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中心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数据中心冷却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据中心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数据机房冷却空调PUE值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空调机械制冷的方式能耗太高,无法满足绿色建设方案。现有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大多采用交错流的间接换热芯体。间接换热芯体的第一风道连接数据机房回风口和送风口,第二风道走室外侧的风和冷却水。上述间接换热芯体的材料要求较高,必须做到防腐蚀和防结垢以及绝对密封,稍微有密封不严就会造成窜气、窜水,容易损坏机房设备。此外间接换热芯体换热效率较低,相同的换热量需要很大的体积,从而导致整机尺寸做的很大,不仅严重占用稀有的土地资源,还影响运送、安装、调试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冷却装置,其能够提高对于数据中心的冷却效果,并能充分利用自然冷源,达到节能高效的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冷却装置,用于数据中心的内部空间的散热,所述数据中心冷却装置包括壳体、水冷系统和空调系统。所述壳体内部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中心冷却装置,用于数据中心的内部空间的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中心冷却装置(10)包括壳体(100)、水冷系统(200)和空调系统(300);/n所述壳体(100)内部设置相互间隔的第一风道(110)和第二风道(120),所述第一风道(110)具有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12),所述第一进风口(111)和所述第一出风口(112)均用于连通于所述数据中心的内部空间并形成循环通路;/n所述空调系统(300)的蒸发器(340)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110)内;/n所述水冷系统(200)包括冷却组件(230)、表冷器(220)和水泵(210),所述水泵(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中心冷却装置,用于数据中心的内部空间的散热,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中心冷却装置(10)包括壳体(100)、水冷系统(200)和空调系统(300);
所述壳体(100)内部设置相互间隔的第一风道(110)和第二风道(120),所述第一风道(110)具有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12),所述第一进风口(111)和所述第一出风口(112)均用于连通于所述数据中心的内部空间并形成循环通路;
所述空调系统(300)的蒸发器(340)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110)内;
所述水冷系统(200)包括冷却组件(230)、表冷器(220)和水泵(210),所述水泵(210)用于驱动水依次流经所述冷却组件(230)和所述表冷器(220)并回到所述冷却组件(230),所述表冷器(220)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110)内部,所述冷却组件(230)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120)内;
所述空调系统(300)的冷凝器(320)连接于所述冷却组件(230),并使得冷却组件(230)内的水流经所述冷凝器(320)表面;或者,所述冷凝器(320)连接于所述表冷器(220),以使得水能依次流经所述冷却组件(230)、所述表冷器(220)和所述冷凝器(320)并流回至所述冷却组件(2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中心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230)包括喷淋管(231)、高分子填料(232),所述喷淋管(231)和所述高分子填料(232)均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120)内部,并且所述喷淋管(231)设置于所述高分子填料(232)的上方并用于向所述高分子填料(232)喷水,所述喷淋管(231)连接于所述表冷器(220)并用于接收所述表冷器(220)导出的水;
所述水冷系统(200)还包括蓄水箱(235),所述蓄水箱(235)设置于所述高分子填料(232)下方,并且所述蓄水箱(235)与所述水泵(2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中心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23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120)内部的第一出风机(234)和挡水板(233),所述挡水板(233)设置于所述喷淋管(231)上方,所述第一出风机(234)设置于所述挡水板(233)上方,并且所述第一出风机(234)用于引导气流依次流经所述高分子填料(232)、所述喷淋管(231)、所述挡水板(233)和所述第一出风机(234)并排出所述第二风道(12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中心冷却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明,陈阿勇,黄运松,麦嘉强,叶春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