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国华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墙体厚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813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墙体厚度检测装置,涉及建筑墙体技术领域,包括尺壳,所述尺壳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标杆,所述尺壳的内部放置有移动标杆,所述尺壳的内部放置有定位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通过墙体夹在移动标杆和定位标杆之间,再拧动螺钉在螺纹管内部移动,带动弹簧对移动标杆进行挤压,保证移动标杆紧贴墙面,观察刻度游标在刻度槽上位置计数,最后缓慢拉动尺壳下降,根据墙体宽度不同观察刻度游标在通槽内的运动量进行计数,在弹簧的作用下使移动标杆始终紧贴墙面,保证了检测精度,避免传统需要工作人员拿住卡尺类物品多次比对耗费大量的时间,因多次测量造成测误差的问题,提高了测试速度,使其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墙体厚度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墙体
,具体是一种建筑墙体厚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墙体主要包括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主要起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墙承重结构建筑的墙体,承重与围护合一,骨架结构体系建筑墙体的作用是围护与分隔空间,墙体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火和防水的能力,建筑墙体的种类较多,有单一材料的墙体,有复合材料的墙体,综合考虑围护、承重、节能和美观等因素。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需要对墙体进行厚度检测,传统墙体厚度检测一般都是手持卡尺类的物品进行测量,费时费力,尤其当单个墙体从上至下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时,需要工作人员拿住卡尺类物品多次比对耗费大量的时间,也易造成较大的检测误差,有的仪器较为精良,但是成本太高。为此,我们提供了建筑墙体厚度检测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建筑墙体厚度检测装置。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墙体厚度检测装置,包括尺壳,所述尺壳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标杆,所述尺壳的内部放置有移动标杆,所述尺壳的内部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远离移动标杆的一端与定位标杆靠近移动标杆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标杆的外表面固定镶嵌有定位环,且定位杆卡接在定位环的内部,所述尺壳的上表面和底面均开设有通槽,所述尺壳的上表面和底面均开设有刻度槽,且刻度槽位于通槽的一侧,每个所述通槽的内部均放置有刻度游标,且两个刻度游标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移动标杆的上表面和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远离定位标杆的一端固定镶嵌有螺纹管,所述尺壳的左端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且定位杆套接在弹簧的内部,所述述螺钉的螺纹端与螺纹管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标杆远离定位杆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吊鼻。进一步的,所述尺壳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且手柄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进一步的,所述尺壳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标杆靠近尺壳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且滑块卡接在滑槽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标杆与定位标杆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万向槽,每个所述万向槽的内部均套接有与万向槽相适配的滚珠。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标杆与定位标杆呈平行状。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建筑墙体厚度检测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一、本技术通过墙体夹在移动标杆和定位标杆之间,再拧动螺钉在螺纹管内部移动,带动弹簧对移动标杆进行挤压,保证移动标杆紧贴墙面,观察刻度游标在刻度槽上位置计数,最后缓慢拉动尺壳下降,根据墙体宽度不同观察刻度游标在通槽内的运动量进行计数,在弹簧的作用下使移动标杆始终紧贴墙面,保证了检测精度,避免传统需要工作人员拿住卡尺类物品多次比对耗费大量的时间,因多次测量造成测误差的问题,提高了测试速度,使其方便使用。二、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吊鼻,便于将该装置悬挂放置,避免乱放下次使用需要浪费时间寻找,通过设置有手柄,使工作人员拉动该装置进行测量更加方便,避免该装置在拉动时出现手滑掉落的问题,通过设置有滚珠和万向槽,使该装置推拉更加方便,避免该装置在拉动时出现卡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定位标杆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移动标杆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尺壳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定位杆主视图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定位标杆俯视图的剖面图。图中:1、手柄;2、通槽;3、螺钉;4、弹簧;5、尺壳;6、刻度槽;7、刻度游标;8、移动标杆;9、滚珠;10、定位标杆;11、吊鼻;12、滑块;13、定位环;14、万向槽;15、滑槽;16、定位杆;17、螺纹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墙体厚度检测装置,包括尺壳5,尺壳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标杆10,尺壳5的内部放置有移动标杆8,尺壳5的内部放置有定位杆16,定位杆16的远离移动标杆8的一端与定位标杆10靠近移动标杆8的一侧面固定连接,移动标杆8的外表面固定镶嵌有定位环13,且定位杆16卡接在定位环13的内部,尺壳5的上表面和底面均开设有通槽2,尺壳5的上表面和底面均开设有刻度槽6,且刻度槽6位于通槽2的一侧,每个通槽2的内部均放置有刻度游标7,且两个刻度游标7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移动标杆8的上表面和底面固定连接,定位杆16远离定位标杆10的一端固定镶嵌有螺纹管17,尺壳5的左端放置有螺钉3,螺钉3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4,且定位杆16套接在弹簧4的内部,述螺钉3的螺纹端与螺纹管17螺纹连接。进一步的,定位标杆10远离定位杆16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吊鼻11。便于将该装置悬挂放置,避免乱放下次使用需要浪费时间寻找。进一步的,尺壳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柄1,且手柄1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使工作人员拉动该装置进行测量更加方便,避免该装置在拉动时出现手滑掉落的问题。进一步的,尺壳5的内壁开设有滑槽15,移动标杆8靠近尺壳5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与滑槽15相适配的滑块12,且滑块12卡接在滑槽15的内部。使移动标杆8滑动更加方便,避免移动标杆8在滑动时出现卡顿。进一步的,移动标杆8与定位标杆10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万向槽14,每个万向槽14的内部均套接有与万向槽14相适配的滚珠9。使该装置推拉更加方便,避免该装置在拉动时出现卡顿。进一步的,移动标杆8与定位标杆10呈平行状。保证水平度和测量精确值。工作原理:在进行墙体厚度测量时,首先由使用人员拿住定位标杆10拉动移动标杆8移动,将墙体夹在移动标杆8和定位标杆10之间,再拧动螺钉3在螺纹管17内部移动,带动弹簧4对移动标杆8进行挤压,保证移动标杆8紧贴墙面,观察刻度游标7在刻度槽6上位置计数,最后缓慢拉动尺壳5下降,根据墙体宽度不同观察刻度游标7在通槽2内的运动量进行计数,在弹簧4的作用下使移动标杆8始终紧贴墙面,保证了检测精度,避免传统需要工作人员拿住卡尺类物品多次比对耗费大量的时间,因多次测量造成测误差的问题,提高了测试速度,使其方便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墙体厚度检测装置,包括尺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尺壳(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标杆(10),所述尺壳(5)的内部放置有移动标杆(8),所述尺壳(5)的内部放置有定位杆(16),所述定位杆(16)的远离移动标杆(8)的一端与定位标杆(10)靠近移动标杆(8)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标杆(8)的外表面固定镶嵌有定位环(13),且定位杆(16)卡接在定位环(13)的内部,所述尺壳(5)的上表面和底面均开设有通槽(2),所述尺壳(5)的上表面和底面均开设有刻度槽(6),且刻度槽(6)位于通槽(2)的一侧,每个所述通槽(2)的内部均放置有刻度游标(7),且两个刻度游标(7)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移动标杆(8)的上表面和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16)远离定位标杆(10)的一端固定镶嵌有螺纹管(17),所述尺壳(5)的左端放置有螺钉(3),所述螺钉(3)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4),且定位杆(16)套接在弹簧(4)的内部,所述述螺钉(3)的螺纹端与螺纹管(17)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墙体厚度检测装置,包括尺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尺壳(5)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标杆(10),所述尺壳(5)的内部放置有移动标杆(8),所述尺壳(5)的内部放置有定位杆(16),所述定位杆(16)的远离移动标杆(8)的一端与定位标杆(10)靠近移动标杆(8)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标杆(8)的外表面固定镶嵌有定位环(13),且定位杆(16)卡接在定位环(13)的内部,所述尺壳(5)的上表面和底面均开设有通槽(2),所述尺壳(5)的上表面和底面均开设有刻度槽(6),且刻度槽(6)位于通槽(2)的一侧,每个所述通槽(2)的内部均放置有刻度游标(7),且两个刻度游标(7)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移动标杆(8)的上表面和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16)远离定位标杆(10)的一端固定镶嵌有螺纹管(17),所述尺壳(5)的左端放置有螺钉(3),所述螺钉(3)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4),且定位杆(16)套接在弹簧(4)的内部,所述述螺钉(3)的螺纹端与螺纹管(17)螺纹连接。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何国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