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讯器件的压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209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器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通讯器件的压线结构,该压线结构通过壳体设在插头连接件后面,插头连接件埋设有若干并排的电性端子且后面设有线缆孔,其中壳体后面形成有第一、第二弧形窗及第一、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窗窗口大于线缆孔,第二弧形窗在壳体内与第一弧形窗相对应且形成夹槽;压线结构包括压线部及弹簧,压线部具有基部并通过基部设于夹槽中,第一弧形板以垂直基部形式连接于基部的下侧;第二弧形板对应第一弧形板并以承接线缆孔的形式设于壳体上,藉由前述构造解决了压持线缆一端不移动的技术问题,达成了提升产能及提升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讯器件的压线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
,尤指提供了一种通讯器件的压线结构。
技术介绍
电子科技在不断发展,电子产品与社会大众的工作、生活也越来越紧密。由于电连接器技术的发展日趋成熟,作为小型化的连接器,既要做到制成简单、缩减成本及提升品质,也要保证性能稳定且延长使用寿命。然而,通讯器件的压线结构一般实用于连接器端子在连接线缆时保持线缆稳固而不至于移位而为的结构,通常情况下,业界采用金属片包压,使之与连接器尾部固定为一体。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必须借助治具完成,制成时耗时费力,也容易损坏线缆,既不利于缩减制造成本,也不利于提高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讯器件的压线结构。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应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通讯器件的压线结构,该压线结构通过壳体设在插头连接件后面,插头连接件埋设有若干并排的电性端子,并且插头连接件的后面设有线缆孔,其中:壳体后面形成有第一、第二弧形窗及第一、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窗窗口大于线缆孔,第二弧形窗在壳体内与第一弧形窗相对应且这二者之间的窗壁形成夹槽;压线结构包括压线部及弹簧,压线部具有基部并通过基部以活动形式设于夹槽中,弹簧在夹槽中一端抵持夹槽顶壁,另一端抵持基部上侧,第一弧形板以垂直基部形式连接于基部的下侧;第二弧形板向上对应第一弧形板并向内以承接线缆孔的形式设于壳体上。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插头连接件包括座体部以及座体部向前延伸的插置部、座体部后端连接的后盖部。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座体部左右两侧分别靠近上、下边缘设有第一、第二孔,线缆孔设在后盖部后面。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壳体包括上壳,上壳包括顶平面及连接顶平面两侧的左右侧平面,在左右侧平面分别设有匹配第一孔的第一柱。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上壳后面向下延伸有左右接脚,左右接脚分别设有左右扣孔,第一弧形窗处于左右接脚之间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基部为符合在夹槽中滑动的矩形板体,基部上侧以居中形式设有定位柱,弹簧一端抵持基部上侧时并套住定位柱。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基部相对于第一弧形板延伸的另一面靠近两侧边缘分别设有斧形卡点,斧形卡点在夹槽中匹配第二弧形窗凸起的相应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壳体包括下壳,下壳匹配于上壳并包括底板及连接底板两侧的左右侧板,在左右侧板内壁分别具有匹配第二孔的第二柱,在下壳后面分别设有匹配左右扣孔的左右卡部。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为对应结构且第一、第二弧形板内弧面分别以点阵形式设有若干凸部。在本实施例中优选:进一步包括线缆,线缆一端通过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夹持并经线缆孔与电性端子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效果是:一是结构简单,易于制成,能够有效提高产能;二是通过压线结构压住线缆端,避免因线缆晃动而影响与端子之间的连接,以此可提升使用效果及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爆炸图。图3是呈现压线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尽管本技术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技术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技术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以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技术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它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以解释本技术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请参阅图并结合参阅图2及图3,图中提供了一种通讯器件的压线结构,该压线结构处于壳体20尾部,该壳体20包覆插头连接件10后段,插头连接件10埋设有若干并排的电性端子(未图示)并包括座体部11以及座体部11向前延伸的插置部12、座体部11后端连接的后盖部13,在座体部11左右两侧分别靠近上、下边缘设有第一、第二孔111、112,而在后盖部13后面设有线缆孔131;壳体20包括上壳21和下壳22,其中:上壳21是由顶平面及顶平面两侧向下垂直连接的左右侧平面构成,在左右侧平面分别靠近前边缘设有匹配第一孔111的第一柱2111,而在上壳21后面沿两侧分别向下延伸有左右接脚2112,在左右接脚2112靠近下端A分别设有左右扣孔2114,而在左右接脚2112之间的上方(即靠近顶平面)形成第一弧形窗2113,在第一弧形窗2113内侧形成有对应第一弧形窗2113的第二弧形窗2115,在第一、第二弧形窗2113、2115之间形成夹槽2116,在夹槽2116两端以平行左右侧平面的形式形成有滑道(未标注);本例中,上壳21进一步设有压线结构(未标注),压线结构包括压线部212及弹簧213,其中:压线部212具有基部2121及垂直基部延伸的第一弧形板2122,基部2121为符合在夹槽2116中滑动的矩形板体,在基部2121上侧以居中形式设有定位柱2123,而在第一弧形板2122的内弧面以点阵形式设有若干凸部2124,以此可加大内弧面的摩擦力。本例中,当压线结构组装于夹槽2116时,弹簧213一端套住定位柱2123并抵持基部2121上侧,另一端抵持夹槽2116顶壁,以此使压线结构的基部2121两端限位于夹槽2116中,并且基部2121可沿着夹槽2116两侧滑道作上下移位,为保证压线结构组装于夹槽2116中不至于自然脱落,在相对于第一弧形板2122的基部2121的另一面靠近两侧边缘分别设有斧形卡点2125,斧形卡点2125在夹槽2116中与第二弧形窗2115凸起的相应结构(未图示)卡持,使得组装于夹槽2116中的压线结构不会自然脱出;下壳22是上壳21的匹配结构,包括底板(未标注)及与底板两侧垂直相连的左右侧板221,在左右侧板内壁以对应第二孔112的形式设有第二柱2211,在分别靠近左右侧板的后面2212分别设有匹配左右扣孔2114的左右卡部2213。本例中,在下壳22后面2212以对应第一弧形板2122形式延伸有第二弧形板222,而在第二弧形板222的内弧面以点阵形式设有若干凸部2221,以此与第一弧形板共同抱紧线缆(未图示)而加大与线缆之间的摩擦力。请再参阅图1并结合参阅图2,本实施例的组立形式是:(1)下壳221扣于插头连接件10的后半部(即座体部11及后盖部13)的下半部,并且通过左右侧板221的第二柱2211分别与座体部11两侧的第二孔112干涉,使后盖部13处在座体部11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讯器件的压线结构,通过壳体设在插头连接件后面,插头连接件埋设有若干并排的电性端子,并且插头连接件的后面设有线缆孔,其特征在于:壳体后面形成有第一、第二弧形窗及第一、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窗窗口大于线缆孔,第二弧形窗在壳体内与第一弧形窗相对应且这二者之间的窗壁形成夹槽;压线结构包括压线部及弹簧,压线部具有基部并通过基部以活动形式设于夹槽中,弹簧在夹槽中一端抵持夹槽顶壁,另一端抵持基部上侧,第一弧形板以垂直基部形式连接于基部的下侧;第二弧形板向上对应第一弧形板并向内以承接线缆孔的形式设于壳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讯器件的压线结构,通过壳体设在插头连接件后面,插头连接件埋设有若干并排的电性端子,并且插头连接件的后面设有线缆孔,其特征在于:壳体后面形成有第一、第二弧形窗及第一、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窗窗口大于线缆孔,第二弧形窗在壳体内与第一弧形窗相对应且这二者之间的窗壁形成夹槽;压线结构包括压线部及弹簧,压线部具有基部并通过基部以活动形式设于夹槽中,弹簧在夹槽中一端抵持夹槽顶壁,另一端抵持基部上侧,第一弧形板以垂直基部形式连接于基部的下侧;第二弧形板向上对应第一弧形板并向内以承接线缆孔的形式设于壳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器件的压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插头连接件包括座体部以及座体部向前延伸的插置部、座体部后端连接的后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讯器件的压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座体部左右两侧分别靠近上、下边缘设有第一、第二孔,线缆孔设在后盖部后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讯器件的压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壳体包括上壳,上壳包括顶平面及连接顶平面两侧的左右侧平面,在左右侧平面分别设有匹配第一孔的第一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尊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方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