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扬声器箱及应用该扬声器箱的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内设置扬声器箱,扬声器箱包括上盖、下盖及发声单体,发声单体具有振膜,上盖与振膜间形成前声腔,上盖具有出声通道,前声腔与出声通道形成前腔,上盖包括顶壁及周壁,上盖还包括挡墙,挡墙固定透气隔离件,透气隔离件与顶壁间隔设置,透气隔离件、挡墙、周壁及下盖围成吸音腔,顶壁包括主体部、延伸部以及连接在主体部与延伸部之间的连接部,连接部与至少部分挡墙正对且间隔设置,连接部贯穿开设有容纳槽,上盖还包括盖设于容纳槽的盖板,盖板与挡墙正对且间隔设置,盖板在下盖的正投影部分落入下盖之外。本方案能增大后腔气流的流通宽度,扩充后腔空间,提高扬声器箱的发声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扬声器箱及应用该扬声器箱的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声器件
,尤其涉及扬声器箱及应用该扬声器箱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扬声器箱是一种电声转换器,常用于电子设备中,扬声器箱通常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和发声单体,发声单体收容于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形成的收容腔内。在相关技术中,通常会在后腔内设置吸音腔,而吸音腔的气流交换则是提高后腔性能的一大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箱及应用该扬声器箱的电子设备,能够有效利用增加后腔中气流交换,从而提高扬声器箱的发声性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扬声器箱,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合围形成收容空间的下盖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具有振膜,所述发声单体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前腔与后腔,所述上盖与所述振膜间隔形成前声腔,所述上盖形成有连通所述前声腔与外界的出声通道,所述前声腔与所述出声通道形成所述前腔,所述上盖包括与所述振膜相对且间隔设置的顶壁以及自所述顶壁边缘朝所述下盖方向延伸并与所述下盖组装固定的周壁,所述上盖还包括自所述周壁一侧朝对侧延伸至所述后腔内的挡墙,所述挡墙靠近所述顶壁的一端固定有透气隔离件,所述透气隔离件与所述顶壁间隔设置,所述透气隔离件、所述挡墙、所述周壁及与所述透气隔离件相对的所述下盖围成收容吸音材料的吸音腔,所述顶壁包括正对所述振膜的主体部、与所述吸音腔正对的延伸部以及连接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至少部分所述挡墙正对且间隔设置,所述连接部贯穿开设有容纳槽,所述上盖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连接部并覆盖所述容纳槽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挡墙正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盖板在所述下盖的正投影部分落入所述下盖之外。进一步地,所述下盖包括与所述顶壁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底壁、以及自所述底壁周缘朝所述上盖延伸并与所述周壁组装固定的侧壁,所述挡墙与所述底壁间隔设置,所述下盖还包括自所述底壁延伸至所述后腔内并与所述挡墙对应固定的支撑壁,所述透气隔离件、所述挡墙、所述支撑壁、所述周壁及所述下盖围成所述吸音腔。进一步地,所述底壁贯穿开设有与所述吸音腔连通的灌装孔,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壁并对应覆盖所述灌装孔的密封件。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振膜的一侧朝所述下盖延伸形成有围壁,所述围壁围设于所述发声单体外周并与所述发声单体固定,所述围壁与所述挡墙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挡墙远离所述下盖的一端朝远离所述发声单体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有固定部,所述透气隔离件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透气隔离件与所述固定部热熔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为钢片、塑料片或片状PET。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与所述主体部粘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壁在所述上盖的正投影全部落入所述盖板内。进一步地,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任意一种所述的扬声器箱。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连接部与挡墙正对且间隔设置,连接部开设容纳槽并设置盖板,可以有效利用连接部的空间,增大了后腔中气流的流通宽度,扩充了后腔空间,提高了扬声器箱的发声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扬声器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扬声器箱在A-A方向上的剖开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扬声器箱在B-B方向上的剖开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扬声器箱第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扬声器箱第二视角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内设置扬声器箱,其中,如图1-5所示,扬声器箱包括上盖1、与上盖1合围形成收容空间的下盖2以及收容于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3,发声单体3具有振膜31,发声单体3将收容空间分隔前腔100与后腔200,上盖1与振膜31间隔形成前声腔110,上盖1形成有连通前声腔110与外界的出声通道120,前声腔110与出声通道120形成前腔100,上盖1包括与振膜31相对且间隔设置的顶壁11以及自顶壁11边缘朝下盖2方向延伸并与下盖2组装固定的周壁12,上盖1还包括自周壁12一侧朝对侧延伸至后腔200内的挡墙13,挡墙13靠近顶壁11的一端固定有透气隔离件4,透气隔离件4与顶壁11间隔设置,透气隔离件4、挡墙13、周壁12及与透气隔离件4相对的下盖2围成收容吸音材料的吸音腔300,顶壁11包括正对振膜31的主体部111、与吸音腔300正对的延伸部112以及连接在主体部111与延伸部112之间的连接部113,连接部113与至少部分挡墙13正对且间隔设置,连接部113贯穿开设有容纳槽1131,上盖1还包括安装于连接部113并覆盖容纳槽1131的盖板14,盖板14与挡墙13正对且间隔设置,盖板14在下盖2的正投影部分落入下盖2之外。连接部113一方面可以用于固定PCB,另一方面连接部113与挡墙13正对且间隔设置,连接部113开设容纳槽1131并设置盖板14,可以有效利用连接部113的空间,增大了后腔200中气流的流通宽度,扩充了后腔200空间,提高了扬声器箱的发声性能。在本实施例中,下盖2包括与顶壁11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底壁21、以及自底壁21周缘朝上盖1延伸并与周壁12组装固定的侧壁22,挡墙13与底壁21间隔设置,下盖2还包括自底壁21延伸至后腔200内并与挡墙13对应固定的支撑壁23,透气隔离件4、挡墙13、支撑壁23、周壁12及下盖2围成吸音腔300。底壁21贯穿开设有与吸音腔300连通的灌装孔211,扬声器箱还包括固定于底壁21并对应覆盖灌装孔211的密封件24。吸音腔300内灌装吸音材料,吸音材料从灌装孔211灌装到吸音腔300内之后用密封件24进行密封。主体部111靠近振膜31的一侧朝下盖2延伸形成有围壁1111,围壁1111围设于发声单体3外周并与发声单体3固定,围壁1111与挡墙13间隔设置,主体部111、围壁1111和振膜31围合成前声腔110。为了方便透气隔离件4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挡墙13远离下盖2的一端朝远离发声单体3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有固定部131,透气隔离件4与固定部131固定。透气隔离件4与固定部131热熔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4为钢片,在其他实施例中,盖板14可以为塑料片或片状PET;盖板14与主体部111粘接固定;优选的,支撑壁23在上盖1的正投影全部落入盖板14内。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扬声器箱,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合围形成收容空间的下盖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具有振膜,所述发声单体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前腔与后腔,所述上盖与所述振膜间隔形成前声腔,所述上盖形成有连通所述前声腔与外界的出声通道,所述前声腔与所述出声通道形成所述前腔,所述上盖包括与所述振膜相对且间隔设置的顶壁以及自所述顶壁边缘朝所述下盖方向延伸并与所述下盖组装固定的周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还包括自所述周壁一侧朝对侧延伸至所述后腔内的挡墙,所述挡墙靠近所述顶壁的一端固定有透气隔离件,所述透气隔离件与所述顶壁间隔设置,所述透气隔离件、所述挡墙、所述周壁及与所述透气隔离件相对的所述下盖围成收容吸音材料的吸音腔,所述顶壁包括正对所述振膜的主体部、与所述吸音腔正对的延伸部以及连接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至少部分所述挡墙正对且间隔设置,所述连接部贯穿开设有容纳槽,所述上盖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连接部并覆盖所述容纳槽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挡墙正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盖板在所述下盖的正投影部分落入所述下盖之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箱,包括上盖、与所述上盖合围形成收容空间的下盖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具有振膜,所述发声单体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前腔与后腔,所述上盖与所述振膜间隔形成前声腔,所述上盖形成有连通所述前声腔与外界的出声通道,所述前声腔与所述出声通道形成所述前腔,所述上盖包括与所述振膜相对且间隔设置的顶壁以及自所述顶壁边缘朝所述下盖方向延伸并与所述下盖组装固定的周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还包括自所述周壁一侧朝对侧延伸至所述后腔内的挡墙,所述挡墙靠近所述顶壁的一端固定有透气隔离件,所述透气隔离件与所述顶壁间隔设置,所述透气隔离件、所述挡墙、所述周壁及与所述透气隔离件相对的所述下盖围成收容吸音材料的吸音腔,所述顶壁包括正对所述振膜的主体部、与所述吸音腔正对的延伸部以及连接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至少部分所述挡墙正对且间隔设置,所述连接部贯穿开设有容纳槽,所述上盖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连接部并覆盖所述容纳槽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挡墙正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盖板在所述下盖的正投影部分落入所述下盖之外。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包括与所述顶壁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底壁、以及自所述底壁周缘朝所述上盖延伸并与所述周壁组装固定的侧壁,所述挡墙与所述底壁间隔设置,所述下盖还包括自所述底壁延伸至所述后腔内并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程良,高尚,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