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墙管线模块
本技术涉及装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墙管线模块。
技术介绍
现有的布线方式有多种,目前有利用轻钢龙骨隔墙进行线路敷设,首先在龙骨上打孔,再将线管穿过龙骨上的孔进行走线,最后再与顶面线管连接,安装复杂且不环保。另一种布线方法是,在家装线路敷设时,首先需要在隔墙空腔内集成线管与底盒,再进行现场施工,而在进行现场施工时,难以保证顶部线管与隔墙内转接时的相互位置,这就导致连接较为不便,且在后期集成管路穿线时,也费工费时。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布线装置及方法”,包括集成在隔墙内的管线模块,所述管线模块包括用于安装在隔墙的第一通孔内的第一底盒,用于安装在所述隔墙的第二通孔内的第二底盒、面板和用于安装在隔墙内的布线管,所述第一底盒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底盒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通过所述布线管连接,所述面板盖设在所述第二底盒上,所述面板具有用于顶面线管连接的第三安装孔。利用该专利技术能够大大缩短布线时间,提高布线效率,还可以避免传统装修作业现场比较脏的情况,且具有噪音小,污染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墙管线模块,其特征是,包括,/n模块化设置的底盒(7);/n布线管,所述布线管包括设置在底盒(7)之间的第一线管(14)和用于顶面布线的顶面线管(2);/n转接组件(3),所述顶面线管(2)与底盒(7)通过转接组件(3)转接;/n用于封堵安装底盒(7)的盖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墙管线模块,其特征是,包括,
模块化设置的底盒(7);
布线管,所述布线管包括设置在底盒(7)之间的第一线管(14)和用于顶面布线的顶面线管(2);
转接组件(3),所述顶面线管(2)与底盒(7)通过转接组件(3)转接;
用于封堵安装底盒(7)的盖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墙管线模块,其特征是,所述盖板(6)设置为分体式结构,所述盖板(6)包括第一带孔面板(601)和第二带孔面板(602),所述第一带孔面板(601)和第二带孔面板(602)之间设置有快速对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墙管线模块,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带孔面板(601)和第二带孔面板(602)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带孔面板(601)上设置有插片结构(603),所述第二带孔面板(602)上设置有插槽结构(6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墙管线模块,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带孔面板(601)和第二带孔面板(602)上分别设置有凹陷结构(606),所述凹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王文广,周东珊,王金霞,武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