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动汽车增压水冷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6344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动汽车增压水冷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包括增压水冷发动机冷却模块、空调制冷模块、循环液冷却单元和热交换器,所述增压水冷发动机冷却模块与所述循环液冷却单元连接,所述循环液冷却单元与所述空调制冷模块之间通过所述热交换器连接,在所述增压水冷发动机冷却模块中经所述循环液冷却单元冷却后的空气进入发动机的电子节气门体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混动汽车增压水冷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适用性强,冷却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动汽车增压水冷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整车热力
,尤其涉及一种混动汽车增压水冷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增压水冷发动机性能与其进气温度存在较强关联,较低的进气温度能明显的提升发动机的动力性和效率,而降低发动机进气温度的有效途径是降低水冷中冷器的进水温度。现有增压水冷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一般为:新鲜空气经过增压涡轮压缩增压后,通过增压后空气管进入水冷中冷器,空气在水冷中冷器里与冷却液发生热交换后温度降低,随后进入冷却后空气管,最后通过电子节气门进入发动机与燃油混合后燃烧。混动汽车由于机舱布置的空间局限性,导致散热器与中冷器的设计尺寸受到较大约束,在高温环境与发动机大负荷工作情况下,容易出现发动机进气温度偏高的情况。为解决上述问题,已经通过运用冷媒对发动机进行冷却降温,例如专利文献CN107989687A公开的一种增程式电动车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用于将进入其中的气体压缩成增压气体的增压器;用于对增压气体进行初步冷却的第一冷却装置;用于对增压气体进行二次冷却的第二冷却装置;通过第一冷却装置以及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动汽车增压水冷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增压水冷发动机冷却模块(A)、空调制冷模块(B)、循环液冷却单元(C)和热交换器(29),所述增压水冷发动机冷却模块(A)与所述循环液冷却单元(C)连接,所述循环液冷却单元(C)与所述空调制冷模块(B)之间通过所述热交换器(29)连接,在所述增压水冷发动机冷却模块(A)中经所述循环液冷却单元(C)冷却后的空气进入发动机的电子节气门体(5)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动汽车增压水冷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增压水冷发动机冷却模块(A)、空调制冷模块(B)、循环液冷却单元(C)和热交换器(29),所述增压水冷发动机冷却模块(A)与所述循环液冷却单元(C)连接,所述循环液冷却单元(C)与所述空调制冷模块(B)之间通过所述热交换器(29)连接,在所述增压水冷发动机冷却模块(A)中经所述循环液冷却单元(C)冷却后的空气进入发动机的电子节气门体(5)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汽车增压水冷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热交换器(29)上连接有热交换器冷媒出管(32)和热交换器冷媒进管(28),所述空调制冷模块(B)与所述热交换器(29)之间通过热交换器冷媒出管(32)和热交换器冷媒进管(28)连接以构成冷媒循环回路;
所述热交换器(29)上还连接有热交换器进水管(31)和热交换器出水管(30),所述循环液冷却单元(C)通过所述热交换器进水管(31)与所述热交换器(29)连接,所述热交换器出水管(30)与所述增压水冷发动机冷却模块(A)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动汽车增压水冷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空调制冷模块(B)具有冷媒输出端和冷媒输入端,所述冷媒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二电磁阀(25)和第二热力膨胀阀(27)与所述热交换器冷媒进管(28)连接,所述热交换器(29)通过所述热交换器冷媒出管(32)与所述冷媒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动汽车增压水冷发动机进气冷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空调制冷模块(B)包括蒸发器(19)、电动压缩机(13)、冷凝器(15)、第一电磁阀(22)和第一热力膨胀阀(17);所述蒸发器(19)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动压缩机(13)与所述冷凝器(15)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凝器(15)的输出端依次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22)和所述第一热力膨胀阀(17)与所述蒸发器(19)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冷媒输出端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