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滇西北高原高寒地区铁路绿色通道植物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3843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0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滇西北高原高寒地区铁路绿色通道植物配植方法,遵循容错与冗余法则,在试验中引入不确定的对象,通过后期的观测评估,以确定引入对象的运用价值,冗余是在配置恢复的具体物种时,在确定不存在强烈的植物种间竞争的情况之下,既有经过多年研究确定恢复效果好的物种,也有理论上存在起到恢复效果可能的物种,物种以并联形式组合,以保证一个物种的失效不会造成系统功能的失效。以解决目前滇西北高原高寒地区铁路绿色通道植被恢复没有合理的植物配植方法,当前植被生态恢复的评估方法只有感观的评判,无法系统的进行恢复监测和评估效果,无法科学合理的验证和改进植被恢复技术的问题。属于高海拔地区施工路段生态恢复领域。

A plant planting method for railway green passage in alpine region of Northwest Yunnan Platea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滇西北高原高寒地区铁路绿色通道植物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滇西北高原高寒地区铁路绿色通道植物配植方法,属于高海拔地区施工路段生态恢复领域。
技术介绍
据统计,我国在海拔3000m以上的铁路工程建设不多,建成的有青藏铁路、兰新铁路。海拔超过3000m的地区又是旅游开发、水利水电开发的地区,同时也是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随着西部开发的进一步提速,高海拔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将进入新高潮。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会对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何保护与恢复高海拔生态植被环境一直是困扰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难题。已建成的青藏、兰新铁路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在环境保护与恢复方面有相关的文献报道,但是由于环境植被恢复受制区域性气候条件、土壤水文条件、物种、种苗、种植和管养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恢复方案也不尽相同。当前正值我国滇西北地区铁路建设的高潮,针对滇西北高原高寒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干湿分明,长冬无夏,春秋季短,年温差大,地表土薄,生态脆弱,没有合理的植物配植方法,外来物种容易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且不易存活、冬季管养措施复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滇西北高原高寒地区铁路绿色通道植物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配植方法需遵循容错与冗余法则,容错就是容许错误,在试验中引入不确定的对象,类似于数学上的反证法,通过后期的观测评估,以确定引入对象的运用价值,冗余是在配置恢复的具体物种时,在确定不存在强烈的植物种间竞争的情况之下,既有经过多年研究确定恢复效果好的物种,也有理论上存在起到恢复效果可能的物种,物种以并联形式组合,以保证一个物种的失效不会造成系统功能的失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滇西北高原高寒地区铁路绿色通道植物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配植方法需遵循容错与冗余法则,容错就是容许错误,在试验中引入不确定的对象,类似于数学上的反证法,通过后期的观测评估,以确定引入对象的运用价值,冗余是在配置恢复的具体物种时,在确定不存在强烈的植物种间竞争的情况之下,既有经过多年研究确定恢复效果好的物种,也有理论上存在起到恢复效果可能的物种,物种以并联形式组合,以保证一个物种的失效不会造成系统功能的失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植物、植被及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滇西北高原高寒地区的乡土植物进行筛选,重点从乔木、灌木、藤本、草本几个类型中筛选,结合在恢复中不同时期起到的作用选取适合本地生长的植物作为绿色通道防护植物种类,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绿色通道能够运用的植物种类,不同种类在防护上起到的作用,为铁路绿色通道防护植物种类选型提供选择依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配置方法还需通过植物种间联结性检验进行验证,具体方法为:设置试验段,在每个试验段设置样方,并记录样方内各物种的数据,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X2检验和JI系数的测定共同确定植物种的联结性,联结性大,种与种之间的结合好,在自然植被中组合在一起的几率大,说明配种较为成功,联结性小,则说明配种效果较差,则对配种调整后重新进行试验验证。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成林兰昌绪朱玺先锐左小勇陈荣罗勇魏琼华罗勇强秦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