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质谱垂直的进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717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质谱垂直的进样装置,包括真空腔体、进样管夹持装置、垂直进样管以及样品源,所述真空腔体内置有电离装置、离子阱分析器以及离子检测器;所述样品源、垂直进样管、离子阱分析器以及电离装置在同一轴线上依次排列,所述垂直进样管的一端伸入样品源内,另一端通过所述进样管夹持装置伸入真空腔体内并垂直对准离子阱分析器。通过进样管夹持装置使进样管能够不破坏真空环境的伸入真空腔体内部,通过垂直正对样品源以及离子阱分析器前极板小孔,使样品直接进入离子阱分析器内部,对于中性待测物可以进行离子阱分析器内部电离,提高了进样效率与样品利用率,优化了进样系统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质谱垂直的进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于分析仪器领域,具体是一种质谱垂直的进样装置。
技术介绍
质谱分析法是应用最广泛的分析技术之一。为了满足现场实时分析和在线快速检测分析的迫切需求,小型化和便携化已经成为质谱仪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进样方式对于质谱分析来说极为重要,进样系统的大小关系到质谱能否做到小型化。但是目前的进样方式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由于样品在真空腔体内的传输是自由扩散形式进入电离区(离子阱分析器内部),没有导向性,进样效率低是制约仪器灵敏度的主要因素之一;2.目前较为常见的进样方式大部分会弯曲进样管,使进样系统更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质谱垂直的进样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质谱垂直的进样装置,包括真空腔体、进样管夹持装置、垂直进样管以及样品源,所述真空腔体内置有电离装置、离子阱分析器以及离子检测器;所述样品源、垂直进样管、离子阱分析器以及电离装置在同一轴线上依次排列,所述垂直进样管的一端伸入样品源内,另一端通过所述进样管夹持装置伸入真空腔体内并垂直对准离子阱分析器。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离子阱分析器靠向垂直进样管的一端包含有前极板,该前极板的中心部开设有小孔,所述前极板的小孔与垂直进样管伸入真空腔体内的一端垂直对心。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离子阱分析器靠向电离装置的一端包含有后极板,所述后极板的中心部开设有小孔。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垂直进样管伸入真空腔体内的一端距离所述前极板的小孔3mm以内。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垂直进样管伸入真空腔体内的一端通过前极板的小孔插入离子阱分析器3mm以内。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极板和后极板的小孔直径均小于8mm。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样管夹持装置通过挤压变形的方式实现所述垂直进样管与真空腔体之间的密封。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离子阱分析器的一侧开设有狭缝,所述离子检测器正对向所述离子阱分析器的狭缝。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样品源为气态或液体样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质谱垂直进样装置适用于和小型化质谱仪联用,可以自由选择进样类型,通过进样管夹持装置使进样管能够不破坏真空环境的伸入真空腔体内部,并通过垂直正对样品源以及离子阱分析器前极板小孔,使样品不转弯的直接进入离子阱分析器内部,这样既提高了进样效率与样品利用率,又保证了真空环境,优化了进样系统的结构,提高了分析速率,同时有效减小了进样系统的体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样品源、2-垂直进样管、3-进样管夹持装置,4-离子阱分析器,5-离子检测器,6-真空腔体,7-电离装置,8-机械泵,9-分子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质谱垂直的进样装置,根据图1和图2所示,包括真空腔体6、进样管夹持装置3、垂直进样管2以及样品源1,所述真空腔体6内置有电离装置7、离子阱分析器4以及离子检测器5;所述样品源1、垂直进样管2、离子阱分析器4以及电离装置7在同一轴线上依次排列,所述垂直进样管2的一端伸入样品源1内,另一端通过所述进样管夹持装置伸入真空腔体6内并垂直对准离子阱分析器4;所述离子阱分析器4靠向垂直进样管2的一端包含有前极板,该前极板的中心部开设有小孔,该前极板的小孔与垂直进样管2伸入真空腔体6内的一端垂直对心。离子阱分析器4靠向电离装置7的一端包含有后极板,所述后极板的中心部均开设有小孔;需要说明的是,垂直进样管2伸入真空腔体6内的一端可以在离子阱之外,与前极板的小孔的距离为3mm以内;或者垂直进样管2伸入真空腔体6内的一端通过前极板的小孔插入离子阱分析器3mm以内。以上述两种的其中一种,都可对中性样品在离子阱分析器4内电离,且对离子进行分析。进样管夹持装置3通过挤压变形的方式实现所述垂直进样管2与真空腔体6之间的密封,通过将进样管夹持装置3的挤压入真空腔体6,可以保证密封且不被破坏的情况下,调节垂直进样管2的垂直位置。垂直进样管2垂直插入所述样品源1内;所述垂直进样管2通过与进样管夹持装置3伸入到真空腔体6中;垂直进样管2管口与离子阱分析器4前极板的小孔同轴;所述真空腔体6内气压范围为<10-3Pa,通过所述电离装置7直接将中性样品在离子阱分析器4内电离,通过离子阱分析器4对离子进行分析;离子阱分析器4的一侧开设有狭缝,所述离子检测器5正对向所述离子阱分析器4的狭缝,对离子阱分析器4出射的离子进行检测;真空腔体6还设置连通有分子泵9和机械泵8。样品源1为气态或液态样品,对于气体样品,所述垂直进样管2的管口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样品会被吸入真空腔体6;对于液体样品,可以将所述垂直进样管2插入到液体中来吸入。垂直进样管2(包括但不限于毛细管)垂直的和真空腔体6以及样品源1相连,进样管不会弯曲。综于上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为:质谱垂直进样装置适用于和小型化质谱仪联用,可以自由选择进样类型。通过进样管夹持装置3使垂直进样管2能够不破坏真空环境的伸入真空腔体6内部,并通过垂直正对样品源1以及离子阱分析器4前极板小孔,使样品直接进入离子阱分析器4内部,对于中性待测物可以进行离子阱分析器4内部电离,这样既提高了进样效率与样品利用率,又保证了真空环境,优化了进样系统的结构,提高了分析速率,同时有效减小了进样系统的体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质谱垂直的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腔体、进样管夹持装置、垂直进样管以及样品源,所述真空腔体内置有电离装置、离子阱分析器以及离子检测器;所述样品源、垂直进样管、离子阱分析器以及电离装置在同一轴线上依次排列,所述垂直进样管的一端伸入样品源内,另一端通过所述进样管夹持装置伸入真空腔体内并垂直对准离子阱分析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质谱垂直的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腔体、进样管夹持装置、垂直进样管以及样品源,所述真空腔体内置有电离装置、离子阱分析器以及离子检测器;所述样品源、垂直进样管、离子阱分析器以及电离装置在同一轴线上依次排列,所述垂直进样管的一端伸入样品源内,另一端通过所述进样管夹持装置伸入真空腔体内并垂直对准离子阱分析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质谱垂直的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阱分析器靠向垂直进样管的一端包含有前极板,该前极板的中心部开设有小孔,所述前极板的小孔与垂直进样管伸入真空腔体内的一端垂直对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质谱垂直的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阱分析器靠向电离装置的一端包含有后极板,所述后极板的中心部开设有小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质谱垂直的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成安陈盛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至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