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终端设备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
,尤其涉及移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越来越普及。随着手机行业对于大屏幕、轻便携带的需求越来越极致,同时伴随柔性屏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折叠屏手机的出现和发展已经成为未来手机技术的新趋势。当新的概念手机应允而生,以及新一代的可折叠手机的面世,各个厂商也加快了可折叠手机的研发。由于折叠屏幕表面材料无法使用类似玻璃等刚性材料的限制,且为了保护屏幕,因此,能够很好保护屏幕的内折叠技术成为目前市场上首选的方案。但是,折叠屏手机的屏幕在折叠过程中时,折叠位置必须呈一个R角,于是如何处理折弯R角成为了内折叠屏幕的一大难题。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技术为将屏幕两端分别固定于相应的机壳上,并且使用转轴将中间部分连接。当手机折叠时,屏幕随着壳体一起折叠,直至折叠成零度时,壳体中间会有一个半径为1.5~2mm左右的缝隙用于放置屏幕的R角。如此实施,可能导致折叠屏手机的厚度较常规手机的厚度厚3~4mm,引起用户操作手机时的不适感。另外,由于机壳中间具有一缝隙,因此会导致手机折叠成零度时,手机机壳不能很好地保护屏幕,并且容易造成屏幕划伤、屏幕损坏等问题。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本申请终端设备通过转轴机构的机构运动,使得终端设备的屏幕可以随着转轴机构中的第一转轴部和第二转轴部的转动而缓慢下沉,并且在终端设备折叠成零度时,终端设备的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可折叠的屏幕;彼此对称设置的第一机壳和第二机壳;在第一机壳内和第二机壳内分别设有第一屏幕支撑板和第二屏幕支撑板;所述第一屏幕支撑板和所述第二屏幕支撑板分别用于承载相应的部分屏幕;在所述第一机壳和所述第二机壳之间的相对一侧设有第三机壳;在所述第三机壳内的两端分别设有齿轮箱;在所述第三机壳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当所述第一机壳和所述第二机壳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臂和所述第二转动臂的转动而相向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屏幕支撑板和所述第二屏幕支撑板相应转动;当所述第一屏幕支撑板和所述第二屏幕支撑板的各自一侧在相应转动时,所述第一屏幕支撑板和所述第二屏幕支撑板的各自另一侧分别在设置于所述第一机壳和所述第二机壳内的屏幕支撑板轨迹块中的轨迹槽内滑动,以至于所述第一屏幕支撑板和第二屏幕支撑板下沉,使得所述可折叠的屏幕在所述第一机壳和所述第二机壳相向运动时能够位于所述第一机壳和所述第二机壳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可折叠的屏幕;彼此对称设置的第一机壳和第二机壳;在第一机壳内和第二机壳内分别设有第一屏幕支撑板和第二屏幕支撑板;所述第一屏幕支撑板和所述第二屏幕支撑板分别用于承载相应的部分屏幕;在所述第一机壳和所述第二机壳之间的相对一侧设有第三机壳;在所述第三机壳内的两端分别设有齿轮箱;在所述第三机壳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转动臂和第二转动臂;当所述第一机壳和所述第二机壳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臂和所述第二转动臂的转动而相向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屏幕支撑板和所述第二屏幕支撑板相应转动;当所述第一屏幕支撑板和所述第二屏幕支撑板的各自一侧在相应转动时,所述第一屏幕支撑板和所述第二屏幕支撑板的各自另一侧分别在设置于所述第一机壳和所述第二机壳内的屏幕支撑板轨迹块中的轨迹槽内滑动,以至于所述第一屏幕支撑板和第二屏幕支撑板下沉,使得所述可折叠的屏幕在所述第一机壳和所述第二机壳相向运动时能够位于所述第一机壳和所述第二机壳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臂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机壳,所述第一转动臂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齿轮箱;所述第二转动臂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机壳,所述第二转动臂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齿轮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包括一齿轮固定块、一第一齿轮和一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各自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转动臂和所述第二转动臂,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的各自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所述齿轮固定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永球,
申请(专利权)人: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