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7003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彩膜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及设置于阵列基板与彩膜基板间的液晶分子,阵列基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第一公共电极和第一像素电极,彩膜基板包括第二基板,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二公共电极和隔垫物,隔垫物背离第二基板的一端包覆有第二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极还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接触,第一公共电极、第二公共电极和第二像素电极在通电时用于产生电场以使所述液晶分子转动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电场开启时,液晶分子围绕着第二像素电极偏转,并且显示面板内分成第一电场和第二电场,第一电场和第二电场的液晶分子偏转方向相互补偿,这样极大提升了显示面板的可视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主要是由对立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组成,阵列基板经过阵列工艺在基板上形成电路矩阵(扫描线、数据线等)等,彩膜基板经过彩色滤光片工艺在基板上形成黑色矩阵及红绿蓝相间的彩膜,然后通过对组工艺将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对组贴合,并在两片基板间滴上液晶,涂上封框胶然后对盒,再经过后续模组工序就形成了成品(例如,电视、显示器等)。由于液晶分子的固有缺陷(出光相位随着视角变化),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视角狭窄。目前为了改善可视角差的问题,一般采用垂直配向技术,平面场切换技术等等。其中垂直配向技术中液晶分子垂直站立,这种技术为了提升视角显示效果将单畴划分为多畴,但是显示器的可视角提升有限,可视角还是比较窄。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显示面板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显示装置的可视角窄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彩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二基板及多个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隔垫物,所述隔垫物背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端包覆有第二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基板上还设置有第二公共电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二基板及多个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隔垫物,所述隔垫物背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端包覆有第二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基板上还设置有第二公共电极。


2.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及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分子;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第一公共电极和第一像素电极;
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二公共电极和隔垫物,所述隔垫物背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端包覆有第二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还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接触,
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在通电时用于产生电场以使所述液晶分子转动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垫物包括与所述第二基板连接的底面、与所述底面相对设置的顶面、以及连接所述底面和所述顶面的侧面,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包括顶部和侧围部,所述顶部夹持在所述第一像素电极与所述顶面之间,所述侧围部贴合于所述侧面,所述侧围部中远离所述阵列基板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历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视维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