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春花专利>正文

一种红茶加工用原料用调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2845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调配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茶加工用原料用调配装置,包括罐体和鼓风机,鼓风机的出口端与罐体侧壁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罐体侧壁的下端安装有门板,罐体的上端安装有出气管,所述罐体上端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罐体的内部并与转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所述罐体的内壁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环,且转动杆的外侧套接有第二固定环,本装置使用时,通过鼓风机向罐体内排入空气,空气将茶叶吹起,增加原料与搅拌叶片的接触面积,配合搅拌叶片,便于茶叶与调味料的混合,能够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茶加工用原料用调配装置
本技术涉及调配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红茶加工用原料用调配装置。
技术介绍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是茶文化中的主要茶品。红茶的产地主要有中国、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等地。红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步骤生产出来的;比绿茶多了一个发酵的过程。发酵是指茶叶在空气中氧化,发酵作用使得茶叶中的茶多酚和单宁酸减少,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的成分和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芳香物质。在一些调味红茶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调味料与红茶进行混匀,调味料与红茶一般堆积在罐体的底端,现有的混匀装置使用过程中混匀效率不高,影响装置的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红茶加工用原料用调配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茶加工用原料用调配装置,包括罐体和鼓风机,鼓风机的出口端与罐体侧壁的下端相连接,所述罐体侧壁的下端安装有门板,罐体的上端安装有出气管,所述罐体上端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延伸至罐体的内部并与转动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茶加工用原料用调配装置,包括罐体(1)和鼓风机(10),鼓风机(10)的出口端与罐体(1)侧壁的下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侧壁的下端安装有门板(2),罐体(1)的上端安装有出气管(12),所述罐体(1)上端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3),所述电动机(3)的输出轴延伸至罐体(1)的内部并与转动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5),所述罐体(1)的内壁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环(6),且转动杆(4)的外侧套接有第二固定环(8),所述第一固定环(6)和第二固定环(8)之间连接有锥形的过滤板(7),所述转动杆(4)上还安装有刮片(9),所述刮片(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加工用原料用调配装置,包括罐体(1)和鼓风机(10),鼓风机(10)的出口端与罐体(1)侧壁的下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侧壁的下端安装有门板(2),罐体(1)的上端安装有出气管(12),所述罐体(1)上端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动机(3),所述电动机(3)的输出轴延伸至罐体(1)的内部并与转动杆(4)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5),所述罐体(1)的内壁上还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环(6),且转动杆(4)的外侧套接有第二固定环(8),所述第一固定环(6)和第二固定环(8)之间连接有锥形的过滤板(7),所述转动杆(4)上还安装有刮片(9),所述刮片(9)的上端面与过滤板(7)的下端面的相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春花
申请(专利权)人:汤春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