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医用防护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761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医用防护隔离装置,包括隔离罩、吊架和排风系统,隔离罩由上充气座、下充气座、充气柱和塑料薄膜组成,上充气座与下充气座经充气柱相连接,塑料薄膜设置于充气柱上;隔离罩上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层,上充气座上固定有薄膜上盖,薄膜上盖上开设有出气口,出气口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层;下充气座上固定有可伸缩的下薄膜,下薄膜开设有圆孔。圆孔内穿有绳子,在采集病人痰液时,病人套上隔离罩,系紧绳子,隔离罩内就形成了一个负压状态的小型取样室,采集过程中有效切断了病毒的传播路径,保护了医护人员不被病毒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医用防护隔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防护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重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医用防护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疗卫生行业领域,医生救治具有传染性疾病的病人时,尤其是类似新冠肺炎这样具有飞沫、接触、气溶胶传播途径的传染性疾病时,往往要进行一些高风险诊疗操作,比如雾化吸入治疗、诱导痰操作、采集痰标本等,在一些医疗条件、物资有限的地区,不具备在负压状态下操作的必要条件,比如行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病人携带病毒的体液样容易以飞沫或是气溶胶的形式漂浮在空中,沉积到物体表面,漂浮在空中带有传染性的飞沫或是气溶胶会直接接触到医护人员,很容易造成医护人员的交叉感染;2020年初大规模爆发的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潜伏期长,部分患者发病初期病症不明显,传染性极强,导致感染人数短期内急剧上升,医务人员在治疗新冠肺炎病人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采集病人痰液进行化验等一系列操作,这对于有指征的患者来讲这样的诊治与病情监测措施是必须的,但在没有负压状态下的普通病房内,即便医护人员佩戴有口罩、隔离服等防护装置,也很难避免医护人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医用防护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罩(24)、吊架(17)和排风系统,隔离罩(24)由上充气座(4)、下充气座(11)、充气柱(10)和塑料薄膜(5)组成,上充气座(4)与下充气座(11)经若干间隔设置的充气柱(10)相连接,塑料薄膜(5)设置于充气柱(10)上;隔离罩(24)上设置有进气口(6),进气口(6)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层(7),上充气座(4)上固定有薄膜上盖(9),薄膜上盖(9)上开设有出气口(3),出气口(3)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层(8);下充气座(11)上固定有可伸缩的下薄膜(12),下薄膜(12)中央开设有用于人体进入的圆孔(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医用防护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罩(24)、吊架(17)和排风系统,隔离罩(24)由上充气座(4)、下充气座(11)、充气柱(10)和塑料薄膜(5)组成,上充气座(4)与下充气座(11)经若干间隔设置的充气柱(10)相连接,塑料薄膜(5)设置于充气柱(10)上;隔离罩(24)上设置有进气口(6),进气口(6)上设置有第一过滤层(7),上充气座(4)上固定有薄膜上盖(9),薄膜上盖(9)上开设有出气口(3),出气口(3)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层(8);下充气座(11)上固定有可伸缩的下薄膜(12),下薄膜(12)中央开设有用于人体进入的圆孔(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医用防护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风系统包括出风道(29)和交流异步电机(28),交流异步电机(28)的上设置有第三过滤层(27),交流异步电机(28)由固定座(30)、定子铁芯(35)、定子绕组(34)和拉环(26)组成,拉环(26)铰接于固定座(30)的上端,定子铁芯(35)固定于固定座(30)的下端,定子铁芯(35)内部设置有空腔(40),定子铁芯(35)内壳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定子绕组(34);出风道(29)内端口处设置有支撑架(36),支撑架(36)上设置有转轴(33),转轴(33)上固定有扇叶(32),扇叶(32)的末端固定有磁铁块(31),出风道(29)的外端口处设置有定位块(37),出风道(2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英娟孙雪霞王静张秋洁张艳艳战玉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