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柱直线导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452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5
一种滚柱直线导轨,包括导轨,所述导轨上端外侧设有滑块,滑块包括滑块本体,滑块本体下端中心位置开有安装槽,安装槽左右两侧设有上下两个循环通道,滑块本体左右两侧设有循环装置,左端循环装置包括位于循环通道内侧的回流管,回流管前后两端设有卡接板,卡接板上端右侧连接有上支架,前后卡接板中端右侧连接有中间支架,前后卡接板下端右侧连接有下支架,第二循环轨道和第三循环轨道前端通过第一循环部连接,第一循环轨道和第四循环轨道前端卡接有第二循环部,第一循环轨道和第四循环轨道后端卡接有第三循环部,第二循环轨道和第三循环轨道后端卡接有第四循环部,滑块本体前后两端设有与滑块本体对应的密封盖,前后密封盖外侧固定连接有端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柱直线导轨
本技术涉及线性滑块
,尤其涉及一种滚柱直线导轨。
技术介绍
线性滑块主要的作动原理为利用滚动元在滑轨与滑块之间的滚动造成两者间的相对运动,线性滑块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承载系统、循环系统、防尘系统和润滑系统,现有技术中循环系统由各种回流组件,包括密封盖、回流管及保持器等部分组成,通过回流组件可使滚动组件在滑块与滑轨间进行往复循环滚动;且在滑块未安装到滑轨上前,(保持器)用来支撑滚动组件,避免滚动组件(滚珠、滚柱)掉离滑块。现阶段大多数的线性滑块的循环系统采用多个部件装配组成,使得循环系统和承载系统的整体性较差,各部件的加工和装配时有一定的误差,各组件间有一定的间隙,使得线性滑块在工作时会产生振动,滑块移动不顺畅,使用寿命不长,而且过多的组件使得滑块的装配时间增长,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滚柱直线导轨,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注塑成型将循环装置和滑块本体进行一体成型,缩短了滑块的装配时间,使得循环装置和滑块本体的整体性好,消除了循环装置组件间的装配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滚柱直线导轨,包括导轨(1),其特征是:所述导轨(1)上端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包括滑块本体(2),所述滑块本体(2)下端中心位置开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两个开在所述滑块本体(2)内侧的循环通道(4),所述滑块本体(2)左右两侧设有关于滑块本体(2)中心对称的循环装置(5),左端所述循环装置(5)包括位于所述循环通道(4)内侧的回流管(6),回流管(6)前后两端设有位于所述滑块本体(2)前后两端的卡接板(7),前后所述卡接板(7)上端右侧连接有位于所述安装槽(3)内侧的上支架(8),前后所述卡接板(7)中端右侧连接有位于所述安装槽(3)内侧的中间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柱直线导轨,包括导轨(1),其特征是:所述导轨(1)上端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包括滑块本体(2),所述滑块本体(2)下端中心位置开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上下两个开在所述滑块本体(2)内侧的循环通道(4),所述滑块本体(2)左右两侧设有关于滑块本体(2)中心对称的循环装置(5),左端所述循环装置(5)包括位于所述循环通道(4)内侧的回流管(6),回流管(6)前后两端设有位于所述滑块本体(2)前后两端的卡接板(7),前后所述卡接板(7)上端右侧连接有位于所述安装槽(3)内侧的上支架(8),前后所述卡接板(7)中端右侧连接有位于所述安装槽(3)内侧的中间支架(9),前后所述卡接板(7)下端右侧连接有位于所述安装槽(3)内侧的下支架(10),所述上支架(8)与导轨(1)上端左侧接触连接,所述中间支架(9)与导轨(1)中端左侧接触连接,所述下支架(10)与导轨(1)下端左侧接触连接,上端所述回流管(6)内设有第一循环轨道(11),下端所述回流管(6)内设有第二循环轨道(12),所述上支架(8)下端与所述中间支架(9)上端形成第三循环轨道(13),所述中间支架(9)下端与下支架(10)上端形成第四循环轨道(14),所述第二循环轨道(12)和第三循环轨道(13)前端通过固定连接在前端所述卡接板(7)外侧的第一循环部(15)连接,所述第一循环轨道(11)和第四循环轨道(14)前端设有固定连接在第一循环部(15)上下两侧的第一卡接部(16),所述第一循环轨道(11)和第四循环轨道(14)前端设有通过第一卡接部(16)卡接的第二循环部(17),所述第一循环轨道(11)和第四循环轨道(14)后端通过固定连接在后端所述卡接板(7)外侧的第三循环部(18)连接,所述第二循环轨道(12)和第三循环轨道(13)后端设有固定连接在第三循环部(18)上下两侧的第二卡接部(19),所述第二循环轨道(12)和第三循环轨道(13)后端设有通过第二卡接部(19)卡接的第四循环部(20),所述第二循环部(17)和第四循环部(20)内侧开有循环槽(21),所述第一循环部(15)和第三循环部(18)分别位于所述循环槽(21)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海龙叶卢炼兰晓婷汤超雄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杰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