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32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件,折叠机构包括转轴和至少两个联动件,每个支撑件至少与一个联动件连接,各联动件均包括转动部和活动部,转动部与转轴转动连接,活动部的第一端与支撑件连接,活动部的第二端与转动部连接;活动部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活动部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活动部的第一端与转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在活动部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活动部的第一端与转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这种折叠机构的电子设备,可以在增大显示面积的情况下,还提升便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设备可以为人们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和便利性,且人们对具有较大显示面积的电子设备的需求逐渐提升。但是,随着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积增大,其便携性能就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下降,这不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折叠机构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目前电子设备在增大显示面积和提升便携性之间不能兼顾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地: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机构,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件,所述折叠机构包括:转轴;至少两个联动件,每个所述支撑件至少与一个所述联动件连接,各所述联动件均包括转动部和活动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活动部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件连接,所述活动部的第二端与所述转动部连接;所述活动部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活动部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活动部的第一端与所述转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在所述活动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活动部的第一端与所述转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间距。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件和上述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转轴至少两个联动件,每个所述支撑件至少与一个所述联动件连接,各所述联动件的转动部均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折叠机构可以应用在电子设备中,且显示模组能够支撑在支撑件上,每个所述支撑件至少与一个所述联动件连接,且各联动件的转动部均与转轴转动连接,从而可以使至少两个支撑件能够通过联动件与转轴连接,且任意两个支撑件均可以相对转动,以进行折叠和展开动作,保证具有较大显示面积的电子设备通过折叠的方式减小整体尺寸,提升携带性能。同时,联动件的活动部的第一端能够与电子设备中的支撑件连接,活动部的第二端与转动部活动连接,活动部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活动部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时,活动部的第一端与转轴之间的间距分别为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通过使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能够保证采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折叠机构的电子设备在折叠和展开过程中,不会因电子设备中各部件之间间距发生变化而损坏电子设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折叠机构中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折叠机构中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折叠机构中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之三;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折叠机构中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之四;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折叠机构中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之五;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折叠机构中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之六;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折叠机构中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折叠机构中第一联动件的装配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折叠机构中第二联动件的装配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部分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转轴、210-第一转动部、211-活动腔、212-安装孔、213-配合口、220-第二转动部、221-本体、222-销轴、310-第一端、320-第二端、330-第一活动部、340-第二活动部、400-连接座、500-轴座、600-弹性复位件、700-支撑部、710-第一支撑条、720-第二支撑条、730-连接件、740-弹性支撑片、800-显示模组、900-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折叠机构和电子设备,电子设备中包括折叠机构和至少两个支撑件900,在组装电子设备的过程中,两个支撑件900可以通过折叠机构形成连接关系,这使得两个支撑件900具备相对转动的能力。如图1-图10所示,折叠机构可以包括转轴100和至少两个联动件。每个所述支撑件至少与一个所述联动件连接。例如,在支撑件900为两个的情况下,则联动件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联动件分别与两个支撑件900连接。当然,联动件的数量可以大于支撑件900的数量,也就是说,一个支撑件900可以同时与多个联动件连接。联动件安装在转轴100上,以保证通过折叠机构连接的两个支撑件900之间能够相对转动,从而通过折叠的方式使平面尺寸相对较大的电子设备在各方向上的尺寸均相对较小,便于携带;同时,展开的电子设备还具有较大的平面面积,进而可以增大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积,提升用户体验。在电子设备自展开状态切换至折叠状态时,在垂直于转轴100的轴向的方向上,虽然位于电子设备外侧的表面上两端之间的轨迹的尺寸未发生改变,但是位于电子设备内侧的表面的两端之间的轨迹的尺寸会因折叠而减小。如图9和图10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折叠机构中,各联动件均包括转动部和活动部。其中,转动部与转轴100转动连接,以保证整个联动件能相对转轴100转动,转动部可以通过轴孔配合或借助铰链等方式实现与转轴100转动连接的目的。可选地,转轴100可以为圆柱杆状结构,转动部则可以套设于转轴100上,使得转动部与转轴100形成可靠的转动连接关系,这种结构的形成过程相对简单,且转动连接关系较为稳定。活动部的相背两端分别为第一端310和第二端320,第一端310连接在支撑件900上,第二端320活动连接在转动部上,从而保证支撑件900能够与转轴100形成连接关系。活动部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在活动部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活动部的第一端310与转轴100的间距为第一间距,在活动部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活动部的第一端310与转轴100的间距为第二间距,由于活动部的第一端310与支撑件900连接,因此,活动部的第一端310与转轴100的间距也可以表征两个支撑件900之间的间距。通过使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间距,可以使两个支撑件900分别在折叠状态下和展开状态下的间距产生变化,进而对电子设备中两端间轨迹尺寸随折叠和展开状态变化而变化的表面进行尺寸补偿,保证电子设备具备可折叠的能力。其中,活动部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机构,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件(9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包括:/n转轴(100);/n至少两个联动件,每个所述支撑件(900)至少与一个所述联动件连接,各所述联动件均包括转动部和活动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转轴(100)转动连接,所述活动部的第一端(310)与所述支撑件(900)连接,所述活动部的第二端(320)与所述转动部连接;/n所述活动部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活动部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活动部的第一端(310)与所述转轴(100)的间距为第一间距,在所述活动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活动部的第一端(310)与所述转轴(100)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间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机构,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两个支撑件(900),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包括:
转轴(100);
至少两个联动件,每个所述支撑件(900)至少与一个所述联动件连接,各所述联动件均包括转动部和活动部,所述转动部与所述转轴(100)转动连接,所述活动部的第一端(310)与所述支撑件(900)连接,所述活动部的第二端(320)与所述转动部连接;
所述活动部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活动部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活动部的第一端(310)与所述转轴(100)的间距为第一间距,在所述活动部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活动部的第一端(310)与所述转轴(100)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小于所述第二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座(400),所述连接座(400)具有两个定位孔,所述转轴(10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轴(100)平行且间隔设置,且两个所述转轴(100)分别插接于所述连接座(400)的两个所述定位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联动件中包括沿垂直于所述转轴(100)的轴向的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联动件,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联动件分别与两个所述转轴连接,且相对设置两个所述联动件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联动件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座(400),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联动件与所述连接座(400)在所述转轴(100)的轴向和垂直于所述轴向的方向上均限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包括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所述第一联动件和所述第二联动件沿所述转轴(100)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转动部(210)和第二转动部(220),所述活动部包括第一活动部(330)和第二活动部(340),所述第一联动件包括所述第一转动部(210)和所述第一活动部(330),所述第二联动部包括所述第二转动部(220)和所述第二活动部(340);
在所述第一联动件中,沿垂直于所述转轴(100)的轴向的方向,所述第一活动部(330)与所述第一转动部(210)活动连接;
在所述第二联动部中,沿垂直于所述转轴(100)的轴向的方向的周向,所述第二活动部(340)与所述第二转动部(220)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210)开设有贯穿孔、活动腔(211)和配合口(213),所述第一转动部(210)通过所述贯穿孔套设于所述转轴(100),所述第一活动部(330)的第二端(320)位于所述活动腔(211)之内,所述第一活动部(330)的第一端(310)通过所述配合口(213)位于所述活动腔(211)之外;
在所述第一活动部(330)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活动腔(211)中靠近所述转轴(100)的腔壁与所述活动部限位配合,在所述第一活动部(330)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活动腔(211)中远离所述转轴(100)的腔壁与所述活动部限位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210)设有装配口,所述装配口与所述活动腔(211)连通,所述折叠机构还包括轴座(500),所述轴座(500)朝向所述装配口设置,且所述轴座(500)固定于所述第一转动部(210),所述第一活动部(330)的第二端(320)位于所述第一转动部(210)与所述轴座(50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部(340)的第一端(310)与所述支撑件(90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部(340)的第二端(320)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旭锋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