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笋茶研茶饼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46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紫笋茶研茶饼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集新鲜紫笋茶叶,并对其进行清洗;步骤二,紫笋茶叶称足重量,用蒸汽蒸湿,用纱布包裹并压榨出茶叶汁;步骤三,将茶叶捣碎,并放置于茶饼压制机上的下压模孔内,然后启动下压模孔正上方的电缸一,电缸一输出端上的上压模盘下行,与此同时,下压模孔正下方的震动装置产生震动,将茶叶压制成茶饼;步骤四,茶饼通过烘干工序将茶香味锁在茶饼内;步骤五,成型后的茶饼采用特制茶袋进行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茶饼利于长时间保存,延长保质期;茶饼密度统一、大小均匀、形状统一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紫笋茶研茶饼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饼相关
,尤其是指一种紫笋茶研茶饼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茶饼又称团茶,产生于宋代的一种小茶饼,始制于丁谓任福建官员之时,专供宫廷饮用,茶饼制作工艺影响着茶饼的色、香、味。而现有市场上的茶饼压制工艺大致分为石模压制和机器压制两种。其中石模压制为传统压制工艺,是由石质模具重压定型茶饼,一般来说密度较机器压制更松,并由棉布包裹后压制,在固定饼型方面统一性较弱。市场上的机器压制为,将湿水后的干茶经棉布包裹后,由机械快速一次性压制而成,缺陷在于,茶饼受力不均,难以保证整个茶饼密度的统一,且形状不够规整,然而较石模压制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难以保证整个茶饼密度统一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保证茶饼密度统一的紫笋茶研茶饼加工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紫笋茶研茶饼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集新鲜紫笋茶叶,并对其进行清洗;步骤二,紫笋茶叶称足重量,用蒸汽蒸湿,用纱布包裹并压榨出茶叶汁;步骤三,将茶叶捣碎,并放置于茶饼压制机上的下压模孔内,然后启动下压模孔正上方的电缸一,电缸一输出端上的上压模盘下行,与此同时,下压模孔正下方的震动装置产生震动,将茶叶压制成茶饼;步骤四,茶饼通过烘干工序将茶香味锁在茶饼内;步骤五,成型后的茶饼采用特制茶袋进行包装。在步骤三中,上压模盘下行,对茶叶进行施压的同时,下压模孔正下方的震动底盘对下压模孔内的茶叶进行震动,以此使得茶叶与茶叶之间的间隙更加均匀,从而达到了能够保证茶饼密度统一的目的。作为优选,在步骤二中,控制蒸汽压力为0.22~0.28MPa,蒸汽温度为145~155℃,蒸茶处理时间为55~60s,蒸汽产生的热量对紫笋茶叶进行杀青,在此过程中,需要不停地搅拌紫笋茶叶,使其受热均匀,防止茶叶变黄。这样操作可以有效地降低茶叶的苦涩感,同时保留了茶叶的鲜绿,从而保证茶饼冲泡时的色、香、味俱全,提高茶饼的冲泡时的口感。作为优选,在步骤四中,采用烘干机对茶饼进行烘干,烘干机的烘干温度控制在52~58℃。茶饼在此温度下进行烘干,在不破坏茶叶本体的前提下,烘干后的茶饼更有利于保存,延长保质期。作为优选,茶饼压制机包括操作台,操作台的底部设有若干根立柱,操作台的顶部设有圆盘和支撑板,圆盘与操作台转动连接,圆盘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下压模孔,若干个下压模孔构成一个圆环,圆环的中心轴与圆盘的中心轴为同一轴线,支撑板位于圆盘的侧面,支撑板上设有电缸一,电缸一的输出端上设有与下压模孔相匹配的上压模盘,上压模盘位于其中一个下压模孔的正上方,操作台上设有与其中一个下压模孔位置相对应的震动装置和与另一个下压模孔位置相对应的下料孔,震动装置位于其中一个下压模孔的正下方,下料孔位于另一个下压模孔的正下方,将茶叶放置于下压模孔内,电缸一带动上压模盘下行,对茶叶进行压制形成茶饼,压制完成后,圆盘旋转,使得装有茶饼的下压模孔旋转至与下料孔相对应的位置处,茶饼从下料孔落至落料框内,从而使得茶饼从压制到落料收集无需人手工操作,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上压模盘下行,对茶叶进行施压的同时,下压模孔正下方的震动装置对下压模孔内的茶叶进行震动,以此使得茶叶与茶叶之间的间隙更加均匀,从而达到了能够保证茶饼密度统一的目的。作为优选,操作台的底部设有卷轴和落料框,卷轴位于下料孔的侧面,卷轴的两端均设有滑杆,滑杆的一端与卷轴转动连接,滑杆的另一端与操作台滑动连接,卷轴上设有隔尘膜,隔尘膜的一端缠绕于卷轴上,隔尘膜的另一端与落料框的底部可拆卸连接,落料框位于下料孔的正下方,下料孔内设有接近开关,下料孔的直径大于下压模孔的直径,茶饼通过下料孔掉落到落料框内时,接近开关感应到茶饼,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滑杆拖动隔尘膜从下料孔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隔尘膜对茶饼进行覆盖以防止空气中的粉尘或者污染物吸附在茶饼上,保证茶饼的卫生,同时接近开关可以实现计数的功能,当落料框内的茶饼达到一定数量时,接近开关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操作台停止工作,便于操作者剪断隔尘膜、更换落料框。作为优选,圆盘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转动槽,操作台上设有与转动槽相匹配的转动轴,圆盘的边缘处设有若干根均匀分布的齿条,操作台内设有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端上设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这样设计便于电机一通过齿轮精确控制圆盘的旋转角度,使得若干个下压模孔依次通过装料、压制和下料工序,实现流程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当落料框内的茶饼达到一定数量时,接近开关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电缸一和电机一同时停止工作,便于操作者剪断隔尘膜、更换落料框。作为优选,操作台上设有凹槽,震动装置位于凹槽内,震动装置包括电机二和与下压模孔相匹配的震动底盘,电机二与凹槽的侧壁可拆卸连接,电机二的输出端上设有偏心轮,震动底盘位于凹槽的开口端,震动底盘的上表面与凹槽开口端的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偏心轮与震动底盘的下表面相接触,偏心轮位于震动底盘的中心位置处,凹槽的侧壁上设有若干根弹簧,震动底盘通过弹簧与凹槽的侧壁弹性连接。震动底盘的上表面与凹槽开口端的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样设计使得压制完成后的茶饼能够在圆盘旋转的推动下,移至下料孔进行下料;上压模盘下行,对茶叶进行施压的同时,电机二带动偏心轮转动,使得震动底盘对下压模孔内的茶叶进行震动,以此使得茶叶与茶叶之间的间隙更加均匀,从而使得茶饼的密度统一,形状统一美观。作为优选,操作台上设有若干个与其他下压模孔位置相对应的重力传感器和若干个指示灯,重力传感器与指示灯一一相对应,若干个重力传感器位于震动底盘的一侧,下料孔位于震动底盘的另一侧。茶叶放置于相应的下压模孔内,重力传感器感应相应的下压模孔内茶叶的重量,当茶叶的重量未达到设定值时,相应的指示灯显示为黄色;当茶叶重量达到设定值时,相应的指示灯显示为绿色;当茶叶重量超过设定值时,相应的指示灯显示为红色,从而能够达到更精准的称量茶叶的重量,使每个茶饼的大小、重量更均匀、更美观。作为优选,操作台的底部设有两根与滑杆相匹配的滑轨和电缸二,两根滑轨以下料孔为中心呈前后对称分布,滑杆通过滑轨与操作台滑动连接,两根滑轨的中心点与下料孔的圆点在同一直线上,电缸二位于滑轨的端部,电缸二的输出端与其中一根滑杆固定连接。茶饼通过下料孔掉落到落料框内时,接近开关感应到茶饼,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电缸二的启动,通过滑杆拖动隔尘膜从下料孔的一侧移动到另一侧。作为优选,落料框的底部设有缓冲垫,缓冲垫所采用的材料为食品级硅胶。缓冲垫有利于保护茶饼的完整性,同时缓冲垫采用食品级硅胶有利于人体健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茶饼利于长时间保存,延长保质期;通过茶饼压制机压制茶叶,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茶饼密度统一、大小均匀、形状统一美观;保证茶饼的卫生,利于人体健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图1中A-A剖视图;图4是图1中B-B剖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紫笋茶研茶饼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采集新鲜紫笋茶叶,并对其进行清洗;/n步骤二,紫笋茶叶称足重量,用蒸汽蒸湿,用纱布包裹并压榨出茶叶汁;/n步骤三,将茶叶捣碎,并放置于茶饼压制机上的下压模孔(5)内,然后启动下压模孔(5)正上方的电缸一(6),电缸一(6)输出端上的上压模盘(7)下行,与此同时,下压模孔(5)正下方的震动装置(8)产生震动,将茶叶压制成茶饼;/n步骤四,茶饼通过烘干工序将茶香味锁在茶饼内;/n步骤五,成型后的茶饼采用特制茶袋进行包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笋茶研茶饼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新鲜紫笋茶叶,并对其进行清洗;
步骤二,紫笋茶叶称足重量,用蒸汽蒸湿,用纱布包裹并压榨出茶叶汁;
步骤三,将茶叶捣碎,并放置于茶饼压制机上的下压模孔(5)内,然后启动下压模孔(5)正上方的电缸一(6),电缸一(6)输出端上的上压模盘(7)下行,与此同时,下压模孔(5)正下方的震动装置(8)产生震动,将茶叶压制成茶饼;
步骤四,茶饼通过烘干工序将茶香味锁在茶饼内;
步骤五,成型后的茶饼采用特制茶袋进行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笋茶研茶饼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在步骤二中,控制蒸汽压力为0.22~0.28MPa,蒸汽温度为145~155℃,蒸茶处理时间为55~60s,蒸汽产生的热量对紫笋茶叶进行杀青,在此过程中,需要不停地搅拌紫笋茶叶,使其受热均匀,防止茶叶变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笋茶研茶饼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在步骤四中,采用烘干机对茶饼进行烘干,烘干机的烘干温度控制在52~5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笋茶研茶饼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茶饼压制机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的底部设有若干根立柱(2),所述操作台(1)的顶部设有圆盘(3)和支撑板(4),所述圆盘(3)与操作台(1)转动连接,所述圆盘(3)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下压模孔(5),若干个下压模孔(5)构成一个圆环,所述圆环的中心轴与圆盘(3)的中心轴为同一轴线,所述支撑板(4)位于圆盘(3)的侧面,所述支撑板(4)上设有电缸一(6),所述电缸一(6)的输出端上设有与下压模孔(5)相匹配的上压模盘(7),所述上压模盘(7)位于其中一个下压模孔(5)的正上方,所述操作台(1)上设有与其中一个下压模孔(5)位置相对应的震动装置(8)和与另一个下压模孔(5)位置相对应的下料孔(9),所述震动装置(8)位于其中一个下压模孔(5)的正下方,所述下料孔(9)位于另一个下压模孔(5)的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紫笋茶研茶饼加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操作台(1)的底部设有卷轴(10)和落料框(11),所述卷轴(10)位于下料孔(9)的侧面,所述卷轴(10)的两端均设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的一端与卷轴(10)转动连接,所述滑杆(12)的另一端与操作台(1)滑动连接,所述卷轴(10)上设有隔尘膜(13),所述隔尘膜(13)的一端缠绕于卷轴(10)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蛟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一茶一味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