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喷雾升降装置
本技术属于矿井井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尘喷雾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井下进风巷道的防尘工作,大多采用细雨喷雾进行防尘。细雨喷雾雾化效果好,又不容易在巷道内造成积水。但是细雨喷雾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在井下由于水质的原因,导致细雨喷雾的喷头经常出现堵塞现象,一旦堵塞就得进行处理,所以需要经常更换细雨喷雾的喷头。由于细雨喷雾安装在巷道上,并且巷道较高,更换细雨喷雾喷头时最少需要两个人登高操作。首先将旧细雨喷雾喷头拆卸下来,两个操作人员合力将旧细雨喷雾喷头从巷顶挪至地面;然后将新细雨喷雾喷头从地面登高抬至巷顶;最后安装新细雨喷雾喷头。由此可见此现方法操作不方便、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安全性低。因此,希望设计一种防尘喷雾升降架装置,来减少登高作业时间、登高作业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了传统更换细雨喷雾喷头带来的费时费力、操作不方便、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防尘喷雾升降装置。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尘喷雾升降装置,包括框架、绞盘、曲杆、钢丝绳和滑轮;所述框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尘喷雾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绞盘(2)、曲杆(3)、钢丝绳(4)和滑轮(5);/n所述框架(1)左、右侧面上均设有通孔,且两通孔圆心高度一致;/n所述绞盘(2)包括左侧板(2.1)、右侧板(2.2)和滚筒(2.3),左侧板(2.1)、右侧板(2.2)为圆形板状结构,左侧板(2.1)、右侧板(2.2)中心位置沿轴向设有通孔,滚筒(2.3)为圆柱状结构,滚筒(2.3)中心位置沿轴向设有通孔,左侧板(2.1)、右侧板(2.2)对称固定于滚筒(2.3)两侧,左侧板(2.1)、右侧板(2.2)轴线与滚筒(2.3)轴线重合;/n所述曲杆(3)包括转轴(3.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喷雾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绞盘(2)、曲杆(3)、钢丝绳(4)和滑轮(5);
所述框架(1)左、右侧面上均设有通孔,且两通孔圆心高度一致;
所述绞盘(2)包括左侧板(2.1)、右侧板(2.2)和滚筒(2.3),左侧板(2.1)、右侧板(2.2)为圆形板状结构,左侧板(2.1)、右侧板(2.2)中心位置沿轴向设有通孔,滚筒(2.3)为圆柱状结构,滚筒(2.3)中心位置沿轴向设有通孔,左侧板(2.1)、右侧板(2.2)对称固定于滚筒(2.3)两侧,左侧板(2.1)、右侧板(2.2)轴线与滚筒(2.3)轴线重合;
所述曲杆(3)包括转轴(3.1)、连杆(3.2)和手摇杆(3.3),转轴(3.1)圆杆形结构,连杆(3.2)一端垂直固定于转轴(3.1)右端上方,连杆(3.2)另一端垂直固定于手摇杆(3.3)左端下方;
绞盘(2)位于框架(1)内;
曲杆(3)的转轴(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昭,梁浩,张云昆,田育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