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层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7年11月28日提交的序列号62/591,568的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中。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薄膜,特别是涉及包含纵向取向的(MDO)基材的多层薄膜、包含这样的薄膜的层压材料和用于制备这样的薄膜的方法。专利技术背景立式袋(SUP)是通常已知的,为能够立在架子上以展示给消费者的袋,其已经被开发来代替传统的刚性包装如用于软包装行业的瓶子和罐。SUP长期以来在食品、家庭或个人护理市场中很受欢迎,并且还广泛用作瓶的便捷补充装。层压材料薄膜通常用于工业中以制备具有足够的劲度相关和韧性相关的性能的SUP,以确保包装的完整性而不会变形和破裂,特别是在包装和运输期间。在常见的热密封条件下好的密封性能以及对于某些应用来说对湿气、光和/或氧气传输的阻隔性也是希望的。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SUP是由柔性层压材料薄膜结构制备的,所述层压材料薄膜结构包含粘附到通常由双轴取向聚酯(PET)、双轴取向聚丙烯(BOPP)或双轴取向聚酰胺(BOPA)制成的基材薄膜 ...
【技术保护点】
1.多层薄膜,其包含纵向取向的(MDO)基材和密封剂,所述MDO基材包含基材外层、基材内层和在所述基材外层和所述基材内层之间的基材芯层,其中:/n(a)所述基材芯层包含第一聚乙烯和第二聚乙烯,所述第一聚乙烯具有(i)约0.900-约0.925g/c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28 US 62/591,5681.多层薄膜,其包含纵向取向的(MDO)基材和密封剂,所述MDO基材包含基材外层、基材内层和在所述基材外层和所述基材内层之间的基材芯层,其中:
(a)所述基材芯层包含第一聚乙烯和第二聚乙烯,所述第一聚乙烯具有(i)约0.900-约0.925g/cm3的密度,(ii)约0.1-约10.0g/10min的熔体指数(MI)I2.16,(iii)约15-约45的熔体指数比(MIR)I21.6/I2.16,(iv)约20,000-约200,000的重均分子量(Mw);(v)约2.0-约5.0的分子量分布(MWD);和(vi)约1.7-约3.5的z均分子量(Mz)与重均分子量(Mw)比(Mz/Mw);所述第二聚乙烯具有比所述第一聚乙烯高的密度;并且
(b)所述基材外层和所述基材内层中的至少一个包含第三聚乙烯,该第三聚乙烯具有约0.910-约0.945g/cm3的密度,约0.1-约15g/10min的MI即I2.16,约2.5-约5.5的MWD,和约25-约100的MIR即I21.6/I2.16;
其中所述多层薄膜具有以下性能中的至少一种:(i)至少约36MPa的平均断裂拉伸强度;(ii)至少约620MPa的平均1%割线模量;和(iii)约100%的非破损率。
2.权利要求1的多层薄膜,其中在所述基材芯层中第一聚乙烯和第二聚乙烯间的重量比为约1:5-约4:5。
3.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的多层薄膜,其中第二聚乙烯具有约0.940-约0.945g/cm3的密度,约0.1-约15g/10min的MI即I2.16,约2.5-约5.5的MWD,和约25-约100的MIR即I21.6/I2.16。
4.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多层薄膜,其中第二聚乙烯与第三聚乙烯相同。
5.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多层薄膜,其中所述基材芯层还包含具有至少约0.940g/cm3的密度的第四聚乙烯,该第四聚乙烯不同于第二聚乙烯。
6.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多层薄膜,其中第三聚乙烯以约80wt%-约100wt%的量存在,基于在所述基材外层或者所述基材内层中的聚合物的总重量计。
7.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多层薄膜,其中所述基材外层和所述基材内层是相同的。
8.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多层薄膜,其中所述基材外层、所述基材芯层和所述基材内层间的厚度比为约1:2:1-约1:6:1。
9.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多层薄膜,其中所述密封剂包含密封剂外层、密封剂内层和在所述密封剂外层和所述密封剂内层之间的密封剂芯层,所述每一个层都包含聚乙烯。
10.权利要求9的多层薄膜,其中所述密封剂内层的密度低于所述密封剂外层的密度。
11.权利要求9或者权利要求10的多层薄膜,其中所述密封剂外层、所述密封剂芯层和所述密封剂内层间的厚度比为约1:2:1-约1:6:1。
12.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的多层薄膜,其中所述密封剂外层附着于所述基材内层上。
13.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多层薄膜,其中所述多层薄膜具有不超过约170μm的厚度。
14.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多层薄膜,其中所述基材和所述密封剂间的厚度比为约1:3-约1:7。
15.多层薄膜,其包含MDO基材和密封剂,其中所述MDO基材包含基材外层、基材内层和在所述基材外层和所述基材内层之间的基材芯层,其中:
(a)所述基材芯层包含第一聚乙烯、第二聚乙烯和第四聚乙烯,其中所述第一聚乙烯具有(i)约0.900-约0.925g/cm3的密度,(ii)约0.1-约10.0g/10min的熔体指数(MI)I2.16,(iii)约15-约45的熔体指数比(MIR)I21.6/I2.16,(iv)约20,000-约200,000的重均分子量(Mw);(v)约2.0-约5.0的分子量分布(MWD);和(v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昭杰,
申请(专利权)人:埃克森美孚化学专利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