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蒿的高产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270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青蒿的高产栽培方法,涉及青蒿栽培技术领域。该青蒿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苗床选择与育苗:1)苗床选择与处理:选择一块土壤肥沃、保湿效果好的土地作为苗床,将苗床进行翻土,翻土深度为10‑20cm,然后在苗床上均匀撒上厚度为1‑2cm的灶灰,3‑5天之后对苗床进行浇水,然后再对苗床进行翻土,将灶灰与土壤混合均匀;2)一个星期之后,在苗床上播散青蒿种子,然后在苗床上均匀撒上一定的多菌灵,并将苗床进行浇水使其土壤湿透,最后再苗床上覆上一层稻草。通过合理的苗床选择与育苗、整地与移栽以及移栽地管理,保证了青蒿在生长过程中的良好长势,减少了青蒿成长期的坏苗、死亡以及病虫害现象,使得青蒿的产量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青蒿的高产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青蒿栽培
,具体为一种青蒿的高产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青蒿,一年生草本,叶两面青绿色或淡绿色,无毛;基生叶与茎下部叶三回栉齿状羽状分裂,有长叶柄,花期叶凋谢;中部叶长圆形、长圆状卵形或椭圆形,长5-15厘米,宽2-5.5厘米,二回栉齿状羽状分裂,第一回全裂,每侧有裂片4-6枚,裂片长圆形,基部楔形,每裂片具多枚长三角形的栉齿或为细小、略呈线状披针形的小裂片,先端锐尖,两侧常有1-3枚小裂齿或无裂齿,中轴与裂片羽轴常有小锯齿,叶柄长0.5-1厘米,基部有小形半抱茎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一(至二)回栉齿状羽状分裂,无柄。青蒿抗血吸虫、促进免疫与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同时也对心血管系统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因此,种植青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由于青蒿的种植方式欠缺合理性,导致青蒿的产量一直无法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青蒿的高产栽培方法,解决了由于青蒿的种植方式欠缺合理性,导致青蒿的产量一直无法提高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青蒿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苗床选择与育苗:1)苗床选择与处理:选择一块土壤肥沃、保湿效果好的土地作为苗床,将苗床进行翻土,翻土深度为10-20cm,然后在苗床上均匀撒上厚度为1-2cm的灶灰,3-5天之后对苗床进行浇水,然后再对苗床进行翻土,将灶灰与土壤混合均匀;2)一个星期之后,在苗床上播散青蒿种子,然后在苗床上均匀撒上一定的多菌灵,并将苗床进行浇水使其土壤湿透,最后再苗床上覆上一层稻草,2-3天之后除去苗床上的稻草,待苗床中80%以上的种子长出1-2片新叶之后,对幼苗喷洒一次兑水之后的营养液;b.整地与移栽:1)整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排灌方便的土地作为移栽地,在移栽地中每隔一米挖掘一排填坑,在填坑中填入干燥之后的秸秆,然后将填坑用土壤回填起来,待填坑中秸秆腐烂之后,对移栽地进行翻土,在翻土时往土壤中加入人畜粪水,每亩移栽地添加人畜粪水500-600kg,并挖掘沟渠;2)移栽:待幼苗长到12-16cm时,将苗床中的幼苗挖出,在幼苗的根部喷洒生根液,然后将幼苗移栽到移栽地中,幼苗之间的行距为0.6-0.8m*0.6-0.8m,幼苗全部移栽之后,将移栽地的土壤浇透;c.移栽地管理:1)除草耕作:青蒿幼苗种植成活后,在幼苗生成时期将移栽地中的杂草去除,每隔5-7天除草一次,同时将幼苗周围的土壤轻微翻动;2)施肥:在幼苗移栽7-9天之后,在植株周围开挖施肥穴,在施肥穴中加入营养肥料并将其掩盖,然后分别在移栽后的15-20天以及移栽后的40-45天进行追肥;3)灌水:灌溉根据天气决定灌溉时间,灌溉时间选择在晴天的清晨或者晚上进行,每隔5-7天灌溉一次,每次都需保证土壤湿透;4)预防病虫害:定期观察植株的茎叶生长情况,及时发现植株中的害虫,提前喷洒相关农药,预防病虫害。优选的,所述营养液的成分配比为以下重量份组成:硫酸铵100-120份、磷酸二氢钾60-80份、过磷酸钙70-80份、硼酸0.6-0.7份、硫酸亚铁0.4-0.6份、硫酸铜0.1-0.2份、硫酸镁0.2-0.3份、钼酸钠0.4-0.6份。优选的,所述营养肥料的成分配比为以下重量份组成:肥料鸡粪40-60份、蚯蚓土50-60份、稻壳粉末10-20份、豆饼渣8-10份、磷酸二氢铵20-40份、尿素100-120份、硫酸钾70-90份、过磷酸钙70-80份、腐殖酸8-9份、氯化镁0.8-1份、硫酸锰0.2-0.4份。(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青蒿的高产栽培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青蒿的高产栽培方法,通过合理的苗床选择与育苗、整地与移栽以及移栽地管理,保证了青蒿在生长过程中的良好长势,减少了青蒿成长期的坏苗、死亡以及病虫害现象,使得青蒿的产量大大提高。2、该青蒿的高产栽培方法,通过合理的添加营养液与营养肥料,以及通过无害的方式改善土壤质量,使得青蒿可以汲取到更好的营养,从而让青蒿的价值更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青蒿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苗床选择与育苗:1)苗床选择与处理:选择一块土壤肥沃、保湿效果好的土地作为苗床,将苗床进行翻土,翻土深度为10-20cm,然后在苗床上均匀撒上厚度为1-2cm的灶灰,3-5天之后对苗床进行浇水,然后再对苗床进行翻土,将灶灰与土壤混合均匀;2)一个星期之后,在苗床上播散青蒿种子,然后在苗床上均匀撒上一定的多菌灵,并将苗床进行浇水使其土壤湿透,最后再苗床上覆上一层稻草,2-3天之后除去苗床上的稻草,待苗床中80%以上的种子长出1-2片新叶之后,对幼苗喷洒一次兑水之后的营养液;b.整地与移栽:1)整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排灌方便的土地作为移栽地,在移栽地中每隔一米挖掘一排填坑,在填坑中填入干燥之后的秸秆,然后将填坑用土壤回填起来,待填坑中秸秆腐烂之后,对移栽地进行翻土,在翻土时往土壤中加入人畜粪水,每亩移栽地添加人畜粪水500-600kg,并挖掘沟渠;2)移栽:待幼苗长到12-16cm时,将苗床中的幼苗挖出,在幼苗的根部喷洒生根液,然后将幼苗移栽到移栽地中,幼苗之间的行距为0.6-0.8m*0.6-0.8m,幼苗全部移栽之后,将移栽地的土壤浇透;c.移栽地管理:1)除草耕作:青蒿幼苗种植成活后,在幼苗生成时期将移栽地中的杂草去除,每隔5-7天除草一次,同时将幼苗周围的土壤轻微翻动;2)施肥:在幼苗移栽7-9天之后,在植株周围开挖施肥穴,在施肥穴中加入营养肥料并将其掩盖,然后分别在移栽后的15-20天以及移栽后的40-45天进行追肥;3)灌水:灌溉根据天气决定灌溉时间,灌溉时间选择在晴天的清晨或者晚上进行,每隔5-7天灌溉一次,每次都需保证土壤湿透;4)预防病虫害:定期观察植株的茎叶生长情况,及时发现植株中的害虫,提前喷洒相关农药,预防病虫害。其中营养液的成分配比为以下重量份组成:硫酸铵100份、磷酸二氢钾60份、过磷酸钙70份、硼酸0.6份、硫酸亚铁0.4份、硫酸铜0.1份、硫酸镁0.2份、钼酸钠0.4份;营养肥料的成分配比为以下重量份组成:鸡粪40份、蚯蚓土50份、稻壳粉末10份、豆饼渣8份、磷酸二氢铵20份、尿素100份、硫酸钾70份、过磷酸钙70份、腐殖酸8份、氯化镁0.8份、硫酸锰0.2份。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青蒿的高产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青蒿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苗床选择与育苗:/n1)苗床选择与处理:选择一块土壤肥沃、保湿效果好的土地作为苗床,将苗床进行翻土,翻土深度为10-20cm,然后在苗床上均匀撒上厚度为1-2cm的灶灰,3-5天之后对苗床进行浇水,然后再对苗床进行翻土,将灶灰与土壤混合均匀;/n2)一个星期之后,在苗床上播散青蒿种子,然后在苗床上均匀撒上一定的多菌灵,并将苗床进行浇水使其土壤湿透,最后再苗床上覆上一层稻草,2-3天之后除去苗床上的稻草,待苗床中80%以上的种子长出1-2片新叶之后,对幼苗喷洒一次兑水之后的营养液;/nb.整地与移栽:/n1)整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排灌方便的土地作为移栽地,在移栽地中每隔一米挖掘一排填坑,在填坑中填入干燥之后的秸秆,然后将填坑用土壤回填起来,待填坑中秸秆腐烂之后,对移栽地进行翻土,在翻土时往土壤中加入人畜粪水,每亩移栽地添加人畜粪水500-600kg,并挖掘沟渠;/n2)移栽:待幼苗长到12-16cm时,将苗床中的幼苗挖出,在幼苗的根部喷洒生根液,然后将幼苗移栽到移栽地中,幼苗之间的行距为0.6-0.8m*0.6-0.8m,幼苗全部移栽之后,将移栽地的土壤浇透;/nc.移栽地管理:/n1)除草耕作:青蒿幼苗种植成活后,在幼苗生成时期将移栽地中的杂草去除,每隔5-7天除草一次,同时将幼苗周围的土壤轻微翻动;/n2)施肥:在幼苗移栽7-9天之后,在植株周围开挖施肥穴,在施肥穴中加入营养肥料并将其掩盖,然后分别在移栽后的15-20天以及移栽后的40-45天进行追肥;/n3)灌水:灌溉根据天气决定灌溉时间,灌溉时间选择在晴天的清晨或者晚上进行,每隔5-7天灌溉一次,每次都需保证土壤湿透;/n4)预防病虫害:定期观察植株的茎叶生长情况,及时发现植株中的害虫,提前喷洒相关农药,预防病虫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蒿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苗床选择与育苗:
1)苗床选择与处理:选择一块土壤肥沃、保湿效果好的土地作为苗床,将苗床进行翻土,翻土深度为10-20cm,然后在苗床上均匀撒上厚度为1-2cm的灶灰,3-5天之后对苗床进行浇水,然后再对苗床进行翻土,将灶灰与土壤混合均匀;
2)一个星期之后,在苗床上播散青蒿种子,然后在苗床上均匀撒上一定的多菌灵,并将苗床进行浇水使其土壤湿透,最后再苗床上覆上一层稻草,2-3天之后除去苗床上的稻草,待苗床中80%以上的种子长出1-2片新叶之后,对幼苗喷洒一次兑水之后的营养液;
b.整地与移栽:
1)整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排灌方便的土地作为移栽地,在移栽地中每隔一米挖掘一排填坑,在填坑中填入干燥之后的秸秆,然后将填坑用土壤回填起来,待填坑中秸秆腐烂之后,对移栽地进行翻土,在翻土时往土壤中加入人畜粪水,每亩移栽地添加人畜粪水500-600kg,并挖掘沟渠;
2)移栽:待幼苗长到12-16cm时,将苗床中的幼苗挖出,在幼苗的根部喷洒生根液,然后将幼苗移栽到移栽地中,幼苗之间的行距为0.6-0.8m*0.6-0.8m,幼苗全部移栽之后,将移栽地的土壤浇透;
c.移栽地管理:
1)除草耕作:青蒿幼苗种植成活后,在幼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玉增石学敏梁秀红马绍桓
申请(专利权)人:天马安徽国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