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侧壁部具备胎侧增强层的充气轮胎,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改善胎圈部的构造,减轻轮胎重量,同时均衡地兼顾优异的耐轮辋脱离性和低嵌合压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通常,在充气轮胎的胎圈部埋设有胎圈芯和胎边芯。而且,在即使发生漏气也能够安全地行驶固定距离的充气轮胎(所谓泄气保用轮胎(runflattire))中,在侧壁部设有用于在漏气时支承车辆的负载载荷的胎侧增强层(横截面形状为月牙状的由硬质橡胶构成的层)。在这样的轮胎中,有时胎侧增强层的轮胎径向内侧端部会到达胎圈部附近,存在胎圈部附近变得壁厚、轮胎重量容易增大的倾向。近年来,对轮胎重量的减轻有强烈需求,在如上所述的泄气保用轮胎中也在研究轻型化。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在具备剖面为月牙状的胎侧增强层的充气轮胎中,通过设计胎圈芯的形状,排除胎边芯从而减轻轮胎重量。另一方面,在泄气保用轮胎中,由于胎侧增强层存在,轮辋凸缘所抵接的部位的附近成为高刚性,因此在泄气保用行驶时,产生以轮辋凸缘所抵接的部位为支点,胎圈部朝向轮胎内侧方向旋转的力,存在容易诱发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轮胎,具备:胎面部,在轮胎周向延伸而呈环状;一对侧壁部,配置于所述胎面部的两侧;以及一对胎圈部,配置于所述侧壁部的轮胎径向内侧,所述充气轮胎具有:胎圈芯,设于各胎圈部;胎体层,装架于所述一对胎圈部之间;剖面为月牙状的胎侧增强层,设于所述侧壁部中的所述胎体层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n所述胎圈芯包括在轮胎周向卷绕的至少一根胎圈钢丝,在子午线剖面中,所述胎圈钢丝的多个环绕部分形成在轮胎宽度方向排列的至少一列和在轮胎径向重叠的多层,/n在将由子午线剖面中的所述胎圈钢丝的多个环绕部分的共同切线形成的多边形作为所述胎圈芯的外廓形状时,所述外廓形状在轮胎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29 JP 2017-2294061.一种充气轮胎,具备:胎面部,在轮胎周向延伸而呈环状;一对侧壁部,配置于所述胎面部的两侧;以及一对胎圈部,配置于所述侧壁部的轮胎径向内侧,所述充气轮胎具有:胎圈芯,设于各胎圈部;胎体层,装架于所述一对胎圈部之间;剖面为月牙状的胎侧增强层,设于所述侧壁部中的所述胎体层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所述胎圈芯包括在轮胎周向卷绕的至少一根胎圈钢丝,在子午线剖面中,所述胎圈钢丝的多个环绕部分形成在轮胎宽度方向排列的至少一列和在轮胎径向重叠的多层,
在将由子午线剖面中的所述胎圈钢丝的多个环绕部分的共同切线形成的多边形作为所述胎圈芯的外廓形状时,所述外廓形状在轮胎径向外侧具有单一的顶点,夹住所述顶点的两边所成的内角为锐角,且所述外廓形状在轮胎径向内侧具有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延伸的底边,所述底边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为2°~9°,
所述胎体层包括:主体部,从所述胎面部经过各侧壁部到达各胎圈部;以及折回部,在各胎圈部中沿所述胎圈芯的周缘弯曲并折回,从所述胎圈芯的轮胎径向外侧端的位置与所述主体部接触并且朝向各侧壁部侧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当将位于比与所述外廓形状的底边相接的所述胎体层的部分靠轮胎径向内侧的橡胶层作为芯下材料时,通过下述算式(1),根据在从所述外廓形状的顶点向底边垂下的垂线L2上测定的所述芯下材料的轮辋组装前的厚度H和在所述垂线L2上测定的所述芯下材料的轮辋组装后的厚度H'计算出的芯下材料压缩率Cm为10%~60%,
Cm=(H-H')/H×100(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森谅平,长安政明,笹谷雄贵,丹野笃,甲田啓,松田淳,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