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棚架式绿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746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0
一种绿色建筑棚架式绿化系统,包括棚架主体和移动式种植系统,所述棚架主体包括立柱和横梁,立柱的顶部固定设置横梁,四个横梁连接构成矩形框架结构;棚架主体的顶部设有移动式种植系统,移动式种植系统包括驱动机构和种植架,种植架与棚架主体滑动连接,种植架包括端板、横架和轨道,两个端板沿前后方向设置,横架沿左右方向设置,横架的两端固定连接端板,端板的底部固定连接若干个左右方向上设置的轨道,轨道设于棚架主体的顶部的轨道轮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种植架和种植单元构成较为完整的平面覆盖效果,不受植物生长周期的影响,值得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棚架式绿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绿色建筑
,尤其是一种绿色建筑棚架式绿化系统。
技术介绍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它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生态学及其他技术科学的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生机盎然、自然气息深厚、方便舒适并节省能源、没有污染的居住环境。其“绿色”的本质是物质系统的首尾相接,无废无污、高效和谐、开放式闭合性良性循环通过建立起建筑物内外的自然空气、水分、能源及其他各种物资的循环系统来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并赋予建筑物以生态学的文化教育和艺术内涵。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现代建筑不再逐渐提高对于居住舒适度的需求,绿植棚是绿色建筑常用的建筑结构,现有技术中的绿植棚多是采用攀爬式植物在棚顶攀爬实现覆盖遮阳等效果,需要较长的生长周期,而且无法实现较为全面的覆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较为全面的覆盖的绿色建筑棚架式绿化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色建筑棚架式绿化系统,包括棚架主体和移动式种植系统,所述棚架主体包括立柱和横梁,立柱的顶部固定设置横梁,四个横梁连接构成矩形框架结构;棚架主体的顶部设有移动式种植系统,移动式种植系统包括驱动机构和种植架,种植架与棚架主体滑动连接,种植架包括端板、横架和轨道,两个端板沿前后方向设置,横架沿左右方向设置,横架的两端固定连接端板,端板的底部固定连接若干个左右方向上设置的轨道,轨道设于棚架主体的顶部的轨道轮的顶部,轨道轮通过轴承设于轮轴上,轮轴两端固定连接横梁,轨道轮的外周设有与轨道间隙配合的环槽。轨道设置于轨道轮上,通过轨道轮进行支撑,并且由于轨道轮是可以转动的,因此使轨道可在轨道轮上移动,轨道轮上设置环槽对轨道进行限位。种植架的横架设有若干个,相邻的横架之间设有若干个种植单元,种植单元包括种植盒和旋转座,种植盒固定设于旋转座内,两端通过转轴连接横架。旋转座与横架转动的连接,从而实现种植盒与横架之间的转动的连接。在种植架向右移动时会逐渐从水平转化为竖直状态,此时由于种植盒与种植架转动连接,因此由于重力作用其始终保持在开口朝上,避免内部土壤等倾倒泄露出来,复位时同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绳筒、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第四定滑轮、滑轮支架和钢丝绳,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设于立柱上,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绳筒,绳筒连接第一根钢丝绳的一端,第一根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后连接到种植架的左端,第一定滑轮通过滑轮支架连接棚架主体的左上角;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分别设于两侧的立柱顶部,第四定滑轮设于右侧的立柱下部,第二根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绳筒,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和第四定滑轮后连接到种植架的右端。电机正转带动绳筒正转,收卷第一根钢丝绳带动种植架向左移动,与此同时放卷另一根钢丝绳,电机反转带动绳筒反转,放卷第一根钢丝绳,收卷第二根钢丝绳拉动种植架向右移动。上述两根钢丝绳的绕向相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棚架主体右侧设有若干个组轨道轮,每组轨道轮包括若干个前后方向上设置于同一根轮轴上的轨道轮。这些轨道轮用于种植架移动到竖直状态时对种植架进行引导和支撑,便于种植架复位时不会错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旋转座整体呈矩形框形,左右两面为弧面。能够不影响旋转座旋转的同时能够使种植架水平时旋转座之间的间隙较小或基本无间隙。能够使种植架上的旋转座、种植盒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平面,能够覆盖下方的区域,以便于更好的实现遮阳效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种植盒底部设有配重块。保证种植盒重心在转轴下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轴与旋转座或横架转动连接,转轴与旋转座或横架之间设有轴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种植架和种植单元构成较为完整的平面覆盖效果,不受植物生长周期的影响;本技术在种植架上设置种植盒,能够种植各种植物,不局限于攀爬植物,而且由于种植架和脱离棚顶放下,方便种植。本技术的种植架可以移动,方便露出阳光,更加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中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本技术的种植架的俯视图;图3为实施例一中本技术的种植架的正视图;图4为实施例一中本技术的种植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绿色建筑棚架式绿化系统,包括棚架主体1和移动式种植系统,所述棚架主体1包括立柱和横梁,立柱的顶部固定设置横梁,四个横梁连接构成矩形框架结构;棚架主体1的顶部设有移动式种植系统,移动式种植系统包括驱动机构和种植架,种植架与棚架主体1滑动连接,种植架包括端板2、横架3和轨道4,两个端板2沿前后方向设置,横架3沿左右方向设置,横架3的两端固定连接端板2,端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若干个左右方向上设置的轨道4,轨道4设于棚架主体1的顶部的轨道轮5的顶部,轨道轮5通过轴承设于轮轴上,轮轴两端固定连接横梁,轨道轮5的外周设有与轨道4间隙配合的环槽。轨道4设置于轨道轮5上,通过轨道轮5进行支撑,并且由于轨道轮5是可以转动的,因此使轨道4可在轨道轮5上移动,轨道轮5上设置环槽对轨道4进行限位。种植架的横架3设有若干个,相邻的横架3之间设有若干个种植单元6,种植单元6包括种植盒7和旋转座8,种植盒7固定设于旋转座8内,两端通过转轴连接横架3。该转轴与旋转座8或横架3转动连接,可以是转轴与旋转座8或横架3之间设有轴承。旋转座8与横架3转动的连接,从而实现种植盒7与横架3之间的转动的连接。在种植架向右移动时会逐渐从水平转化为竖直状态,此时由于种植盒7与种植架转动连接,因此由于重力作用其始终保持在开口朝上,避免内部土壤等倾倒泄露出来,复位时同理。驱动机构包括电机9、绳筒10、第一定滑轮11、第二定滑轮12、第三定滑轮13、第四定滑轮14、滑轮支架15和钢丝绳16,所述电机9通过电机9座固定设于立柱上,电机9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绳筒10,绳筒10连接第一根钢丝绳16的一端,第一根钢丝绳16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11后连接到种植架的左端,第一定滑轮11通过滑轮支架15连接棚架主体1的左上角;第二定滑轮12、第三定滑轮13分别设于两侧的立柱顶部,第四定滑轮14设于右侧的立柱下部,第二根钢丝绳16的一端固定连接绳筒10,另一端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色建筑棚架式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棚架主体和移动式种植系统,所述棚架主体包括立柱和横梁,立柱的顶部固定设置横梁,四个横梁连接构成矩形框架结构;/n棚架主体的顶部设有移动式种植系统,移动式种植系统包括驱动机构和种植架,种植架与棚架主体滑动连接,种植架包括端板、横架和轨道,两个端板沿前后方向设置,横架沿左右方向设置,横架的两端固定连接端板,端板的底部固定连接若干个左右方向上设置的轨道,轨道设于棚架主体的顶部的轨道轮的顶部,轨道轮通过轴承设于轮轴上,轮轴两端固定连接横梁,轨道轮的外周设有与轨道间隙配合的环槽;/n种植架的横架设有若干个,相邻的横架之间设有若干个种植单元,种植单元包括种植盒和旋转座,种植盒固定设于旋转座内,两端通过转轴连接横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棚架式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棚架主体和移动式种植系统,所述棚架主体包括立柱和横梁,立柱的顶部固定设置横梁,四个横梁连接构成矩形框架结构;
棚架主体的顶部设有移动式种植系统,移动式种植系统包括驱动机构和种植架,种植架与棚架主体滑动连接,种植架包括端板、横架和轨道,两个端板沿前后方向设置,横架沿左右方向设置,横架的两端固定连接端板,端板的底部固定连接若干个左右方向上设置的轨道,轨道设于棚架主体的顶部的轨道轮的顶部,轨道轮通过轴承设于轮轴上,轮轴两端固定连接横梁,轨道轮的外周设有与轨道间隙配合的环槽;
种植架的横架设有若干个,相邻的横架之间设有若干个种植单元,种植单元包括种植盒和旋转座,种植盒固定设于旋转座内,两端通过转轴连接横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棚架式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绳筒、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第四定滑轮、滑轮支架和钢丝绳,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设于立柱上,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小敏周莉萍刘彬彬周成光刘瑞英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华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