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的背盖及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197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3
本公开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背盖,其中移动终端的背盖包括玻璃材料的背盖本体以及嵌入到背盖本体中的天线辐射体,背盖本体的内侧表面设有开口,开口与天线辐射体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位置相对应。将天线辐射体嵌入到玻璃材料的背盖本体中,相较于贴设于背盖上的方式,能够减小移动终端整体的厚度,并且由于天线辐射体距离背盖本体的外侧表面更近,还能够提升天线辐射体向外辐射信号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的背盖及移动终端
本公开涉及移动通讯
,具体地,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背盖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讯
的发展,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功能和外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对移动终端的轻薄化的追求。由于移动终端可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使得本就有限的设计空间更加拥挤。为此,在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种将天线贴设在手机玻璃后盖上的设计方式,然而这种设计方式将不可避免的增加移动终端整体的厚度,影响移动终端的外观美感以及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背盖,能够在不影响天线通讯功能的情况下,减少移动终端整体的厚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背盖,包括玻璃材料的背盖本体以及嵌入到所述背盖本体中的天线辐射体,所述背盖本体的内侧表面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天线辐射体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位置相对应。可选地,所述天线辐射体包括柔性电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线圈,所述背盖本体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内侧表面设有供所述天线辐射体嵌入的预留孔,所述预留孔的面积小于所述天线辐射体的面积;和盖板部,设置在所述预留孔中以覆盖所述天线辐射体,所述盖板部的表面平齐于所述主体部的内侧表面。可选地,所述天线辐射体为NFC天线。可选地,所述盖板部设计为将玻璃液通过浇注的方式形成于所述预留孔中。可选地,所述开口和所述预留孔间隔设置。可选地,所述天线辐射体包括至少两个定位标识,所述背盖本体的内侧表面设有与所述定位标识位置对应的第二定位孔。可选地,所述定位标识设计为第一定位孔。可选地,所述背盖本体采用透明玻璃材料。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移动终端的背盖。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天线辐射体嵌入到玻璃材料的背盖本体中,相较于贴设于背盖上的方式,能够减小移动终端整体的厚度,在同等厚度的情况下,由于天线辐射体的嵌入还能够提高背盖本体的硬度,并且由于天线辐射体距离背盖本体的外侧表面更近,还能够提升天线辐射体向外辐射信号的性能。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背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移动终端的背盖未嵌入天线辐射体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背盖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终端的背盖的组装效果图;图5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背盖的组装效果图。附图标记说明10背盖本体11主体部111开口112预留孔113第二定位孔114第一通孔115第二通孔12盖板部20天线辐射体21第一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以相应附图的图面为基准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不表示任何顺序及重要性,而是用于区别一个要素与另一个要素。另外,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在本公开中,移动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可以包括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个人数字助理、平板电脑、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导航装置等的移动终端。以下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以移动终端为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器件之外,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背盖,包括玻璃材料的背盖本体10以及嵌入到背盖本体10中的天线辐射体20。由于背盖本体1采用玻璃材料制成,相较于具有信号屏蔽效应的金属材料,无需额外开设供信号向外辐射的断缝,因而能够满足移动终端的背盖的整体性,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在背盖本体10的内侧表面设有开口111,开口111与天线辐射体20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位置相对应。在本公开中,背盖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是指背盖相对于移动终端的相对位置而言的。以手机为例,手机包括背盖和前盖,背盖和前盖装配以形成封闭的空间。前盖指手机具有显示装置的一侧,背盖位于手机的背面。背盖的内侧表面是指手机装配后,朝向前盖而形成封闭空间的一侧表面,而背盖的外侧表面是指手机装配后,背离前盖的一侧表面,即朝向外部空间的一侧表面。由于本公开的与天线辐射体20的发射端和接收端位置对应的开口111设于背盖本体10的内侧表面,移动终端完成装配后,从外侧不会观察到该开口111的位置,不影响移动终端的美观。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天线辐射体20嵌入到玻璃材料的背盖本体10中,相较于现有技术直接贴设于背盖内侧表面上的方式,能够减小移动终端整体的厚度,在同等厚度的情况下,由于天线辐射体20的嵌入还能够提高背盖本体10的硬度,并且由于天线辐射体20距离背盖本体10的外侧表面更近,还能够提升天线辐射体20向外辐射信号的性能。本公开的天线辐射体20可以采用线圈FPC样式,即天线辐射体20包括有柔性电路板以及设置于柔性电路板上的线圈。作为一种能够将天线辐射体20嵌入到背盖本体10中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背盖本体10可以包括主体部11和盖板部12。其中主体部11的内侧表面设有供天线辐射体嵌入的预留孔112,且预留孔112的面积小于天线辐射体20的面积。采用柔性电路板构成的天线辐射体20具有可以自由弯折、卷绕、折叠以及可依照空间布局任意安排,并在三维空间内任意移动和伸缩的特点,进而可以将天线辐射体20通过面积略小的预留孔112嵌入到背盖本体10中。预留孔112开设的面积可以根据天线辐射体20的具体尺寸而定,满足能够嵌入到背盖本体1中即可。而预留孔112的面积小于天线辐射体20的面积,还能够保证在天线辐射体20嵌入到背盖本体1后不会从其中脱出,起到固定位置的作用。本公开的背盖本体10还包括盖板部12,盖板部可以设置在预留孔112中以覆盖天线辐射体20。这样嵌入到背盖本体10中的天线辐射体20就能够被从两侧固定。进一步地,盖板部12的表面可以平齐于主体部11的内侧表面,从而能够在不额外增加背盖的整体厚度的情况下将天线辐射体20嵌入到背盖本体10中。根据本公开的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也可以在背盖本体10的侧面开设预留孔,从而将天线辐射体从背盖本体10的侧面嵌入到背盖本体10中。这样就无需在背盖本体10的内侧表面开设预留孔。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盖板部12设计为将玻璃液通过浇注的方式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终端的背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材料的背盖本体(10)以及嵌入到所述背盖本体(10)中的天线辐射体(20),所述背盖本体(10)的内侧表面设有开口(111),所述开口(111)与所述天线辐射体(20)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位置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的背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材料的背盖本体(10)以及嵌入到所述背盖本体(10)中的天线辐射体(20),所述背盖本体(10)的内侧表面设有开口(111),所述开口(111)与所述天线辐射体(20)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位置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背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辐射体(20)包括柔性电路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的线圈,所述背盖本体(10)包括:
主体部(11),所述主体部(11)的内侧表面设有供所述天线辐射体(20)嵌入的预留孔(112),所述预留孔(112)的面积小于所述天线辐射体(20)的面积;和
盖板部(12),设置在所述预留孔(112)中以覆盖所述天线辐射体(20),所述盖板部(12)的表面平齐于所述主体部(11)的内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的背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辐射体(20)为NFC天线。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钢霍勇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汕尾比亚迪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