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诊疗用负压隔离操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7616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口腔诊疗用负压隔离操作装置,包括:负压空气消杀机、支撑连接管和隔离防护罩,隔离防护罩包括透明观察罩和防护围帘,支撑连接管为中空结构,一端与负压空气消杀机连接,另一端与透明观察罩连接,防护围帘的上端与所述透明观察罩连接,下端用于供就诊者进入,在就诊者进入隔离防护罩内部之后,通过封住下端,使得所述隔离防护罩的内部形成密闭空间,防护围帘上设置有操作部、器械进入口和进气孔,操作者的手臂通过操作部进入到隔离防护罩的内部进行诊疗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口腔医疗进行时的局部诊疗区域进行负压隔离,杜绝口腔科进行诊疗时产生的飞沫、水雾和气溶胶的传播,防止诊疗环境及相关人员受到污染,预防或防止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腔诊疗用负压隔离操作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口腔诊疗用负压隔离操作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供口腔科诊疗使用的口腔诊疗用负压隔离操作装置,属于医疗器械及消毒产品

技术介绍
口腔科诊疗操作时,高速涡轮牙钻、超声波洁牙机等器械都会产生大量飞沫、水雾及气溶胶,这些飞沫、水雾和气溶胶在诊室及整个诊疗机构很容易弥散传播,造成交叉感染,以往的防护手段仅是医生做了防护,而且防护等级较低,例如戴口罩和护目镜等,对于其他就诊患者和诊疗环境却没有任何防护,飞沫、水雾和气溶胶的传播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当遇有流行病爆发时,口腔门诊很容易成为传染病传播的温床。已有的气溶胶吸引装置只是将吸引器靠近患者口腔附近,飞沫、水雾及气溶胶的吸引效率很低,仅吸引了部分,且未对诊疗区域形成隔离,气溶胶的传播依然存在,对医生、诊疗环境和口腔门诊内其他人员的污染仍然存在。同时以往的气溶胶吸引装置只对吸引的空气进行了过滤处理,未进行消毒处理。因此,亟待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在口腔诊疗操作时,对产生的飞沫、水雾和气溶胶进行有效隔离、吸引、过滤、消毒,并保证医生正常进行诊疗操作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口腔诊疗用负压隔离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空气消杀机、支撑连接管和隔离防护罩,所述隔离防护罩包括透明观察罩和防护围帘,所述支撑连接管为中空结构,一端与所述负压空气消杀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透明观察罩连接,所述防护围帘的两端开放,所述防护围帘的上端与所述透明观察罩连接,所述防护围帘的下端用于供就诊者进入,在就诊者进入所述隔离防护罩的内部之后,通过封住所述防护围帘的下端,使得所述隔离防护罩的内部形成密闭空间,所述透明观察罩用于在诊疗过程中为操作者提供操作空间以及供操作者观察诊疗操作情况;所述防护围帘上设置有操作部、器械进入口和进气孔,所述操作部用于供操作者的手臂进入所述密闭空间内执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诊疗用负压隔离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空气消杀机、支撑连接管和隔离防护罩,所述隔离防护罩包括透明观察罩和防护围帘,所述支撑连接管为中空结构,一端与所述负压空气消杀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透明观察罩连接,所述防护围帘的两端开放,所述防护围帘的上端与所述透明观察罩连接,所述防护围帘的下端用于供就诊者进入,在就诊者进入所述隔离防护罩的内部之后,通过封住所述防护围帘的下端,使得所述隔离防护罩的内部形成密闭空间,所述透明观察罩用于在诊疗过程中为操作者提供操作空间以及供操作者观察诊疗操作情况;所述防护围帘上设置有操作部、器械进入口和进气孔,所述操作部用于供操作者的手臂进入所述密闭空间内执行诊疗操作,包括内嵌操作袖套和/或操作孔;所述器械进入口用于供诊疗器械进入所述密闭空间内;其中,在诊疗操作过程中,在所述负压空气消杀机产生的负压吸引的作用下,所述密闭空间内的空气通过所述支撑连接管吸入到所述负压空气消杀机中,并经过过滤及消毒处理排出,诊室内的洁净空气通过所述进气孔进入所述密闭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诊疗用负压隔离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孔具有弹性,在操作者的手臂没有伸入操作孔的状态下,操作孔处于紧缩状态,在操作者的手臂伸入操作孔进入所述密闭空间时,所述操作孔处于与所述操作者的手臂紧密贴合的密封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诊疗用负压隔离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知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