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智慧工地人员精准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620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智慧工地人员精准定位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杆体以及第二杆体,第二杆体内部设置有内腔,第一杆体设置在第二杆体内部且与第二杆体滑动连接,第二杆体两侧设置有贯穿的螺纹杆,螺纹杆外侧设置有防护罩,第一杆体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螺纹杆与第二凹槽螺纹连接;底座两侧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一侧固定连接有截面为“L”形的安装板,安装板上设置有依次贯穿安装板、滑动块的螺纹杆,滑槽一侧上下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螺纹槽,螺纹杆与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置合理,能够提高工地用电的安全性,且便于移动以及后期对装置进行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智慧工地人员精准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定位装置,具体是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智慧工地人员精准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每年都有大量工地项目进行开发施工,其中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在工地的现场施工作业中,存在着人员流动性大、现场状况杂乱、安全隐患难以察觉等问题,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疏漏。随着人员实时定位技术的成熟和功能的完善,施工中开始利用定位技术来提升对于作业人员的管理效率,同时保障人员安全。现有的工地人员定位装置通常为电路进行供电,需要进行电线的拖拉进行供电,电线的拖拉会造成安全隐患,且现有的工地人员定位装置无法进行升降,一旦定位装置出现故障检修起来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智慧工地人员精准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智慧工地人员精准定位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杆体以及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第一杆体设置在第二杆体内部且与第二杆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杆体两侧设置有贯穿的螺纹杆,螺纹杆外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第一杆体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螺纹杆与第二凹槽螺纹连接;所述底座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一侧固定连接有截面为“L”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依次贯穿安装板、滑动块的螺纹杆,所述滑槽一侧上下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螺纹杆与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杆体一侧固定安装有信息采集器,所述信息采集器上端固定安装有定位基站,所述定位基站两侧固定安装有摄像头。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杆体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杆体,所述第三杆体顶端固定安装有光伏板,所述光伏板下端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与安装框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杆体的内腔长度与第一杆体的长度相同。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杆体两侧固定安装有LED灯,且所述LED灯位于安装框下端。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基站一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下侧设置有播报器。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杆体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第一杆体设置在第二杆体内部且为滑动连接,并通过在第一杆体上设置第二凹槽与第二杆体上的螺纹杆螺纹连接,在后期需要进行检修时只需通过旋转螺纹杆,将第一杆体收至第二杆体内部,即可方便地对第二杆体上端的部件进行检修,使用方便,相比于现有的定位装置来说极大方便了后期的维修,通过在底座设置安装板能够便于对装置进行固定,通过万向轮的设置便于装置的移动,适应工地施工的周期性。2、本技术通过设置光伏板以及蓄电池,通过光伏板光能转换成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部,通过蓄电池为装置进行供电,避免了工地上拉线进行供电存在的用电隐患,节能环保,大大提升了工地的用电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智慧工地人员精准定位装置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智慧工地人员精准定位装置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智慧工地人员精准定位装置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杆体;2、第二杆体;3、第三杆体;4、底座;5、万向轮;6、信息采集器;7、定位基站;8、显示屏;9、播报器;10、摄像头;11、LED灯;12、安装框;13、蓄电池;14、光伏板;15、安装板;16、螺纹杆;17、第一螺纹槽;18、滑槽;19、滑动块;20、防护罩;21、第二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智慧工地人员精准定位装置,包括底座4、第一杆体1以及第二杆体2,第二杆体2内部设置有内腔,第一杆体1设置在第二杆体2内部且与第二杆体2滑动连接,第二杆体2两侧设置有贯穿的螺纹杆16,螺纹杆16外侧设置有防护罩20,第一杆体1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21,螺纹杆16与第二凹槽21螺纹连接;底座4两侧开设有滑槽18,滑槽18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9,滑动块19一侧固定连接有截面为“L”形的安装板15,安装板15上设置有依次贯穿安装板15、滑动块19的螺纹杆16,滑槽18一侧上下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螺纹槽17,螺纹杆16与第一螺纹槽17螺纹连接。第二杆体2一侧固定安装有信息采集器6,信息采集器6上端固定安装有定位基站7,定位基站7两侧固定安装有摄像头10,第二杆体2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杆体3,第三杆体3顶端固定安装有光伏板14,光伏板14下端设置有安装框12,安装框12与安装框12固定连接,安装框12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3,第二杆体2的内腔长度与第一杆体1的长度相同,第三杆体3两侧固定安装有LED灯11,且LED灯11位于安装框12下端,定位基站7一侧设置有显示屏8,显示屏8下侧设置有播报器9,第一杆体1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通过底座4底部的万向轮5进行装置的移动,使其移动到安装的位置,通过底座4两侧滑动连接的安装板15进行安装固定,旋转螺纹杆16使其与第一螺纹槽17分离,此时滑动安装板15使其与地面接触进行固定,进而对整个装置进行固定,安装好之后,将第二杆体2向上移动,第二杆体2与第一杆体1进行滑动,随后通过旋转螺纹杆16,使得螺纹杆16与第一杆体1上的第二凹槽21螺纹连接,对第二杆体2与第一杆体1的位置进行相对固定,此时装置整体安装完成,通过第三杆体3上端的光伏板14进行光能的转化成电能储存在蓄电池13内部,通过蓄电池13向下端的定位基站7、摄像头10、LED灯11、信息采集器6进行供电,信息采集器6、定位基站7、摄像头10、LED灯11与蓄电池13之间均通过导线进行电性连接,通过信息采集器6对工人进行指纹的采集,通过摄像头10能够对工地内部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定位基站7能够对工地内部的工人进行定位,工人身上佩戴配套的电子标签,LED灯11的设置能够为工地夜间进行照明,省去了额外安装照明装置的工作,定位基站7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8以及播报器9能够对工人的定位进行显示,播报器9能够对工人进入危险区进行警报提醒,定位基站7的上端设置有防雨棚,避免大雨导致定位基站7内部进水,由于工地施工具有周期性,因此一段时间施工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搬移拆卸,本实用新能能够便于进行杆体的收纳以及移动,使用方便。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智慧工地人员精准定位装置,包括底座(4)、第一杆体(1)以及第二杆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体(2)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第一杆体(1)设置在第二杆体(2)内部且与第二杆体(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杆体(2)两侧设置有贯穿的螺纹杆(16),螺纹杆(16)外侧设置有防护罩(20),所述第一杆体(1)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21),所述螺纹杆(16)与第二凹槽(21)螺纹连接;/n所述底座(4)两侧开设有滑槽(18),所述滑槽(18)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9),所述滑动块(19)一侧固定连接有截面为“L”形的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上设置有依次贯穿安装板(15)、滑动块(19)的螺纹杆(16),所述滑槽(18)一侧上下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螺纹槽(17),所述螺纹杆(16)与第一螺纹槽(17)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智慧工地人员精准定位装置,包括底座(4)、第一杆体(1)以及第二杆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体(2)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第一杆体(1)设置在第二杆体(2)内部且与第二杆体(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杆体(2)两侧设置有贯穿的螺纹杆(16),螺纹杆(16)外侧设置有防护罩(20),所述第一杆体(1)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21),所述螺纹杆(16)与第二凹槽(21)螺纹连接;
所述底座(4)两侧开设有滑槽(18),所述滑槽(18)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9),所述滑动块(19)一侧固定连接有截面为“L”形的安装板(15),所述安装板(15)上设置有依次贯穿安装板(15)、滑动块(19)的螺纹杆(16),所述滑槽(18)一侧上下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螺纹槽(17),所述螺纹杆(16)与第一螺纹槽(17)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智慧工地人员精准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体(2)一侧固定安装有信息采集器(6),所述信息采集器(6)上端固定安装有定位基站(7),所述定位基站(7)两侧固定安装有摄像头(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关华王挺李慧渊薛紫焓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翰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