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轻型全塑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424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轻型全塑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由钢筋混凝土环型基础、双曲线风筒、淋水装置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双曲线风筒通过钢筋混凝土环型基础上的预埋钢板与钢筋混凝土环型基础连接在一起,在环型基础的中间安装淋水装置;淋水装置包括淋水组件、主梁、次梁、中心上水管、中心分水器和分上水管;中心上水管通过中心分水器与进水管连通,中心上水管的顶端与淋水组件连通,中心上水管的底端通过中心分水器与分上水管连通;在淋水组件与进水管之间设有主梁和次梁,次梁位于主梁的上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降低制造成本,缩短施工周期,使重量大幅度下降,增加通风空间而提高热功性能,同时具有极好的外观。(*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力、石油、化工、钢铁等领域中,尤其是电力工业中所使用的双曲线自然通风塔(以下简称传统冷却塔)均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的冷却塔初期投资大,施工周期长,且施工现场占地大,重量庞大,并对地基要求高,外观粗糙,不美观。确实有在形状和结构上,做相关技术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风冷却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方案本技术由钢筋混凝土环型基础、双曲线风筒、淋水装置组合而成,双曲线风筒通过钢筋混凝土环型基础上的预埋钢板与环型基础连接在一起,在环型基础的中间安装淋水装置。双曲线风筒由人字柱、面板和结构框架构成;人字柱、面板和结构框架可以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人字柱和结构框架还可以由金属材料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复合材料制成。淋水装置包括淋水组件、主梁、次梁、中心上水管、中心分水器和分上水管;中心上水管通过中心分水器与进水管连通,中心上水管的顶端与淋水组件连通,中心上水管的底端通过中心分水器与分上水管连通;在淋水组件与进水管之间设有主梁和次梁,次梁位于主梁的上面。淋水组件、主梁和次梁可以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也可以由金属材料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复合材料制成。中心上水管和分上水管由PVC管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复合材料制成。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了环型基础和双曲线风筒结构,可以方便地安装淋水装置;而淋水装置可以形成多区域供水,并采用了先进的玻纤增强塑料和新型复合材料,因而本技术可降低制造成本,缩短施工周期,使重量大幅度下降,增加通风空间而提高热功性能,同时具有极好的外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钢筋混凝土环型基础又是循环水的水池2.预埋钢板数量以24块到96块,视直径大小而确定3.人字柱又是进风口4.面板风筒的外表面5.结构框架承受设计所提供的载荷6.淋水组件包括配水槽、配水管、喷头等常规器件7.淋水填料热交换的主要条件8.次梁也是淋水填料托架9.主梁10.中心上水管也是中心立柱11.中心分水器12.分上水管分上水管的数量及尺寸由循环水量确定13.进水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由钢筋混凝土环型基础1、双曲线风筒、淋水装置组合而成,双曲线风筒通过钢筋混凝土环型基础1上的预埋钢板2与钢筋混凝土环型基础1连接在一起,在钢筋混凝土环型基础的中间安装淋水装置。双曲线风筒由人字柱3、面板4和结构框架5构成;人字柱3、面板4和结构框架5可以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人字柱3和结构框架5还可以由金属材料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复合材料制成。淋水装置包括淋水组件6、主梁9、次梁8、中心上水管10、中心分水器11和分上水管12;中心上水管10通过中心分水器11与进水管13连通,中心上水管10的顶端与淋水组件6连通,中心上水管10的底端通过中心分水器11与分上水管12连通;在淋水组件6与进水管13之间设有主梁9和次梁8,次梁9位于主梁8的上面。淋水组件6、主梁8和次梁9可以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也可以由金属材料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复合材料制成。中心上水管10和分上水管12由PVC管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复合材料制成。钢筋混凝土环型基础1由设计部门根据静载荷及风载荷进行设计,做出施工图并将预埋钢板2置于钢筋混凝土环型基础1上,人字柱3与预埋钢板2用焊接的方式牢固地连接在一起,在人字柱3的基础上安装面板4和结构框架5,双曲线风筒即可完成。在钢筋混凝土环型基础1的内部安装中心分水器11,在中心分水器11上接出中心上水管10和分上水管12,再安装主梁9和次梁8,淋水组件6与中心上水管10和分上水管12连通,在次梁8上装入淋水填料7,最后将进水管13与中心分水器11连通,既可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轻型全塑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由钢筋混凝土环型基础、双曲线风筒、淋水装置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双曲线风筒通过钢筋混凝土环型基础上的预埋钢板与钢筋混凝土环型基础连接在一起,在环型基础的中间安装淋水装置;淋水装置包括淋水组件、主梁、次梁、中心上水管、中心分水器和分上水管;中心上水管通过中心分水器与进水管连通,中心上水管的顶端与淋水组件连通,中心上水管的底端通过中心分水器与分上水管连通;在淋水组件与进水管之间设有主梁和次梁,次梁位于主梁的上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轻型全塑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曲线风筒由人字柱、面板和结构框架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轻型全塑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字柱、面板和结构框架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轻型全塑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字柱和结构框架由金属材料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复合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轻型全塑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淋水组件、主梁和次梁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轻型全塑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淋水组件、主梁和次梁由金属材料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复合材料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轻型全塑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上水管和分上水管由PVC管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复合材料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轻型全塑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由钢筋混凝土环型基础、双曲线风筒、淋水装置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双曲线风筒通过钢筋混凝土环型基础上的预埋钢板与钢筋混凝土环型基础连接在一起,在环型基础的中间安装淋水装置;淋水装置包括淋水组件、主梁、次梁、中心上水管、中心分水器和分上水管;中心上水管通过中心分水器与进水管连通,中心上水管的顶端与淋水组件连通,中心上水管的底端通过中心分水器与分上水管连通;在淋水组件与进水管之间设有主梁和次梁,次梁位于主梁的上面。本技术可降低制造成本,缩短施工周期,使重量大幅度下降,增加通风空间而提高热功性能,同时具有极好的外观。文档编号F28C1/00GK2689154SQ20042004769公开日2005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8日专利技术者刘书平, 刘丕刚 申请人: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轻型全塑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由钢筋混凝土环型基础、双曲线风筒、淋水装置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双曲线风筒通过钢筋混凝土环型基础上的预埋钢板与钢筋混凝土环型基础连接在一起,在环型基础的中间安装淋水装置;淋水装置包括淋水组件、主梁、次梁、中心上水管、中心分水器和分上水管;中心上水管通过中心分水器与进水管连通,中心上水管的顶端与淋水组件连通,中心上水管的底端通过中心分水器与分上水管连通;在淋水组件与进水管之间设有主梁和次梁,次梁位于主梁的上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书平刘丕刚
申请(专利权)人: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