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混合器的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510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动态混合器的密封装置,包括密封件和防粘件;密封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轴套、密封组件和外密封环;防粘件设于密封件下端;防粘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导热金属环、加热环、陶瓷环和压盖;压盖罩设在陶瓷环外壁并与陶瓷环之间设有气室;压盖外壁设有多个内径逐渐缩小的台阶环;台阶环上设有多个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密封件和防粘件的结合,不仅密封性能好,而且在加热环的作用下可避免粘性介质凝固而影响混合器转轴转动及密封效果;通过气室和气孔的设计可有效将密封装置附件的粘性介质吹离,可有效避免粘性介质渗入密封装置内影响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态混合器的密封装置
本技术属于密封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动态混合器的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行业中,为了获得良好的运行效果,必须在转子和定子或固定件之间保留一定的间隙,以避免其间的摩擦、磨损以及碰撞等故障的发生,同时,由于间隙的存在,自然会引起泄漏现象,这将会降低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而这是不允许产生的。密封就是在保留转子与定子或固定件之间有适当间隙的前提下,避免泄漏的有效措施,而能实现这种功能的机械结构就称为密封装置,或叫密封单元。根据密封结构的不同,密封可以分为轴密封、填料密封、机械密封、油密封、浮动环密封、磁流体密封等几种。现有动态混合装置的密封单元仅在旋转轴和轴套之间采用O型密封圈、油封和填料密封等传统轴封中的一种,存在多种缺陷,比如密封性能差,易泄漏;尤其是混合器应用于高粘度介质时,介质若粘在转轴上并渗入密封装置内,极易造成转轴停止转动,使整机不能正常工作,同时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也将受到影响。现有的密封装置并不能适用这种高粘度介质的混合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密封装置的缺陷,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适用于高粘度介质的动态混合器的密封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动态混合器的密封装置,包括密封件和防粘件;所述密封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轴套、密封组件和外密封环;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套设在所述轴套上的上密封环、内密封环和下密封环;所述上密封环/下密封环与内密封环之间设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设有相配和的静环和弹簧;所述内密封环与外密封环之间设有垫圈;所述防粘件设于所述密封件下端;所述防粘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导热金属环、加热环、陶瓷环和压盖;所述导热金属环与所述轴套内径相同,所述导热金属环的部分外壁与所述加热环内壁抵接,所述加热环嵌设于所述陶瓷环内壁,所述导热金属环下端突出所述陶瓷环下端;所述外密封环上设有与所述加热环连接的导线;所述压盖罩设在所述陶瓷环外壁并与陶瓷环之间设有气室;所述压盖外壁设有多个内径逐渐缩小的台阶环并延伸至压盖下端;所述台阶环上设有多个与所述气室连通的气孔;所述外密封环上设有与所述气室连通的气道。进一步,所述气孔沿所述台阶环周向均匀布置。进一步,所述导热金属环上端和所述加热环上端被所述陶瓷环包覆。进一步,所述外密封环上设有与气道连通的用于接通高压供气设备的气体接口。进一步,所述垫圈内壁的上端和下端边缘设有倒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密封件和防粘件的结合,不仅密封性能好,而且在加热环的作用下可避免粘性介质凝固而影响混合器转轴转动及密封效果;通过气室和气孔的设计可有效将密封装置附件的粘性介质吹离,可有效避免粘性介质渗入密封装置内影响密封装置的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动态混合器的密封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密封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轴1、轴套2、外密封环3、上密封环4、内密封环5、下密封环6、静环7、弹簧8、导热金属环9、加热环10、陶瓷环11、压盖12、气室13、气孔14、气道15、垫圈1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的动态混合器的密封装置,包括密封件和防粘件;密封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轴套2、密封组件和外密封环3;密封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套设在轴套2上的上密封环4、内密封环5和下密封环6;上密封环4/下密封环6与内密封环5之间设有密封腔;密封腔内设有相配和的静环7和弹簧8;实际上,上密封环4和下密封环6的相向端面设有凸起环,两个凸起环的边缘分别抵接于内密封环5的上端和下端;凸起环、内密封圈、轴套2和上密封环4/下密封环6合围形成密封腔。内密封环5与外密封环3之间设有垫圈16;为了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垫圈16内壁的上端和下端边缘设有倒角。该密封件保证了密封装置的有效密封性,但并不能完全阻碍粘性介质渗入,尤其是一旦粘性介质渗入至密封件内,整个密封件的寿命和密封效果将受到严重影响。防粘件设于密封件下端,为了避免密封件受到高温影响,防粘件与密封件接触面应该设有隔热层。防粘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导热金属环9、加热环10、陶瓷环11和压盖12;导热金属环9与轴套2内径相同,导热金属环9的部分外壁与加热环10内壁抵接,加热环10嵌设于陶瓷环11内壁,导热金属环9下端突出陶瓷环11下端,导热金属环9上端和加热环10上端被陶瓷环11包覆;外密封环3上设有与加热环10连接的导线;陶瓷环11上设有用于导线穿过并用于固定加热环10的的安装孔,导线另一端穿过外密封环3后与外部供电设备电连接;因此,本实施例的加热环10实际上是电热环,通电后加热环10升温,并将温度传递至金属导热环,金属导热环将热量传递至主轴1及导热金属环9下端周围的空气中,用于加热附近的粘性介质,避免粘性介质凝固或渗入密封件后凝固。而陶瓷环11可避免过多的热量传递至密封件内影响密封件内各部件的密封性。压盖12罩设在陶瓷环11外壁并与陶瓷环11之间设有气室13;压盖12外壁设有多个内径逐渐缩小的台阶环并延伸至压盖12下端;台阶环上设有多个与气室13连通的气孔14,气孔14沿台阶环周向均匀布置;外密封环3上设有与气室13连通的气道15及与气道15连通的用于接通高压供气设备的气体接口。高压供气设备输出的高压气体通过气体接口进入气道15,并快速填充于气室13内,再从气孔14喷出,气孔14下端或周围的粘性介质被吹离,可有效避免粘性介质在防粘件附近停留,尤其可以有效避免颗粒或粉末状介质的“爬杆效应”,密封效果更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态混合器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件和防粘件;所述密封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轴套(2)、密封组件和外密封环(3);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套设在所述轴套(2)上的上密封环(4)、内密封环(5)和下密封环(6);所述上密封环(4)/下密封环(6)与内密封环(5)之间设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设有相配和的静环(7)和弹簧(8);所述内密封环(5)与外密封环(3)之间设有垫圈(16);/n所述防粘件设于所述密封件下端;所述防粘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导热金属环(9)、加热环(10)、陶瓷环(11)和压盖(12);所述导热金属环(9)与所述轴套(2)内径相同,所述导热金属环(9)的部分外壁与所述加热环(10)内壁抵接,所述加热环(10)嵌设于所述陶瓷环(11)内壁,所述导热金属环(9)下端突出所述陶瓷环(11)下端;所述外密封环(3)上设有与所述加热环(10)连接的导线;所述压盖(12)罩设在所述陶瓷环(11)外壁并与陶瓷环(11)之间设有气室(13);所述压盖(12)外壁设有多个内径逐渐缩小的台阶环并延伸至压盖(12)下端;所述台阶环上设有多个与所述气室(13)连通的气孔(14);所述外密封环(3)上设有与所述气室(13)连通的气道(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混合器的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件和防粘件;所述密封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轴套(2)、密封组件和外密封环(3);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套设在所述轴套(2)上的上密封环(4)、内密封环(5)和下密封环(6);所述上密封环(4)/下密封环(6)与内密封环(5)之间设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设有相配和的静环(7)和弹簧(8);所述内密封环(5)与外密封环(3)之间设有垫圈(16);
所述防粘件设于所述密封件下端;所述防粘件包括由内至外依次套设的导热金属环(9)、加热环(10)、陶瓷环(11)和压盖(12);所述导热金属环(9)与所述轴套(2)内径相同,所述导热金属环(9)的部分外壁与所述加热环(10)内壁抵接,所述加热环(10)嵌设于所述陶瓷环(11)内壁,所述导热金属环(9)下端突出所述陶瓷环(11)下端;所述外密封环(3)上设有与所述加热环(10)连接的导线;所述压盖(12)罩设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玉施浩威王华
申请(专利权)人:博勒流体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