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惠忠专利>正文

一种虾蟹养殖水草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7418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7:59
一种虾蟹养殖水草栽培方法,它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它包含以下技术步骤:步骤一、科学配种;步骤二、池塘准备;步骤三、种植安排;步骤四、池塘消毒;步骤五、科学种植;步骤六、水草维护。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在虾蟹的盐土池塘里培育出丰盛的水草,为生产大规格虾蟹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水草不仅给虾蟹隐蔽蜕壳提供场所,对净化水质也起到十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虾蟹提供了植物性饵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虾蟹养殖水草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虾蟹养殖水草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虾蟹是节肢动物的另一家族,同属于甲壳纲的十足目。这类动物与人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是主要的水产养殖或捕捞对象,其中尤以虾、龙虾和蟹等。虾蟹在我国海洋渔业捕获物中产量相当大,特别是对虾、毛虾、梭子蟹等,营养丰富,产值很高,地位更为重要。我国的虾蟹种类非常多,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目前已发现的约有1000多种,其中虾类400多种,蟹类600多种。虾蟹等甲壳类是全世界重要的水产养殖对象,我国是世界上的虾蟹养殖大国。2013年我国甲壳类的养殖量达377万吨,其中中华绒螯蟹产量达72.99万吨,产值近400亿元(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编制,2014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第30页)。而目前,在虾蟹(如中华绒螯蟹、日本沼虾、克氏原螯虾)等养殖过程中,水草是不可缺的重要生态因子,没有水草,就很难获得高产和稳产。如在中华绒螯蟹的养殖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些喻语:“养蟹好不好、关键在水草,池中无水草、养蟹养不好”、“蟹大小看水草,蟹多少看水草”,说明了水草在虾蟹养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鉴于水草对虾蟹养殖的重要性,所以就需要一种在虾蟹养殖的水草栽培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虾蟹养殖水草栽培方法,在虾蟹的盐土池塘里培育出丰盛的水草,为生产大规格虾蟹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水草不仅给虾蟹隐蔽蜕壳提供场所,对净化水质也起到十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虾蟹提供了植物性饵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以下技术步骤:步骤一、科学配种:事先调研考察,确定要栽培的的水草的品种,栽培的水草是复合水草,其品种在两种以上;步骤二、池塘准备:对要种植的池塘台面进行压盐洗盐,大幅度降低土壤含盐量;步骤三、种植安排:合理安排种植面积,所述种植的水草的行距4米,水草株距3米,种植水草处的池塘中间和四周均留有5米的通道;步骤四、池塘消毒:对步骤二中压盐洗盐完成后的池塘采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其环境;步骤五、科学种植:在台面压盐洗盐结束后,更换新水种植水草,将步骤一搭配好的水草品种按步骤三中安排的种植面积进行栽种;步骤六、水草维护:早期施肥促进生长外,还要定时定期的清除虫害;夏季高温季节,水草过密底部缺氧容易烂根,要定时定期的进行换水,保持底部根系不腐败,否则可能导致因水草腐烂而败坏水;水草疯长时使用超能控草丹控制其生长,根据长势适当增施促进生长的专用肥,保证水草覆盖面不超过水面60%以上。所述的复合水草是从轮叶黑藻、伊乐藻和苦草中选取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复合栽种。所述轮叶黑藻采用带根秧苗按照步骤三种植安排栽插。所述苦草采用带泥种子按照步骤三种植安排撒播。所述伊乐藻采用茎段按照步骤三种植安排扦插。所述池塘准备包含以下技术步骤:步骤一、对池塘建立相对完善的进水和排水系统,池塘外边的排水沟底部位置比池塘台面的最低位置要至少降低1.5-2m;步骤二、整理池塘平台面,高低差不能超过3-8cm;步骤三、土壤化冻后,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开始用淡水对池塘台面进行压盐洗盐,要重复进行至少5次;步骤四、每次保持15cm以上水层至少8天,要求淹没所有的土垡;步骤五、晚间排掉当次的洗盐水后,次日早晨再接着注入下次的新水,要求白天不露地皮;步骤六、压盐洗盐的最后结果以使土壤表层15cm含盐量降低到0.20%以下为合格。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在虾蟹的盐土池塘里培育出丰盛的水草,为生产大规格虾蟹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水草不仅给虾蟹隐蔽蜕壳提供场所,对净化水质也起到十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虾蟹提供了植物性饵料。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以下技术步骤:步骤一、科学配种:事先调研考察,确定要栽培的的水草的品种,栽培的水草是复合水草,其品种在两种以上;步骤二、池塘准备:对要种植的池塘台面进行压盐洗盐,大幅度降低土壤含盐量;步骤三、种植安排:合理安排种植面积,所述种植的水草的行距4米,水草株距3米,种植水草处的池塘中间和四周均留有5米的通道;步骤四、池塘消毒:对步骤二中压盐洗盐完成后的池塘采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其环境;步骤五、科学种植:在台面压盐洗盐结束后,更换新水种植水草,将步骤一搭配好的水草品种按步骤三中安排的种植面积进行栽种;步骤六、水草维护:早期施肥促进生长外,还要定时定期的清除虫害;夏季高温季节,水草过密底部缺氧容易烂根,要定时定期的进行换水,保持底部根系不腐败,否则可能导致因水草腐烂而败坏水;水草疯长时使用超能控草丹控制其生长,根据长势适当增施促进生长的专用肥,保证水草覆盖面不超过水面60%以上。所述的复合水草是从轮叶黑藻、伊乐藻和苦草中选取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复合栽种。所述的复合水草配比为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2:1:1。所述轮叶黑藻采用带根秧苗按照步骤三种植安排栽插。所述苦草采用带泥种子按照步骤三种植安排撒播。所述伊乐藻采用茎段按照步骤三种植安排扦插。所述步骤四中的消毒液是漂白粉消毒。所述池塘准备包含以下技术步骤:步骤一、对池塘建立相对完善的进水和排水系统,池塘外边的排水沟底部位置比池塘台面的最低位置要至少降低1.5-2m;步骤二、整理池塘平台面,高低差不能超过3-8cm;步骤三、土壤化冻后,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开始用淡水对池塘台面进行压盐洗盐,要重复进行至少5次;步骤四、每次保持15cm以上水层至少8天,要求淹没所有的土垡;步骤五、晚间排掉当次的洗盐水后,次日早晨再接着注入下次的新水,要求白天不露地皮;步骤六、压盐洗盐的最后结果以使土壤表层15cm含盐量降低到0.20%以下为合格。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复合水草配比为轮叶黑藻:伊乐藻=3:1。其它技术方法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复合水草配比为轮叶黑藻:苦草=1:1。其它技术方法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的复合水草配比为伊乐藻:苦草=2:1。其它技术方法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在虾蟹的盐土池塘里培育出丰盛的水草,为生产大规格虾蟹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水草不仅给虾蟹隐蔽蜕壳提供场所,对净化水质也起到十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虾蟹提供了植物性饵料。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虾蟹养殖水草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技术步骤:/n步骤一、科学配种:事先调研考察,确定要栽培的的水草的品种,栽培的水草是复合水草,其品种在两种以上;所述的复合水草是从轮叶黑藻、伊乐藻和苦草中选取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复合栽种;/n步骤二、池塘准备:对要种植的池塘台面进行压盐洗盐,大幅度降低土壤含盐量;/n步骤三、种植安排:合理安排种植面积,所述种植的水草的行距4米,水草株距3米,种植水草处的池塘中间和四周均留有5米的通道;/n步骤四、池塘消毒:对步骤二中压盐洗盐完成后的池塘采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其环境;/n步骤五、科学种植:在台面压盐洗盐结束后,更换新水种植水草,将步骤一搭配好的水草品种按步骤三中安排的种植面积进行栽种;/n步骤六、水草维护:早期施肥促进生长外,还要定时定期的清除虫害;夏季高温季节,水草过密底部缺氧容易烂根,要定时定期的进行换水,保持底部根系不腐败,否则可能导致因水草腐烂而败坏水;水草疯长时使用超能控草丹控制其生长,根据长势适当增施促进生长的专用肥,保证水草覆盖面不超过水面60%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虾蟹养殖水草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技术步骤:
步骤一、科学配种:事先调研考察,确定要栽培的的水草的品种,栽培的水草是复合水草,其品种在两种以上;所述的复合水草是从轮叶黑藻、伊乐藻和苦草中选取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复合栽种;
步骤二、池塘准备:对要种植的池塘台面进行压盐洗盐,大幅度降低土壤含盐量;
步骤三、种植安排:合理安排种植面积,所述种植的水草的行距4米,水草株距3米,种植水草处的池塘中间和四周均留有5米的通道;
步骤四、池塘消毒:对步骤二中压盐洗盐完成后的池塘采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其环境;
步骤五、科学种植:在台面压盐洗盐结束后,更换新水种植水草,将步骤一搭配好的水草品种按步骤三中安排的种植面积进行栽种;
步骤六、水草维护:早期施肥促进生长外,还要定时定期的清除虫害;夏季高温季节,水草过密底部缺氧容易烂根,要定时定期的进行换水,保持底部根系不腐败,否则可能导致因水草腐烂而败坏水;水草疯长时使用超能控草丹控制其生长,根据长势适当增施促进生长的专用肥,保证水草覆盖面不超过水面60%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蟹养殖水草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准备包含以下技术步骤:
步骤一、对池塘建立相对完善的进水和排水系统,池塘外边的排水沟底部位置比池塘台面的最低位置要至少降低1.5-2m;
步骤二、整理池塘平台面,高低差不能超过3-8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惠忠
申请(专利权)人:许惠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