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变电站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23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箱式变电站外壳,外壳上开设散热窗;散热窗包括若干散热遮雨单元和与散热遮雨单元的窗框;其中散热遮雨单元包括挡雨帘、百褶支撑帘和“L”型遮雨板;其中挡雨帘一端与窗框上端横边活动连接;挡雨帘与窗框竖边呈1°‑45°角度;百褶支撑帘两端分别连接窗框竖边和挡雨帘;“L”型遮雨板与窗框下端横边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箱式变电站外壳,该箱式变电站外壳的散热效果好,同时雨水也不易进入箱式变电站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式变电站外壳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箱式变电站外壳。
技术介绍
现有箱式变电站产品中,由于所有的用电设备均是安装于箱体外壳内,众多的用电设备本身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尤其是箱式变电站底部热量聚集热量更多,另外箱式变电站要求在日晒雨淋的情况下保证不会进水,所以箱式变电站的散热与密封的矛盾就难以调节,所以目前就是缺乏一种既能很好的散热,又能防止雨水进入箱式变电站中。因此提供一种箱式变电站外壳,该箱式变电站外壳的散热效果好,同时雨水也不易进入箱式变电站内是本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供一种箱式变电站外壳,该箱式变电站外壳的散热效果好,同时雨水也不易进入箱式变电站内。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箱式变电站外壳变电站外壳上开设散热窗;散热窗包括若干散热遮雨单元和与散热遮雨单元的窗框;其中散热遮雨单元包括挡雨帘、百褶支撑帘和“L”型遮雨板;其中挡雨帘一端与窗框上端横边活动连接;挡雨帘与窗框竖边呈1°-45°角度;百褶支撑帘两端分别连接窗框竖边和挡雨帘;“L”型遮雨板与窗框下端横边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散热窗至少在箱式变电站外壳设置一个。本技术中,百褶支撑帘可通过折纹折叠与张开,控制挡雨帘与窗框竖边的角度,控制挡雨帘与窗框竖边呈1°-45°角度,同时百褶支撑帘可防止雨水从侧边进入箱式变电站外壳内。进一步的,散热遮雨单元还包括吸水纺织布;吸水纺织布两端设置在对称设置的百褶支撑帘上。优选的,吸水纺织布与所述百褶支撑帘可拆卸连接。本技术中,百褶支撑帘对称设置在窗框两竖边上;而吸水纺织布两端设置在对称设置的百褶支撑帘上,可对雨水进行吸收。进一步的,“L”型遮雨板中,短板与窗框下端横边可拆卸连接;长板长度为框下端横边与窗框下端横边宽度的一半。本技术中“L”型遮雨板,长板长度为框下端横边与窗框下端横边宽度的一半,“L”型遮雨板与挡雨帘、百褶支撑帘的相互配合,完全能够避免雨水进入箱式变电站外壳内,且“L”型遮雨板长板与窗框上端横边之间有间隙,可以进行散热通风。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箱式变电站外壳,该箱式变电站外壳的散热效果好,同时雨水也不易进入箱式变电站内。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箱式变电站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散热遮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1为挡雨帘,2为百褶支撑帘,3为“L”型遮雨板,4为窗框,5为外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箱式变电站外壳,该箱式变电站外壳的散热效果好,同时雨水也不易进入箱式变电站内,其结构如图1-2。如图1-2,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箱式变电站外壳5,外壳5上开设散热窗;散热窗包括若干散热遮雨单元和与散热遮雨单元的窗框4;其中散热遮雨单元包括挡雨帘1、百褶支撑帘2和”L”型遮雨板3;其中挡雨帘1一端与窗框4上端横边活动连接;挡雨帘1与窗框4竖边呈1°-45°角度;百褶支撑帘2两端分别连接窗框4竖边和挡雨帘1;”L”型遮雨板3与窗框4下端横边可拆卸连接。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提出了,散热窗至少在箱式变电站外壳5上设置一个。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提出了,散热遮雨单元还包括吸水纺织布;吸水纺织布两端设置在对称设置的百褶支撑帘2上。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提出了,吸水纺织布与所述百褶支撑帘2可拆卸连接。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提出了,”L”型遮雨板3中,短板与窗框4下端横边可拆卸连接;长板长度为框下端横边与窗框4下端横边宽度的一半。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为:百褶支撑帘2可通过折纹折叠与张开,控制挡雨帘1与窗框4竖边的角度,控制挡雨帘1与窗框4竖边呈1°-45°角度,同时百褶支撑帘2可防止雨水从侧边进入箱式变电站外壳5内。配合“L”型遮雨板3,长板长度为框下端横边与窗框4下端横边宽度的一半,”L”型遮雨板3与挡雨帘1、百褶支撑帘2的相互配合,完全能够避免雨水进入箱式变电站外壳5内,且”L”型遮雨板3长板与窗框4上端横边之间有间隙,可以进行散热通风。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式变电站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外壳上开设散热窗;所述散热窗包括若干散热遮雨单元和与所述散热遮雨单元的窗框;/n其中所述散热遮雨单元包括挡雨帘、百褶支撑帘和“L”型遮雨板;其中所述挡雨帘一端与所述窗框上端横边活动连接;所述挡雨帘与所述窗框竖边呈1°-45°角度;所述百褶支撑帘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窗框竖边和所述挡雨帘;所述“L”型遮雨板与所述窗框下端横边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式变电站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外壳上开设散热窗;所述散热窗包括若干散热遮雨单元和与所述散热遮雨单元的窗框;
其中所述散热遮雨单元包括挡雨帘、百褶支撑帘和“L”型遮雨板;其中所述挡雨帘一端与所述窗框上端横边活动连接;所述挡雨帘与所述窗框竖边呈1°-45°角度;所述百褶支撑帘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窗框竖边和所述挡雨帘;所述“L”型遮雨板与所述窗框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台张永欣李飞超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三维配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