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537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压阀,属于阀门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减压阀稳压调节灵敏度不足等问题。本减压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阀体与阀芯之间设置有稳压弹簧,阀体内设置有阀腔,阀腔内固定有阀座,阀座上设置有控流口,阀芯包括阀杆,阀杆上固定有与控流口对应设置的调压件,阀杆与阀体之间固定有小皮膜,阀腔中在阀座与小皮膜之间形成低压腔,阀腔中在阀座的另一侧形成高压腔,阀体上设置有与高压腔连通的进气口以及与低压腔连通的出气口,阀杆与阀体之间还固定有大皮膜,小皮膜位于大皮膜和调压件之间,阀腔中位于小皮膜与大皮膜之间形成调压腔,阀杆上设置有连通高压腔与调压腔的通气通道。本减压阀具有稳压调节时灵敏度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压阀
本技术属于阀门
,涉及一种减压阀。
技术介绍
阀门是用来控制管道内介质的,具有可动机构的机械产品的总体。阀门按结构可以分为闸阀、截止阀、节流阀、球阀、蝶阀、旋塞阀、止回阀、安全阀和减压阀等,减压阀是通过启闭件(阀瓣)的节流,将介质压力降低,并借助阀门压差的直接作用,使阀后压力自动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阀门。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提出了一种减压阀,[申请号:CN00219260.8;公告号:CN2416309Y],由底座、上盖、压力调整机构组成,底座一端设有进气口,另一端设有出气口,底座中部设有隔断壁,它将进气口、出气口阻断并将底座内腔分隔成高压腔和低压腔,在隔断壁上设有调节孔,该调节孔处设有由调压栓、密封圈、夹片、皮膜、弹簧限位片、弹簧、调压螺栓构成的压力调整机构,该机构位于底座的隔断壁和连接在底座上口的上盖之间,上盖上设有阻尼孔及其防尘帽。当进气压力值发生变化即高压腔的压力值变化时,低压腔的压力值随之发生改变,位于低压腔处的皮膜能感受到此变化而产生上凸或下凹变形,从而带动夹片和调压栓的位置上升或下降,最终使得调压栓和密封圈间的通流间隙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得流过此间隙流体的节流效应即流体压力损失的大小发生改变,使得低压腔的压力值即出气口的压力值保持在某个数值范围内,由此使得减压阀达到了稳压的作用。但是皮膜直接感受到的气压是低压腔中的气压,而不能直接感受到高压腔中的气压,对高压腔中气压值的变化响应慢,从而导致现有减压阀稳压调节的灵敏度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减压阀,解决了现有的减压阀稳压调节灵敏度不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减压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与阀芯之间设置有稳压弹簧,所述阀体内设置有阀腔,所述阀腔内固定有阀座,所述阀座上设置有控流口,所述阀芯包括阀杆,所述阀杆上固定有与控流口对应设置的调压件,所述阀杆与阀体之间固定有小皮膜,所述阀腔中在阀座与小皮膜之间形成低压腔,所述阀腔中在阀座的另一侧形成高压腔,所述阀体上设置有与高压腔连通的进气口以及与低压腔连通的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与阀体之间还固定有大皮膜,所述小皮膜位于大皮膜和调压件之间,所述阀腔中位于小皮膜与大皮膜之间形成调压腔,所述阀杆上设置有连通高压腔与调压腔的通气通道。安装减压阀时,阀杆处于竖直状态,大皮膜位于阀杆的上端。使用时,燃气从进气口进入到高压腔中,然后通过阀座的控流口后进入到低压腔中,再从出气口流出。而高压腔与调压腔通过阀杆上的通气通道连通,高压腔中的气压与调压腔的气压相同。减压阀通气后,阀芯处受到调压腔的气压对大皮膜的作用力,低压腔的气压对小皮膜的作用力,以及弹簧对阀芯的作用力,这些作用力共同作用在阀芯上使阀芯受力平衡,从而使阀芯保持稳定。当高压腔的气压升高或者降低时,调压腔的气压同步升高或者降低,使得大皮膜带动阀杆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同时低压腔的气压也升高或者降低,使得小皮膜也带动阀杆向上移动或者向下移动,在大皮膜和小皮膜的共同作用下,能够立即使调压件与控流口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即调压件与阀座之间的减压间隙发生变化,从而立即降低或者升高低压腔的气压,使出气口的气压保持在一定的气压范围内,达到稳压的作用。本减压阀的结构使小皮膜能够通过低压腔气压变化感受到高压腔气压变化的同时,大皮膜还能够直接感受到高压腔气压的变化,在大皮膜和小皮膜的共同作用下,能够使阀杆在高压腔的气压发生变化时响应更快,从而提高了减压阀稳压调节时的灵敏度。在上述的减压阀中,所述阀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上套装并固定有套筒一、套筒二和压板,所述小皮膜套装在杆体上且小皮膜的内沿固定在套筒一与套筒二之间,所述大皮膜套装在杆体上且大皮膜的内沿固定在套筒二与压板之间。大皮膜与小皮膜通过套筒一、套筒二和压板固定在阀杆上,固定稳定,同时大皮膜与小皮膜之间通过套筒二隔开,避免大皮膜与小皮膜之间发生接触或者碰撞,使大皮膜与小皮膜使用稳定,有利于提高减压阀稳压调节时的灵敏度。在上述的减压阀中,所述通气通道包括设置在杆体上的通道一,所述套筒一的内侧面与杆体的外侧面之间具有环隙一,所述通道一连通高压腔与环隙一,所述小皮膜内沿的内侧面与杆体的外侧面之间具有环隙二,所述套筒二的内侧面与杆体的外侧面之间具有环隙三,所述环隙一、环隙二和环隙三依次连通,所述套筒二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调压腔与环隙三的通道二。通过设置通道一、环隙一、环隙二、环隙三和通道二,使高压腔与调压腔连通,使大皮膜对高压腔气压的变化能够进行快速响应,有利于提高减压阀稳压调节时的灵敏度。在上述的减压阀中,所述套筒一下端的内侧面与杆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套筒一的上端面具有呈环形的凸环,所述小皮膜的内沿套装在凸环外。一方面密封圈起到密封作用,避免低压腔与环隙一连通导致减压阀失效,另一方面密封圈还具有限位作用,保证环隙一的存在,有利于保证高压腔与调压腔的连通,从而使大皮膜对高压腔气压的变化进行响应,有利于提高减压阀稳压调节时的灵敏度。凸环具有限位作用,保证环隙三的存在,有利于保证高压腔与调压腔的连通,也有利于提高减压阀稳压调节时的灵敏度。在上述的减压阀中,所述调压腔中设置有由塑料制成的呈环形的定位板,所述阀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定位板相对应的定位座,所述小皮膜的外沿固定在定位板与定位座之间,所述定位板的上端面上位于内沿处具有向上凸出的呈环形的内凸起,所述压板沿着杆体轴向的投影与内凸起沿着杆体轴向的投影具有重叠的部分。通过定位板与定位座将小皮膜固定在阀体上。内凸起一方面具有增加定位板结构强度的作用,保证定位板对小皮膜的固定作用,另一方面具有限位作用,在减压阀没有通气时,在阀杆重力和弹簧弹力的作用下,阀杆位于最低位,大皮膜和小皮膜向下拉伸,这时内凸起对压板进行限位,防止阀杆过度下移,从而能够防止大皮膜和小皮膜的过度拉伸,保证小皮膜与大皮膜使用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减压阀稳压调节时的灵敏度。在上述的减压阀中,所述定位板的上端面上位于外沿处具有向上凸出的外凸起,所述外凸起上设置有数个缺口,所述缺口内设置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穿过定位板后与定位座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钉的上端未凸出外凸起的上端面。通过固定螺钉将定位板固定在固定座上,定位板上设置有外凸起,具有增加定位板结构强度的作用,保证定位板对小皮膜的固定作用;固定螺钉未凸出外凸起,可避免减压阀在未使用时大皮膜与固定螺钉发生接触而对大皮膜造成损伤,使大皮膜使用稳定,有利于保证减压阀稳压调节时的灵敏度和使用的安全性。在上述的减压阀中,所述阀体的上端设置有调节颈部,所述调节颈部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与阀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帽,所述稳压弹簧连接于调节帽与压板之间,所述调节帽与稳压弹簧之间抵靠有挡板。通过转动调节帽使稳压弹簧的压缩量发生改变,调节稳压弹簧对阀芯的作用力,从而调节出气口处的气压值,即通过转动调压帽来调节减压阀的出气气压,一般在减压阀出厂之前会进行调压试验进行调节。稳压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压阀,包括阀体(1)和阀芯(3),所述阀体(1)与阀芯(3)之间设置有稳压弹簧(13),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阀腔(1c),所述阀腔(1c)内固定有阀座(2),所述阀座(2)上设置有控流口(2a),所述阀芯(3)包括阀杆(4),所述阀杆(4)上固定有与控流口(2a)对应设置的调压件,所述阀杆(4)与阀体(1)之间固定有小皮膜(6),所述阀腔(1c)中在阀座(2)与小皮膜(6)之间形成低压腔(1c1),所述阀腔(1c)中在阀座(2)的另一侧形成高压腔(1c2),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与高压腔(1c2)连通的进气口(1a1)以及与低压腔(1c1)连通的出气口(1a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4)与阀体(1)之间还固定有大皮膜(7),所述小皮膜(6)位于大皮膜(7)和调压件之间,所述阀腔(1c)中位于小皮膜(6)与大皮膜(7)之间形成调压腔(1c3),所述阀杆(4)上设置有连通高压腔(1c2)与调压腔(1c3)的通气通道(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压阀,包括阀体(1)和阀芯(3),所述阀体(1)与阀芯(3)之间设置有稳压弹簧(13),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阀腔(1c),所述阀腔(1c)内固定有阀座(2),所述阀座(2)上设置有控流口(2a),所述阀芯(3)包括阀杆(4),所述阀杆(4)上固定有与控流口(2a)对应设置的调压件,所述阀杆(4)与阀体(1)之间固定有小皮膜(6),所述阀腔(1c)中在阀座(2)与小皮膜(6)之间形成低压腔(1c1),所述阀腔(1c)中在阀座(2)的另一侧形成高压腔(1c2),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与高压腔(1c2)连通的进气口(1a1)以及与低压腔(1c1)连通的出气口(1a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4)与阀体(1)之间还固定有大皮膜(7),所述小皮膜(6)位于大皮膜(7)和调压件之间,所述阀腔(1c)中位于小皮膜(6)与大皮膜(7)之间形成调压腔(1c3),所述阀杆(4)上设置有连通高压腔(1c2)与调压腔(1c3)的通气通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4)包括杆体(4a),所述杆体(4a)上套装并固定有套筒一(4c)、套筒二(4d)和压板(4e),所述小皮膜(6)套装在杆体(4a)上且小皮膜(6)的内沿固定在套筒一(4c)与套筒二(4d)之间,所述大皮膜(7)套装在杆体(4a)上且大皮膜(7)的内沿固定在套筒二(4d)与压板(4e)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通道(5)包括设置在杆体(4a)上的通道一(5a),所述套筒一(4c)的内侧面与杆体(4a)的外侧面之间具有环隙一(5b),所述通道一(5a)连通高压腔(1c2)与环隙一(5b),所述小皮膜(6)内沿的内侧面与杆体(4a)的外侧面之间具有环隙二(5c),所述套筒二(4d)的内侧面与杆体(4a)的外侧面之间具有环隙三(5d),所述环隙一(5b)、环隙二(5c)和环隙三(5d)依次连通,所述套筒二(4d)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调压腔(1c3)与环隙三(5d)的通道二(5e)。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斌辉孙仁于葛兵严胜利林张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龙巨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