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碱地油葵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盐碱地土壤改良
,具体涉及一种盐碱地油葵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滨海盐碱地主要形成原因为海水影响、土壤蒸腾、填海造田工程、砍伐森林、围湖产盐。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土壤含盐量和地下水位高,土壤自然脱盐率低等因素上。淡水资源缺乏,水文存在日变化及季节变化、植被品种多样性及数量性均较差,乡土树种及耐盐碱树种生长缓慢,不能迅速成林。气候方面,生态环境易受台风、海潮、盐尘、盐雾的影响。目前,盐碱地改造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措施:水利改良,淡水洗盐:适用于地势较高的排水良好的区域;生物改良:改善盐碱地微生态环境,施用生物有机肥料,补充有机质的同时,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数量,使盐碱地土壤、植物和微生物之间建立新的微生态平衡,达到生物控制的目标;化学改良:每公顷施石膏15吨左右,做基肥一次施入,也可结合当地实际的耕地碱斑和草原碱斑的改良土上;深翻地,至少要下挖70公分以上,连续深翻2年到3年,才能基本解决浇灌时候泛碱的问题;客土改良:在重碱斑地块,将碱斑挖深40cm,客土回填。但是,以上每一种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碱地油葵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施肥/n以重量份计,将矿源腐殖质超微细粉30~45份、柠檬酸5~10份、硝酸铵15~25份、动物粪便粉末25~35份和鱼骨粉10~15份混匀后得甲肥,将所述甲肥投放到选定的盐碱地地块上;/nB、整地/n将选定的盐碱地地块设置地埂,相邻地埂之间的距离为50~70cm,向选定地块中灌入淡水,浇水量为水渗入土壤深度5~7cm,土壤晾干后进行深翻,翻耕深度为35~55cm,之后每隔三天翻耕一次,一共翻耕三~五次,然后将土壤打碎整平;/nC、种植/n将油葵种子在室外阳光下晾晒2~3d,然后将晾晒后的种子放在2~10℃的冷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油葵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施肥
以重量份计,将矿源腐殖质超微细粉30~45份、柠檬酸5~10份、硝酸铵15~25份、动物粪便粉末25~35份和鱼骨粉10~15份混匀后得甲肥,将所述甲肥投放到选定的盐碱地地块上;
B、整地
将选定的盐碱地地块设置地埂,相邻地埂之间的距离为50~70cm,向选定地块中灌入淡水,浇水量为水渗入土壤深度5~7cm,土壤晾干后进行深翻,翻耕深度为35~55cm,之后每隔三天翻耕一次,一共翻耕三~五次,然后将土壤打碎整平;
C、种植
将油葵种子在室外阳光下晾晒2~3d,然后将晾晒后的种子放在2~10℃的冷水中浸泡6~12h,用杀菌剂对浸泡后的油葵种子进行拌种,最后在选定的地块上进行播种,株距为30~35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江杰,袁永,刘大欣,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