座(19)上,所述升降机构(18)能够通过升降座(19)带动主塞件(20)上下移动;所述主塞件(20)包括贯穿消毒箱(5)底部的主塞柱(201)、安装于主塞柱(201)顶部的主塞板(202),所述主塞柱(201)上部设有进液口(203),所述主塞柱(201)中间位置设有出液口(205),所述进液口(203)与出液口(205)之间连接有下液管(204),所述主塞柱(201)下部设有活动槽(207),所述活动槽(207)的内侧为倾斜面(208),所述倾斜面(208)的倾斜方向为随着高度下降而由内向外,所述主塞柱(201)外周位于活动槽(207)出口处位置设有滑轮座(206),所述主塞柱(201)外周连接有导向板(209),所述导向板(209)内穿接有导向杆(210),所述导向杆(210)顶端与消毒箱(5)底部相连;所述联动机构(21)包括与消毒箱(5)底部相连的第一竖滑框(211),所述第一竖滑框(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