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260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护套,其呈盒体结构,包括盒本体,其上设有贯穿所述盒本体的固定槽;和盖板,其与所述盒本体扣合,且所述盒本体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母线铜板和电缆线的空腔;所述固定槽与所述空腔连通,在所述防护套安装至所述母线铜板上时,所述母线铜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槽内,且所述母线铜板与所述电缆线的焊接处位于所述空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护套能够在盖板与盒本体扣合时将母线铜板与电缆线的焊接处藏于空腔内,而不会裸露在外,从而能够对母线铜板与电缆线的焊接点进行保护,可以减少或消除母线槽在装配或使用过程中,由于不明导电体误触或电缆线误触等因素导致设备短路的现象发生,提高了母线槽使用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套
本技术涉及电力输送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护套。
技术介绍
目前,母线铜板与电缆线之间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形成连接,但现有的母线槽结构中,母线铜板与电缆线的焊接点处于外露状态,这使得在母线槽的装配或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不明导电体误触或电缆线误触等因素导致设备短路或其他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防止不明导电体或电缆线等在母线铜板与电缆线的焊接点处发生误触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护套,其呈盒体结构,包括:盒本体,其上设有贯穿所述盒本体的固定槽;和盖板,其与所述盒本体扣合,且所述盒本体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母线铜板和电缆线的空腔;所述固定槽与所述空腔连通,在所述防护套安装至所述母线铜板上时,所述母线铜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槽内,且所述母线铜板与所述电缆线的焊接处位于所述空腔内。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护套,并在防护套上设置空腔,使得盖板与盒本体扣合时能够将母线铜板与电缆线的焊接处藏于空腔内,而不会裸露在外,从而能够对母线铜板与电缆线的焊接点进行保护,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套,其特征在于,其呈盒体结构,包括:/n盒本体(52),其上设有贯穿所述盒本体(52)的固定槽(521);/n和盖板(53),其与所述盒本体(52)扣合,且所述盒本体(52)与所述盖板(53)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母线铜板(21)和电缆线(22)的空腔(51);/n所述固定槽(521)与所述空腔(51)连通,在所述防护套安装至所述母线铜板(21)上时,所述母线铜板(21)固定在所述固定槽(521)内,且所述母线铜板(21)与所述电缆线(22)的焊接处位于所述空腔(5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套,其特征在于,其呈盒体结构,包括:
盒本体(52),其上设有贯穿所述盒本体(52)的固定槽(521);
和盖板(53),其与所述盒本体(52)扣合,且所述盒本体(52)与所述盖板(53)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母线铜板(21)和电缆线(22)的空腔(51);
所述固定槽(521)与所述空腔(51)连通,在所述防护套安装至所述母线铜板(21)上时,所述母线铜板(21)固定在所述固定槽(521)内,且所述母线铜板(21)与所述电缆线(22)的焊接处位于所述空腔(5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盒本体(52)上还设有过线孔(522),所述过线孔(522)与所述空腔(5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盒本体(52)包括围成所述空腔(51)的依次连接的第一侧板(523)、第二侧板(524)、第三侧板(525)和第四侧板(526)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523)、所述第二侧板(524)、所述第三侧板(525)和所述第四侧板(526)连接的底板(527);所述第一侧板(523)与所述第三侧板(525)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板(524)与所述第四侧板(526)相对设置;所述固定槽(52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524)和所述第四侧板(526)上,所述过线孔(522)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525)上,且所述盖板(5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523)折叠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三侧板(525)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53)与所述第一侧板(523)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减薄结构(528),所述盖板(53)绕所述第一减薄结构(528)朝所述第三侧板(525)所在方向转动至与所述第三侧板(525)卡接,或者,所述盖板(53)绕所述第一减薄结构(528)朝远离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兴波陈孔亮龚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胜威南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