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转接器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20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转接器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电缆转接器包括:第一线缆;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一线缆;第二线缆;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二线缆;其中,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端子构造有多个防转齿,所述防转齿围绕在所述第一端子的外周侧。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缆转接器具有生产成本低、报废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转接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电缆连接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缆转接器和具有所述电缆转接器的车辆。
技术介绍
为了实现轻量化与降成本,部分新能源车型需同时使用两种电缆线束,例如铜电缆和铝电缆。相关技术中的铜铝电缆转接方式,通常是将铜电缆和铝电缆通过超声波焊接直接连接,这种焊接的连接方式需要较为昂贵的焊接治具和焊接设备,生产成本较高,且直接焊接若损坏,将导致两条线束均不良而报废,导致报废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缆转接器,该电缆转接器具有生产成本低、报废成本低等优点。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缆转接器的车辆。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电缆转接器,所述电缆转接器包括:第一线缆;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一线缆;第二线缆;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二线缆;其中,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端子构造有多个防转齿,所述防转齿围绕在所述第一端子的外周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转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线缆;/n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一线缆;/n第二线缆;/n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二线缆;/n其中,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端子构造有多个防转齿,所述防转齿围绕在所述第一端子的外周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转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线缆;
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一线缆;
第二线缆;
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连接于所述第二线缆;
其中,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端子构造有多个防转齿,所述防转齿围绕在所述第一端子的外周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缆为铜线缆,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一线缆压接或焊接相连;
所述第二线缆为铝线缆,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二线缆焊接相连;
所述第一端子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端子开设有通孔,所述螺纹紧固件穿过所述通孔且螺纹配合于所述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齿从所述第二端子向所述第一端子的方向延伸,多个所述防转齿排布在所述第二端子的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两边沿且配合在所述第一端子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二端子的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两边沿中的每个边沿上的防转齿沿所述第二端子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转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所述第一线缆和所述第二线缆穿设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在所述壳体内相接;
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第一线缆穿过所述第一端盖;
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线缆穿过所述第二端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端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端盖设有第一卡爪,所述第一卡爪卡合于所述第一卡槽;
所述壳体另一端的外周面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端盖设有第二卡爪,所述第二卡爪卡合于所述第二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转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于所述第一线缆的外侧且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海方泽超全金龙王昊天袁野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