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雷管起爆器的脚线接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807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雷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子雷管起爆器的脚线接口结构,包括:壳体、按钮柱、弹簧以及金属柱;壳体上开设有与起爆器内部相通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壁上还开设有与壳体外部相通的第二通孔;金属柱嵌入并固定在第一通孔内,金属柱的底部与起爆器内部的PCB板电性连接,弹簧套设在金属柱的外周,金属柱的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第二通孔正对布置;按钮柱底面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开口槽,按钮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开口槽相通的第四通孔。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雷管起爆器的脚线接口结构,采用上述脚线接口结构能够使得接线装配工艺更加简便,提高了接线效率,同时,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雷管起爆器的脚线接口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子雷管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雷管起爆器的脚线接口结构。
技术介绍
电子雷管起爆器一般通过两根脚线与电子雷管电连接,以实现传输信号的功能,脚线的一端与起爆器中的PCB板电连接,脚线的另一端固定在电子雷管上。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锡焊的方式将脚线固定在起爆器中的PCB板上,这种接线方式装配工艺操作复杂,在使用过程中,当PCB板上的脚线发生脱落时,难以快速恢复连接,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雷管起爆器的脚线接口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雷管起爆器的接线装配工艺操作复杂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子雷管起爆器的脚线接口结构,包括:壳体、按钮柱、弹簧以及金属柱;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起爆器内部相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壳体外部相通的第二通孔;所述金属柱嵌入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金属柱的底部与所述起爆器内部的PCB板电性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金属柱的外周,所述金属柱的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雷管起爆器的脚线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按钮柱、弹簧以及金属柱;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起爆器内部相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壳体外部相通的第二通孔;所述金属柱嵌入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金属柱的底部与所述起爆器内部的PCB板电性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金属柱的外周,所述金属柱的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正对布置;所述按钮柱底面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开口槽,所述按钮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开口槽相通的第四通孔,所述按钮柱下部嵌入进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金属柱的中上部嵌入所述开口槽内,所述按钮柱的底面与所述弹簧的上端面抵接;当所述弹簧处于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雷管起爆器的脚线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按钮柱、弹簧以及金属柱;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起爆器内部相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壳体外部相通的第二通孔;所述金属柱嵌入并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金属柱的底部与所述起爆器内部的PCB板电性连接,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金属柱的外周,所述金属柱的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正对布置;所述按钮柱底面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开口槽,所述按钮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开口槽相通的第四通孔,所述按钮柱下部嵌入进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金属柱的中上部嵌入所述开口槽内,所述按钮柱的底面与所述弹簧的上端面抵接;当所述弹簧处于松弛状态时,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被所述按钮柱的侧壁隔挡,不能相通;当使用外力按压所述按钮柱时,所述按钮柱向下运动且所述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并使得所述第四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之间,且所述第四通孔分别与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相通,将脚线依次插入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以及所述第三通孔,再撤掉外力,所述弹簧恢复至松弛状态,所述弹簧带动所述按钮柱向上运动,使得所述脚线被所述按钮柱的侧壁卡在所述金属柱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雷管起爆器的脚线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柱的侧壁上朝外凸设有限位块,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块上下运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婷吁强骏曾齐平马中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