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22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院建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医用配电柜,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柜板和下柜板,上柜板与下柜板通过能进线的主支撑梁连接,主支撑梁沿纵向方向间隔设有分隔梁板,上柜板与分隔梁板、相邻分隔梁板、相邻分隔梁板与下柜板之间均设有可自转的环形梁板,环形梁板上设有与其密闭配合的盖板,环形梁板上设有导线孔,环形梁板的内侧设有可绕其纵向轴线转动的弧形接线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解决了现有医用配电柜不易稳定接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配电柜
本技术涉及医院建设
,特别涉及一种医用配电柜。
技术介绍
配电箱是电气设备中的有效配件,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由于配电柜的实用性,各类高低压配电柜是各类企事业单位及大型民用办公楼供电基础设施,医院作为收容和治疗病人的服务场所,医院拥有较多的房间(住院部、急诊部、药品管理部等),房间内会布置医疗设备,这些房间内的照明设备、医疗设备、外接电源等都需要供电,因此每个房间都会布置一个小型配电柜,由于医院房间众多,每个房间配备一个配电柜存在造价成本高(医院建设)的问题,因此相邻房间共用一个配电柜,在医院建设时,相邻房间共用配电柜时,由于不同医疗设备布置位置的不同,造成配电柜与医疗设备不易稳定接线的问题。因此我们急需设计一种医用配电柜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配电柜,解决了现有医用配电柜不易稳定接线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用配电柜,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柜板和下柜板,上柜板与下柜板通过能进线的主支撑梁连接,主支撑梁沿纵向方向间隔设有分隔梁板,上柜板与分隔梁板、相邻分隔梁板、相邻分隔梁板与下柜板之间均设有可自转的环形梁板,环形梁板上设有与其密闭配合的盖板,环形梁板上设有导线孔,环形梁板的内侧设有可绕其纵向轴线转动的弧形接线板。本技术的原理及效果:将本技术布置在相邻医院房间之间的墙体,并使盖板可处于打开状态,分隔梁板与上柜体之间的弧形接线板可用于其中一个医院房间的接线,分隔梁体与下柜板之间的弧形接线板可用于另一个医院房间的接线,打开盖板,转动弧形接线板,使弧形接线板转动到便于接线的各个方位,在上述过程中,环形梁板、弧形接线板的转动设计,使两个医院房间能快速稳定接线,解决了现有医用配电柜不易稳定接线的问题。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上柜板、下柜板为相同的圆柱体,上柜板、下柜板上均设有膨胀螺栓。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主支撑梁连接上柜板与下柜板的中部,主支撑梁内沿纵向方向设有布线孔,布线孔贯穿主支撑梁的端面,布线孔均设有与上柜板与分隔梁板、相邻分隔梁板、相邻分隔梁板与下柜板之间连通的支线孔。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分隔梁板呈圆柱状,分隔梁板的口径等于上柜板的口径,主支撑梁沿纵向方向设有两块分隔梁板。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环形梁板的外径等于上柜板的外径,环形梁板的两侧与上柜板、分隔梁板嵌入式连接,环形梁板上布置有多个导线孔。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环形梁板的内侧设有两块可绕其纵向轴线转动的弧形接线板,两块弧形接线板同心转动,两块弧形接线板的两侧与上柜板、分隔梁板嵌入式连接,弧形接线板上设有转动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设计解决了现有医用配电柜不易稳定接线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上柜板、下柜板为相同的圆柱体,上柜板、下柜板上均设有膨胀螺栓。膨胀螺栓,是将管路支/吊/托架或设备固定在墙上、楼板上、柱上所用的一种特殊螺纹连接件,能实现上柜板、下柜板与墙体的稳定连接。(3)本技术通过主支撑梁连接上柜板与下柜板的中部,支撑梁体内沿纵向方向设有布线孔,布线孔贯穿支撑梁体的端面,布线孔均设有与上柜板与分隔梁板、相邻分隔梁板、相邻分隔梁板与下柜板之间连通的支线孔。主支撑梁连接上柜板与下柜板的中部使本技术的重心处于处于轴心线处,避免重心偏移过大,造成本技术不稳定(运输时不稳定,质量分布不均易变型)的问题,布线孔的设计,电线的一端经布线孔贯穿主支撑梁的一端、支线孔进入上柜板与分隔梁板、相邻分隔梁板、相邻分隔梁板与下柜板之间的间隙,本技术的走线更完整。(4)本技术通过分隔梁板呈圆柱状,分隔梁板的口径等于上柜板的口径,主支撑梁沿纵向方向设有两块分隔梁板。分隔梁板与上柜板的形状、口径相同,使本技术的整体外观更美观,主支撑梁沿纵向方向设有两块分隔梁板,使分隔梁板与上柜体之间的弧形接线板可用于其中一个医院房间的接线,分隔梁体与下柜板之间的弧形接线板可用于另一个医院房间的接线,相邻分隔梁板之间可用于两房间的移动接线。(5)本技术通过环形梁板的外径等于上柜板的外径,环形梁板的两侧与上柜板、分隔梁板嵌入式连接,环形梁板上布置有多个导线孔。环形梁板的外径等于上柜板外径,使本技术整体呈圆柱状,使外观视觉效果更协调,环形梁板上的多个导线孔,一方面起布线的作用,另一方面具有散热的效果。(6)本技术通过环形梁板的内侧设有两块可绕其纵向轴线转动的弧形接线板,两块弧形接线板同心转动,两块弧形接线板的两侧与上柜板、分隔梁板嵌入式连接,弧形接线板上设有转动柱。两块弧形接线板的设计,增加了本技术的接线位置,弧形接线板与上柜板、分隔梁板嵌入式,使弧形接线板的转动更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中的标记为:1-下柜板、2-弧形接线板、3-环形梁板、4-主支撑梁、5-布线孔、6-上柜板、7-转动柱、8-盖板、9-膨胀螺栓、10-支线孔、11-导线孔、12-分隔梁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医用配电柜,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柜板6和下柜板1,上柜板6与下柜板1通过能进线的主支撑梁4连接,主支撑梁4沿纵向方向间隔设有分隔梁板12,上柜板6与分隔梁板12、相邻分隔梁板12、相邻分隔梁板12与下柜板1之间均设有可自转的环形梁板3,环形梁板3上设有与其密闭配合的盖板8,环形梁板3上设有导线孔11,环形梁板3的内侧设有可绕其纵向轴线转动的弧形接线板2。本技术的原理及效果:将本技术布置在相邻医院房间之间的墙体,并使盖板8可处于打开状态,分隔梁板12与上柜体之间的弧形接线板2可用于其中一个医院房间的接线,分隔梁体与下柜板1之间的弧形接线板2可用于另一个医院房间的接线,打开盖板8,转动弧形接线板2,使弧形接线板2转动到便于接线的各个方位,在上述过程中,环形梁板3、弧形接线板2的转动设计,使两个医院房间能快速稳定接线,解决了现有医用配电柜不易稳定接线的问题。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在是在实施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优化,具体是:上柜板6、下柜板1为相同的圆柱体,上柜板6、下柜板1上均设有膨胀螺栓9。膨胀螺栓9,是将管路支/吊/托架或设备固定在墙上、楼板上、柱上所用的一种特殊螺纹连接件,能实现上柜板6、下柜板1与墙体的稳定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式,主支撑梁4体连接上柜板6与下柜板1的中部,主支撑梁4体内沿纵向方向设有布线孔5,布线孔5贯穿主支撑梁4体的端面,布线孔5均设有与上柜板6与分隔梁板12、相邻分隔梁板12、相邻分隔梁板12与下柜板1之间连通的支线孔10。主支撑梁4体连接上柜板6与下柜板1的中部使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柜板(6)和下柜板(1),所述上柜板(6)与下柜板(1)通过能进线的主支撑梁(4)连接,所述主支撑梁(4)沿纵向方向间隔设有分隔梁板(12),所述上柜板(6)与分隔梁板、相邻分隔梁板(12)、相邻分隔梁板(12)与下柜板(1)之间均设有可自转的环形梁板(3),所述环形梁板(3)上设有与其密闭配合的盖板(8),所述环形梁板(3)上设有导线孔(11),所述环形梁板(3)的内侧设有可绕其纵向轴线转动的弧形接线板(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柜板(6)和下柜板(1),所述上柜板(6)与下柜板(1)通过能进线的主支撑梁(4)连接,所述主支撑梁(4)沿纵向方向间隔设有分隔梁板(12),所述上柜板(6)与分隔梁板、相邻分隔梁板(12)、相邻分隔梁板(12)与下柜板(1)之间均设有可自转的环形梁板(3),所述环形梁板(3)上设有与其密闭配合的盖板(8),所述环形梁板(3)上设有导线孔(11),所述环形梁板(3)的内侧设有可绕其纵向轴线转动的弧形接线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柜板(6)、下柜板(1)为相同的圆柱体,所述上柜板(6)、下柜板(1)上均设有膨胀螺栓(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梁(4)体连接上柜板(6)与下柜板(1)的中部,所述主支撑梁(4)内沿纵向方向设有布线孔(5),所述布线孔(5)贯穿主支撑梁(4)的端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炜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信望医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