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臂式变向拉拔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909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测试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悬臂式变向拉拔仪,其液压缸连接块通过电机带动旋转,可以随意更换方向,操作方便效率高,通过泵给液压缸增压不需要手工操作省时省力;包括液压缸、快锁锚具、两组快速接头、软管、压力表、泵和泄压阀,液压缸和快锁锚具下端连接安装,两组快速接头安装在软管上,软管不和泵直接连接,压力表和泵连通、压力表固定在另外零件上,泄压阀安装固定在泵上,泵单独固定;还包括支撑底座、两组轴承、电机、轴、四氟垫、液压缸连接块、连接块、管路组件、油箱和注油阀,两组轴承镶嵌在支撑底座两端内孔内,电机固定在支撑底座上,轴通过轴承内孔连接电机和液压缸连接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臂式变向拉拔仪
本技术涉及测试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悬臂式变向拉拔仪。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悬臂式变向拉拔仪是一种用于钢筋和锚件拉力值的测量辅助装置,其在测试设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悬臂式变向拉拔仪包括液压缸、快锁锚具、快速接头、软管、压力表、泵和泄压阀,液压缸和快锁锚具单独放置,快速接头安装在软管上,软管连接在泵上,压力表和泵连通、压力表、泵和泄压阀固定在同一个支架上;现有的悬臂式变向拉拔仪使用时,首先把液压缸套在要测量钢筋上放置在与钢筋成直角平面上,快锁锚具贴于液压缸上表面夹紧钢筋,将软管连接在液压缸接头上,给泵泄压压力表清零,手动操作泵给液压缸输油使液压缸腔内压力增大,压力表增大到规定值停止,泄压阀泄压,拆除快锁锚具和液压缸查看结果即可;现有的悬臂式变向拉拔仪使用中发现,泵需要手动操作增压,导致费时费力,操作不便效率低,更换方向需要拆卸液压缸和快锁锚具然后再安装,导致操作不方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缸连接块通过电机带动旋转,可以随意更换方向,操作方便效率高,通过泵给液压缸增压不需要手工操作省时省力的一种悬臂式变向拉拔仪。本技术的一种悬臂式变向拉拔仪,包括液压缸、快锁锚具、两组快速接头、软管、压力表、泵和泄压阀,液压缸和快锁锚具下端连接安装,两组快速接头安装在软管上,软管不和泵直接连接,压力表和泵连通、压力表固定在另外零件上,泄压阀安装固定在泵上,泵单独固定;还包括支撑底座、两组轴承、电机、轴、四氟垫、液压缸连接块、连接块、管路组件、油箱和注油阀,两组轴承镶嵌在支撑底座两端内孔内,电机固定在支撑底座上,轴通过轴承内孔连接电机和液压缸连接块,四氟垫和液压缸连接块左端部安装随着液压缸连接块可以转动,油箱固定在支撑底座下端面,注油阀固定在油箱上端面上,泵进口与油箱出口连接,管路组件和泵连接安装,连接块连通管路组件和软管并固定在支撑底座上,快速接头连接在软管的两端。本技术的一种悬臂式变向拉拔仪,还包括工作平台,工作平台和支撑底座上端面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悬臂式变向拉拔仪,还包括底脚,底脚均布在支撑底座底端四角位置。本技术的一种悬臂式变向拉拔仪,快速接头与软管两端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悬臂式变向拉拔仪,软管通过快速接头和连接块、液压缸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悬臂式变向拉拔仪,四氟垫和液压缸连接块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悬臂式变向拉拔仪,快锁锚具与液压缸下端面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悬臂式变向拉拔仪,泄压阀安装在泵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液压缸连接块通过电机带动旋转,可以随意更换方向,操作方便效率高,通过泵给液压缸增压不需要手工操作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轴测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支撑底座;2、轴承;3、电机;4、轴;5、四氟垫;6、液压缸连接块;7、液压缸;8、快锁锚具;9、快速接头;10、软管;11、连接块;12、管路组件;13、压力表;14、泵;15、泄压阀;16、油箱;17、注油阀;18、工作平台;19、底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悬臂式变向拉拔仪,包括液压缸7、快锁锚具8、两组快速接头9、软管10、压力表13、泵14和泄压阀15,液压缸7和快锁锚具8下端连接安装,两组快速接头9安装在软管10上,软管10不和泵14直接连接,压力表13和泵14连通、压力表13固定在另外零件上,泄压阀15安装固定在泵14上,泵14单独固定;还包括支撑底座1、两组轴承2、电机3、轴4、四氟垫5、液压缸连接块6、连接块11、管路组件12、油箱16和注油阀17,两组轴承2镶嵌在支撑底座1两端内孔内,电机3固定在支撑底座1上,轴4通过轴承2内孔连接电机3和液压缸连接块6,四氟垫5和液压缸连接块6左端部安装随着液压缸连接块6可以转动,油箱16固定在支撑底座1下端面,注油阀17固定在油箱16上端面上,泵14进口与油箱16出口连接,管路组件12和泵14连接安装,连接块11连通管路组件12和软管10并固定在支撑底座1上,快速接头9连接在软管10的两端;液压缸连接块6通过电机3带动旋转,可以随意更换方向,操作方便效率高,通过泵14给液压缸7增压不需要手工操作省时省力。本技术的一种悬臂式变向拉拔仪,还包括工作平台18,工作平台18和支撑底座1上端面连接;通过工作平台18可以方便安装夹具用于独立测试,适用性强。本技术的一种悬臂式变向拉拔仪,还包括底脚19,底脚19均布在支撑底座1底端四角位置;通过底脚19可以方便移动及固定拉拔仪,使操作方便省力。本技术的一种悬臂式变向拉拔仪,快速接头9与软管10两端连接;通过快速接头9可以快速安装拆卸,方便操作。本技术的一种悬臂式变向拉拔仪,软管10通过快速接头9和连接块11、液压缸7连接;软管10为塑料材质可以弯曲,在转变方向时可以直接转换不需要拆卸操作方便节省时间。本技术的一种悬臂式变向拉拔仪,四氟垫5和液压缸连接块6连接;四氟垫5为软性耐磨材质,液压缸连接块6旋转时可以起到减磨的作用,增加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一种悬臂式变向拉拔仪,快锁锚具8与液压缸7下端面连接;快锁锚具8可以迅速锁紧和释放要测零件,使效率提高。本技术的一种悬臂式变向拉拔仪,泄压阀15安装在泵14上;通过泄压阀15可以快速给油路泄压,快速进行下一个测试提高效率。本技术的一种悬臂式变向拉拔仪,其在工作时,首先通过电机3带动轴4和液压缸连接块6转动到想要的方向,把要测零件穿过快锁锚具8和液压缸7,之后快锁锚具8夹紧钢筋,从注油阀17将油注入油箱16内,通过泵14将油通过管路组件12、连接块11和软管10注入液压缸7内腔,观察压力表13到达指定压力,泄压阀15停止工作,然后通过泄压阀15泄压,泄压完成将零件拆除查看即可。本技术的一种悬臂式变向拉拔仪,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臂式变向拉拔仪,包括液压缸(7)、快锁锚具(8)、两组快速接头(9)、软管(10)、压力表(13)、泵(14)和泄压阀(15),液压缸(7)和快锁锚具(8)下端连接安装,两组快速接头(9)安装在软管(10)上,软管(10)不和泵(14)直接连接,压力表(13)和泵(14)连通、压力表(13)固定在另外零件上,泄压阀(15)安装固定在泵(14)上,泵(14)单独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底座(1)、两组轴承(2)、电机(3)、轴(4)、四氟垫(5)、液压缸连接块(6)、连接块(11)、管路组件(12)、油箱(16)和注油阀(17),两组轴承(2)镶嵌在支撑底座(1)两端内孔内,电机(3)固定在支撑底座(1)上,轴(4)通过轴承(2)内孔连接电机(3)和液压缸连接块(6),四氟垫(5)和液压缸连接块(6)左端部安装随着液压缸连接块(6)可以转动,油箱(16)固定在支撑底座(1)下端面,注油阀(17)固定在油箱(16)上端面上,泵(14)进口与油箱(16)出口连接,管路组件(12)和泵(14)连接安装,连接块(11)连通管路组件(12)和软管(10)并固定在支撑底座(1)上,快速接头(9)连接在软管(10)的两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臂式变向拉拔仪,包括液压缸(7)、快锁锚具(8)、两组快速接头(9)、软管(10)、压力表(13)、泵(14)和泄压阀(15),液压缸(7)和快锁锚具(8)下端连接安装,两组快速接头(9)安装在软管(10)上,软管(10)不和泵(14)直接连接,压力表(13)和泵(14)连通、压力表(13)固定在另外零件上,泄压阀(15)安装固定在泵(14)上,泵(14)单独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底座(1)、两组轴承(2)、电机(3)、轴(4)、四氟垫(5)、液压缸连接块(6)、连接块(11)、管路组件(12)、油箱(16)和注油阀(17),两组轴承(2)镶嵌在支撑底座(1)两端内孔内,电机(3)固定在支撑底座(1)上,轴(4)通过轴承(2)内孔连接电机(3)和液压缸连接块(6),四氟垫(5)和液压缸连接块(6)左端部安装随着液压缸连接块(6)可以转动,油箱(16)固定在支撑底座(1)下端面,注油阀(17)固定在油箱(16)上端面上,泵(14)进口与油箱(16)出口连接,管路组件(12)和泵(14)连接安装,连接块(11)连通管路组件(12)和软管(10)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忠波王亚楠王少锋刘伟高志刚牛延庚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检测科技发展河北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