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箱系统及其接线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610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箱系统及其接线方法,解决现阶段接线非常繁杂的问题。配电箱内包括有总开关、漏电脱扣器、零线排以及各个分开关,总开关、漏电脱扣器以及各个分开关按序并排组合,漏电脱扣器具有出线端和进线端,漏电脱扣器的出线端位于漏电脱扣器的上端位置上,且其出线端的零线接口通过导线与零线排连接,漏电脱扣器出线端的火线接口与其相邻的分开关连接;漏电脱扣器的进线端位于漏电脱扣器的下端位置上且具有自内穿出延伸至外的进线导线,进线导线连接于总开关上。漏电脱扣器出线端接线无需绕行,减小错误搭接的可能性,线路设计布局可以更加规范,导线缩短节省了成本,美化了配电箱系统内部构造,便于合理布局配电箱内线路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箱系统及其接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箱领域,具体是一种配电箱系统及其接线方法。
技术介绍
现如今,配电箱是一种安装终端电器的装置,它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电器尺寸模数化、安装轨道化、外形艺术化、使用安全化,在国内外已被广泛应用。配电箱内的电器件通常包括有各种开关元件、零线排、漏电脱扣器以及连接用的导线。配电箱内各部件较多,各部件件接线方式如图1所示,漏电脱扣器下端的出线端需分别接线至零线排以及分开关的进线口,零线排和分开关的进线口位于通常位于上侧,漏电脱扣器接线需绕行总开关甚至交错在总开关的导线上。由此可见,各部件件接线非常繁杂,若错误搭接易造成线路短路,部件受损,甚至会造成人员的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配电箱系统及其接线方法,解决现阶段接线非常繁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箱系统,配电箱内包括有总开关、漏电脱扣器、零线排以及各个分开关,所述总开关、漏电脱扣器以及各个分开关按序并排组合,所述漏电脱扣器具有出线端和进线端,所述漏电脱扣器的出线端位于漏电脱扣器的上端位置上,且其出线端的零线接口通过导线与零线排连接,所述漏电脱扣器出线端的火线接口与其相邻的分开关连接;所述漏电脱扣器的进线端位于漏电脱扣器的下端位置上且具有自内穿出延伸至外的进线导线,所述进线导线连接于总开关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重新排布了漏电脱扣器进线端和出线端的位置,漏电脱扣器出线端接线无需绕行,可直接连接位于上侧的各接口,漏电脱扣器的进线导线也可直接连接在位于下侧位置总开关,接线方式非常简洁清楚,减小错误搭接的可能性,线路设计布局可以更加规范,导线缩短节省了成本,美化了配电箱系统内部构造,便于合理布局配电箱内线路设计。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漏电脱扣器出线端的零线接口、火线接口分别位于漏电脱扣器出线端左侧、右侧。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使火线接口更靠近相邻的分开关,连接更加便捷简洁。本专利技术的再进一步设置:漏电脱扣器出线端的火线接口与其相邻的分开关之间以及各个相邻的分开关之间连接有汇流排且通过汇流排串联。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进一步使内部接线线路简洁明了,并节约了操作人员的时间成本,使线路连接更加便捷。本专利技术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漏电脱扣器的出线端处安装有用于外接的接线座,所述接线座内连接有接线片。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便于外接。本专利技术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漏电脱扣器还包括有底座、主线路板、互感器及若干条内导线,所述主线路板、互感器安装于底座内,所述接线座安装于出线端的底座上,所述进线导线穿过互感器并通过点焊的方式与接线片连接,所述进线导线和接线片还分别通过各自内导线与主线路板连接。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重新设计了漏电脱扣器内部线路连接,保证漏电脱扣器具备原有功能,设计合理规范,还将某些繁杂线路整合到进线导线中,直接通过进线导线连接至相应位置上,导线连接安装更加简洁明朗。本专利技术的再更进一步设置:底座上开设有供进线导线穿出的通孔,所述通孔处还设置有与底座一体连接的防护罩。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便于进线导线外接至总开关,防护罩用于防护隔绝。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配电箱系统的接线方法,漏电脱扣器的出线端和进线端分别位于漏电脱扣器的上端和下端位置,将漏电脱扣器的进线导线连接在总开关上,将漏电脱扣器出线端的零线接口通过导线与零线排连接,漏电脱扣器出线端的火线接口与其相邻的分开关以及各个相邻的分开关通过汇流排串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接线方法更加简便,接线线路清晰,线路布局更加合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漏电脱扣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总开关1,漏电脱扣器2,零线排3,分开关4,出线端21,进线端22,零线接口211,火线接口212,进线导线221,汇流排5,接线座23,接线片231,底座24,主线路板25,互感器26,内导线27,通孔241,防护罩28。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3所示的一种配电箱系统及其接线方法,配电箱内包括有总开关1、漏电脱扣器2、零线排3以及各个分开关4,总开关1、漏电脱扣器2以及各个分开关4按序并排组合,通常通过卡合方式排列安装在配电箱上的轨道板上,漏电脱扣器2具有出线端21和进线端22,漏电脱扣器2的出线端21位于漏电脱扣器2的上端位置上,(本申请所指上端、左侧等方向位置为如图所示的安装方位,在安装方位改变方向也应随之改变),且其出线端21的零线接口211通过导线与零线排3连接,漏电脱扣器2出线端21的火线接口212与其相邻的分开关4连接;漏电脱扣器2的进线端22位于漏电脱扣器2的下端位置上且具有自内穿出延伸至外的进线导线221,进线导线221连接于总开关1上。出线端21的零线接口211、火线接口212分别位于漏电脱扣器2出线端21左侧、右侧。漏电脱扣器2出线端21的火线接口212与其相邻的分开关4之间以及各个相邻的分开关4之间连接有汇流排5且通过汇流排5串联。接线方法是将漏电脱扣器2的进线导线221连接在总开关1上,将漏电脱扣器2出线端21的零线接口211通过导线与零线排3连接,漏电脱扣器2出线端21的火线接口212与其相邻的分开关4以及各个相邻的分开关4通过汇流排5串联。漏电脱扣器2出线端21位于配电箱的上侧方位,其接线无需绕行,可直接连接位于上侧方位的各接口,省掉了原本连接分开关的一条导线,且另一条原本远距离连接零线排的导线缩短超60%,漏电脱扣器2的进线导线221也可直接连接在位于下侧方位的总开关1接口,线路连接井然有序,线路繁杂情况得到有效解决。漏电脱扣器2的出线端21处安装有用于外接的的接线座23,接线座23内连接有接线片231,外部接线可连接接线片231就可与漏电脱扣器2的出线端21连通。漏电脱扣器2还包括有底座24、主线路板25、互感器26及若干条内导线27,主线路板25、互感器26安装于底座24内,接线座23安装于出线端21的底座24上,进线导线221穿过互感器26并通过点焊的方式与接线片231连接,进线导线221和接线片231还分别通过各自内导线27与主线路板25连接。对漏电脱扣器2内部导线线路进行重新布局,整合了原本导线连接,使漏电脱扣器2具备原有功能和作用,设计合理规范。底座24上开设有供进线导线221穿出的通孔241,通孔241处还设置有与底座24一体连接的防护罩28,进线导线221在防护罩28内穿出可外接在总开关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电箱系统,配电箱内包括有总开关、漏电脱扣器、零线排以及各个分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开关、漏电脱扣器以及各个分开关按序并排组合,所述漏电脱扣器具有出线端和进线端,所述漏电脱扣器的出线端位于漏电脱扣器的上端位置上,且其出线端的零线接口通过导线与零线排连接,所述漏电脱扣器出线端的火线接口与其相邻的分开关连接;所述漏电脱扣器的进线端位于漏电脱扣器的下端位置上且具有自内穿出延伸至外的进线导线,所述进线导线连接于总开关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箱系统,配电箱内包括有总开关、漏电脱扣器、零线排以及各个分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总开关、漏电脱扣器以及各个分开关按序并排组合,所述漏电脱扣器具有出线端和进线端,所述漏电脱扣器的出线端位于漏电脱扣器的上端位置上,且其出线端的零线接口通过导线与零线排连接,所述漏电脱扣器出线端的火线接口与其相邻的分开关连接;所述漏电脱扣器的进线端位于漏电脱扣器的下端位置上且具有自内穿出延伸至外的进线导线,所述进线导线连接于总开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脱扣器出线端的零线接口、火线接口分别位于漏电脱扣器出线端左侧、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脱扣器出线端的火线接口与其相邻的分开关之间以及各个相邻的分开关之间连接有汇流排且通过汇流排串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配电箱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学学吕秉轩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一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