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积模拟实验用水面调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到沉积模拟实验
,更加具体地是一种沉积模拟实验用水面调控装置。
技术介绍
沉积主要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连续沉降。水流中所夹带的岩石、砂砾、泥土等在河床和海湾等低洼地带沉淀、淤积;也指这样沉下来的物质形成冲积层或自然的堆积物。目前,在进行教学时,有时需要进行沉积模拟实验,实验时,每天早上放水,晚上排水,然而不一定和前一天水位相同,同时在实验过程中随着泥沙的加入和少量的渗漏,使得水面波动,影响实验效果,而且在实验时不方便移动位置,无法根据需求定量输送泥沙,并且也不方便进行读数,在使用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沉积模拟实验用水面调控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沉积模拟实验用水面调控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施的:一种沉积模拟实验用水面调控装置,它包括封盖、进料管、储沙罐、推手、驱动电机、支撑板、固定块、推杆、支撑杆、车体、滚轮、固定板、橡胶垫、连接板、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积模拟实验用水面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封盖(1)、进料管(2)、储沙罐(3)、推手(4)、驱动电机(5)、支撑板(6)、固定块(7)、推杆(8)、支撑杆(9)、车体(10)、滚轮(11)、固定板(12)、橡胶垫(13)、连接板(14)、连接管(15)、橡皮塞(16)、安装板(17)、漏斗(18)、落料管(19)、放置块(20)、螺旋输料管(21)、螺钉(22)、卡箍(23)、固定盒(24)、转动轮(25)、联轴器(26)、电机安装座(27)、第一转动杆(28)、轴套(29)、第二转动杆(30)、齿轮(31)和排水管(32);所述的车体(10)上方固定有四个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积模拟实验用水面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封盖(1)、进料管(2)、储沙罐(3)、推手(4)、驱动电机(5)、支撑板(6)、固定块(7)、推杆(8)、支撑杆(9)、车体(10)、滚轮(11)、固定板(12)、橡胶垫(13)、连接板(14)、连接管(15)、橡皮塞(16)、安装板(17)、漏斗(18)、落料管(19)、放置块(20)、螺旋输料管(21)、螺钉(22)、卡箍(23)、固定盒(24)、转动轮(25)、联轴器(26)、电机安装座(27)、第一转动杆(28)、轴套(29)、第二转动杆(30)、齿轮(31)和排水管(32);所述的车体(10)上方固定有四个所述的支撑杆(9),每个所述的支撑杆(9)顶端均通过设置固定块(7)与上方设置的支撑板(6)连接;所述支撑板(6)的上方设置有螺旋输料管(21),所述的螺旋输料管(21)前端和后端固定有两个卡箍(23),每个卡箍(23)下方均安装在两个安装板(17)上,每个所述的安装板(17)均固定在一个所述的放置块(20)上,螺钉(22)依次贯穿所述的安装板(17)和放置块(20)并与下方设置的所述支撑板(6)固定;所述的螺旋输料管(21)一端套接有落料管(19),另一端与前方设置的所述的固定盒(24)固定,所述的固定盒(24)通过前端设置的联轴器(26)与驱动电机(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积模拟实验用水面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盒(24)上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28),下部设置有第二转动杆(30),所述的第一转动杆(28)一端贯穿所述的固定盒(24),并在顶端设置有转动轮(25),所述的第一转动杆(28)上套接有轴套(29);所述的第二转动杆(30)一端贯穿所述的固定盒(24)与前端设置的联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玺童,刘忠保,魏思源,陈卫漕,王国超,易晨,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