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导四倍体泡桐继代扩繁高效增殖培养基配方及应用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487429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诱导四倍体泡桐继代扩繁高效增殖培养基配方及应用。将无菌苗剪成带芽茎段,转接于高效增殖培养基上,所述高效增殖培养基由MS培养基添加0.05‑5.0mg/L吲哚乙酸、0.5‑14.0mg/L 6‑苄氨基腺嘌呤、0.05‑5.0mg/L激动素、0.05‑5.0mg/L萘乙酸、0.05‑5.0mg/L亚精胺、4.0‑6.0g/L琼脂、30‑50g/L蔗糖组成,培养条件为昼温度25℃,夜温度18℃,光照强度2500Lx,光照时间13h/d。培养20天后,增殖倍数最高达到30‑40倍。显著促进四倍体泡桐高效增殖,有效缩短培育周期,提高育苗效率。为四倍体泡桐优良品系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解决四倍体泡桐优良品系种苗严重供不应求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诱导四倍体泡桐继代扩繁高效增殖培养基配方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诱导四倍体泡桐继代扩繁高效增殖培养基配方及应用,尤其适应于工厂化育苗前期的继代扩繁,属于生物

技术介绍
泡桐Paulownia为玄参科泡桐属植物,原产我国,没有飞絮、树体美观,栽培历史悠久,自然分布在我国25个省、市、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和园林绿化乡土树种。泡桐的叶、花、果和树皮可入药,泡桐的叶、花可作饲料。泡桐的木材优质高档,耐腐蚀,耐酸碱,耐磨损,易加工,易雕刻,纤维长,颜色浅,易染色,纹理细腻,色泽自然,图案美观,结构均匀,导音性好,不易劈裂,不易变形,不易燃烧,不易虫蛀,不易变形,不易燃烧,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适合制作乐器、航空、舰船模型、胶合板、救生器械、玩具、礼盒等,也可用于建筑、家具、人造板、造纸、包装箱等。据调查,全国泡桐资源大约为5亿株,其中河南省有1亿株左右(常德龙,2016),年产泡桐木材500多万m3。由于泡桐速生,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已经被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多个国家引种或种植。日本大概有泡桐1亿株,年产100多万m3泡桐木;澳大利亚有泡桐近1亿株;北美洲的美国约有7000万株,年产泡桐木材近100万m3;南美洲的巴西、巴拉圭、乌拉圭等国家约有3亿株,年产桐木300多万m3(常德龙,2016)。四倍体泡桐(TetraploidPaulownia)是将二倍体泡桐染色体数目加倍培育而成。自2006年以来,河南农业大学利用秋水仙素相继成功诱导培育出毛泡桐、兰考泡桐、白花泡桐、南方泡桐、豫杂一号、9501、楸叶泡桐和台湾泡桐同源四倍体植株(曹艳春,2006;魏真真,2008;范国强,2009;范国强,2010;赵振利,2011;王杨,2014)。这些四倍体泡桐与二倍体泡桐相比,具有生长更快、材质更优良、抗逆性增强、自然接杆率高、丛枝病显著降低等优良特性。在泰安市东疏镇潘茂村年初埋下10厘米长的四倍体泡桐种根,年底测量平均树高5米,平均胸径5厘米,最大树高可达8米,最大胸径8厘米粗,被称为“速生树种中的速生代表”,当年生苗每棵可以卖到30元左右,被老百姓亲切的称为“摇钱树,”得到了广大林农的喜爱。我国为全球第二大木材消费国和第一大木材进口国,木材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木材供给安全已经成为国家亟待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四倍体泡桐作为当前我国最速生的用材树种新品种,恰好可以担负起时代赋予的满足国家木材供给的重大使命,将为缓解我国木材紧缺状况、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然而自2006年四倍体泡桐问世以来,生产上一直以种根作为繁殖材料。种根最好选择1年生苗木修剪下来的根(郭胜华,2019)。由于种根的繁殖材料有限,导致四倍体泡桐种苗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采用组织培养育苗不仅可以不受到地理环境和季节的限制,达到快速、高效的规模化繁育苗木,而且还可以起到脱毒的功效,从根本上降低四倍体泡桐丛枝病发病率。曹艳春(2006)以四倍体毛泡桐、四倍体兰考泡桐和四倍体白花泡桐无菌苗的叶片为试验材料,建立了三种四倍体泡桐体外再生体系。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分别是MS+0.3mg/LNAA+14.0mg/LBA、MS+0.3mg/LNAA+8.0mg/LBA、MS+0.1mg/LNAA+10.0mg/LBA,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分别是MS+0.9mg/LNAA+16.0mg/LBA、MS+0.7mg/LNAA+14.0mg/LBA、MS+0.1mg/LNAA+12.0mg/LBA。魏真真(2008)以MS培养基上生长的四倍体豫杂一号和四倍体南方泡桐的叶片、叶柄和茎段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20天后,确定了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然后将叶片在其最适培养基上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切成约1.0cm3小块,进行不定芽诱导,培养20天后,确定芽诱导最适培养基。考虑到愈伤组织形态、质地及芽诱导能力等因素,认为叶片是四倍体豫杂一号泡桐和四倍体南方泡桐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外植体,MS+0.5mg/LNAA+16.0mg/LBA和MS+0.3mg/LNAA+12.0mg/LBA分别为其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MS+0.5mg/LNAA+16.0mg/LBA和MS+0.3mg/LNAA+12.0mg/LBA分别为其愈伤组织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赵振利(2011)结果表明,泡桐9501叶片为最佳外植体,其愈伤组织、芽和根诱导的最适培养分别为MS+0.7mg/LNAA+6.0mg/LBA和MS+0.7mg/LNAA+8.0mg/LBA。王杨(2014)以四倍体楸叶泡桐和台湾泡桐的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进行了最佳外植体的筛选,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最适增殖和生根培养基筛选。研究结果认为四倍体楸叶泡桐和四倍体台湾泡桐的最佳外植体均为叶片,两种泡桐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0.3mg/LNAA+14.0mg/LBA和MS+0.1mg/LNAA+14.0mg/LBA,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0.3mg/LNAA+16.0mg/LBA和MS+0.3mg/LNAA+16.0mg/LBA。本实验室曾利用已有文献报道配方进行过组培试验,扩繁系数非常低,远远不能满足规模化育苗的需要,这可能是10多年来没有利用组培技术进行四倍体泡桐工厂化育苗的关键原因。以往的四倍体泡桐组培研究,均是采用两步诱导法,即先诱导出愈伤组织,再由愈伤组织诱导出不定芽,至少需要2个培养周期。因此亟需研发四倍体泡桐高效增殖培养基配方,急速提高扩繁系数,有效缩短培育周期,提高育苗效率,解决制约四倍体泡桐工厂化组培育苗的瓶颈问题。这对于迅速扩大四倍体泡桐优良品系的无性繁殖,解决四倍体泡桐种苗严重供不应求问题,缓解我国木材供求矛盾、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诱导四倍体泡桐继代扩繁高效增殖培养基配方及方法,以尽量缩短工厂化培育四倍体泡桐培育周期,提高扩繁系数,为四倍体泡桐优良品系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解决四倍体泡桐优良品系种苗严重供不应求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诱导四倍体泡桐组培高效增殖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由MS培养基添加0.05-5.0mg/L吲哚乙酸(IAA)、0.5-14.0mg/L6-苄氨基腺嘌呤(6-BA)、0.05-5.0mg/L激动素(KT)、0.05-5.0mg/L萘乙酸(NAA)、0.05-5.0mg/L亚精胺(Spd)、4.0-6.0g/L琼脂、30-50g/L蔗糖组成。本专利技术的诱导四倍体泡桐继代扩繁高效增殖培养基在四倍体泡桐组培中的应用。四倍体泡桐外植体直接诱导再生出不定芽的方法,将无菌苗剪成带芽茎段,转接于高效增殖培养基上,所述高效增殖培养基由MS培养基添加0.05-5.0mg/L吲哚乙酸(IAA)、0.5-14.0mg/L6-苄氨基腺嘌呤(6-BA)、0.05-5.0mg/L激动素(KT)、0.05-5.0mg/L萘乙酸(NAA)、0.05-5.0mg/L亚精胺(Spd)、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诱导四倍体泡桐继代扩繁高效增殖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由MS培养基添加0.05-5.0mg/L吲哚乙酸、0.5-14.0mg/L 6-苄氨基腺嘌呤、0.05-5.0mg/L激动素、0.05-5.0mg/L萘乙酸、0.05-5.0mg/L亚精胺、4.0-6.0g/L琼脂、30-50g/L蔗糖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诱导四倍体泡桐继代扩繁高效增殖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由MS培养基添加0.05-5.0mg/L吲哚乙酸、0.5-14.0mg/L6-苄氨基腺嘌呤、0.05-5.0mg/L激动素、0.05-5.0mg/L萘乙酸、0.05-5.0mg/L亚精胺、4.0-6.0g/L琼脂、30-50g/L蔗糖组成。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导四倍体泡桐继代扩繁高效增殖培养基在四倍体泡桐组培中的应用。


3.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秀红王迎毛欣李猛闫少波亓玉昆华辉刘泉仲伟国梁燕王晓英杜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济南怡然苗木种植有限公司泰安市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