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勘探用简易多功能电法仪,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底端的侧边设置有若干固定装置,所述架体内部设置有丝杆和滑轨,所述丝杆和所述滑轨上套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设置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探杆,所述探杆侧边底端设置有若干阻力传感器,所述架体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与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若干缓冲减震结构一连接,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法仪本体,所述电法仪本体与所述箱体之间通过若干缓冲减震结构二连接。有益效果:便于现场进行岩土钻探及取样,能够提高装置整体稳定性,能够对电法仪提供缓冲减震,避免在钻探或运输时造成电法仪内部的震荡而使得电子元器件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勘探用简易多功能电法仪
本技术涉及电法仪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勘探用简易多功能电法仪。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勘探地层物性主要采用静力触探法。静力触探的工作过程是用静力将探头压到地层中去。在贯入过程中,由于埋在地层中的各种物质的物理力学性质不同,因此,探头遇到的阻力也不同,有的物质软,阻力就小,有的物质硬,阻力就大。物质的软硬程度正是物质的力学性质的一种体表现。所以贯入阻力从一个侧面反应了被探测物质的强度。根据这样一种内部联系,通过利用探头中的阻力传感器,将贯入阻力通过电子量测记录仪表将其显示和记录下来,并利用贯入阻力和被测物质的强度之间存在的关系,确定被测物的力学指标,划分土层,并评估地层中可能的物质。一般的勘探仪虽然能起到勘探作用,但自身结构连接性差,功能也比较单一,使用受到一定的局限,而且现有的电法仪不具有较好的缓冲减震作用,容易受到震动而加速电法仪的损坏。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勘探用简易多功能电法仪,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勘探用简易多功能电法仪,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底端的侧边设置有若干固定装置,所述架体的内部设置有丝杆和滑轨,所述丝杆与位于所述架体顶端的电机一连接,所述丝杆和所述滑轨上套设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设置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探杆,所述探杆侧边的底端设置有若干阻力传感器,所述架体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与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若干缓冲减震结构一相配合连接,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电法仪本体,所述电法仪本体与所述箱体之间通过若干缓冲减震结构二相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是由插杆和旋转手柄构成,所述插杆穿插于所述架体的底端,所述旋转手柄位于所述插杆的顶端。进一步的,所述架体顶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手柄。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减震结构一和所述缓冲减震结构二分别均由条形槽、限位滑轨、活动套和缓冲弹簧构成,所述条形槽位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和所述箱体的内侧,所述限位滑轨位于所述条形槽的内部,所述活动套和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所述限位滑轨。进一步的,所述探杆为中空式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一与所述架体之间以及所述电机二与所述活动块之间分别均设置有缓冲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固定装置,从而能够对装置整体进行固定,提高其稳定性,通过设置丝杆、滑轨、电机一、活动块、电机二、探杆,从而能够进行岩土钻探,通过设置由条形槽、限位滑轨、活动套和缓冲弹簧构成的缓冲减震结构一和缓冲减震结构二,从而能够对电法仪本体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勘探用简易多功能电法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勘探用简易多功能电法仪的探杆截面图。图中:1、架体;2、固定装置;3、丝杆;4、滑轨;5、电机一;6、活动块;7、电机二;8、探杆;9、阻力传感器;10、支撑板;11、箱体;12、缓冲减震结构一;13、电法仪本体;14、缓冲减震结构二;15、插杆;16、旋转手柄;17、手柄;18、条形槽;19、限位滑轨;20、活动套;21、缓冲弹簧;22、缓冲垫。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勘探用简易多功能电法仪。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勘探用简易多功能电法仪,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底端的侧边设置有若干固定装置2,所述架体1的内部设置有丝杆3和滑轨4,所述丝杆3与位于所述架体1顶端的电机一5连接,所述丝杆3和所述滑轨4上套设有活动块6,所述活动块6上设置有电机二7,所述电机二7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探杆8,所述探杆8侧边的底端设置有若干阻力传感器9,所述架体1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顶端设置有箱体11,所述箱体11与所述支撑板10之间通过若干缓冲减震结构一12相配合连接,所述箱体11的内部设置有电法仪本体13,所述电法仪本体13与所述箱体11之间通过若干缓冲减震结构二14相配合连接。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装置2,从而能够对装置整体进行固定,提高其稳定性,通过设置丝杆3、滑轨4、电机一5、活动块6、电机二7、探杆8,从而能够进行岩土钻探,通过设置由条形槽18、限位滑轨19、活动套20和缓冲弹簧21构成的缓冲减震结构一12和缓冲减震结构二14,从而能够对电法仪本体13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实施例二:如图1-2所示,所述固定装置2是由插杆15和旋转手柄16构成,所述插杆15穿插于所述架体1的底端,所述旋转手柄16位于所述插杆15的顶端,所述架体1顶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手柄17,所述缓冲减震结构一12和所述缓冲减震结构二14分别均由条形槽18、限位滑轨19、活动套20和缓冲弹簧21构成,所述条形槽18位于所述支撑板10的顶部和所述箱体11的内侧,所述限位滑轨19位于所述条形槽18的内部,所述活动套20和所述缓冲弹簧21套设于所述限位滑轨19,所述探杆8为中空式结构,所述电机一5与所述架体1之间以及所述电机二7与所述活动块6之间分别均设置有缓冲垫22。从图1中可以看出,所述固定装置2是由插杆15和旋转手柄16构成,所述插杆15穿插于所述架体1的底端,所述旋转手柄16位于所述插杆15的顶端,所述架体1顶端的两侧分别均设置有手柄17,所述电机一5与所述架体1之间以及所述电机二7与所述活动块6之间分别均设置有缓冲垫22,对于插杆15、旋转手柄16、手柄17和缓冲垫22的设计,是比较常规的故此不做详细的说明。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技术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实际应用时,将架体1放置好,然后转动旋转手柄16,使得插杆15插入土壤进行固定,启动电机一5和电机二7,从而能够进行钻探工作,通过设置由条形槽18、限位滑轨19、活动套20和缓冲弹簧21构成的缓冲减震结构一12和缓冲减震结构二14,从而能够对电法仪本体13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固定装置2,从而能够对装置整体进行固定,提高其稳定性,通过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勘探用简易多功能电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底端的侧边设置有若干固定装置(2),所述架体(1)的内部设置有丝杆(3)和滑轨(4),所述丝杆(3)与位于所述架体(1)顶端的电机一(5)连接,所述丝杆(3)和所述滑轨(4)上套设有活动块(6),所述活动块(6)上设置有电机二(7),所述电机二(7)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探杆(8),所述探杆(8)侧边的底端设置有若干阻力传感器(9),所述架体(1)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顶端设置有箱体(11),所述箱体(11)与所述支撑板(10)之间通过若干缓冲减震结构一(12)相配合连接,所述箱体(11)的内部设置有电法仪本体(13),所述电法仪本体(13)与所述箱体(11)之间通过若干缓冲减震结构二(14)相配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勘探用简易多功能电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底端的侧边设置有若干固定装置(2),所述架体(1)的内部设置有丝杆(3)和滑轨(4),所述丝杆(3)与位于所述架体(1)顶端的电机一(5)连接,所述丝杆(3)和所述滑轨(4)上套设有活动块(6),所述活动块(6)上设置有电机二(7),所述电机二(7)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探杆(8),所述探杆(8)侧边的底端设置有若干阻力传感器(9),所述架体(1)的顶端设置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顶端设置有箱体(11),所述箱体(11)与所述支撑板(10)之间通过若干缓冲减震结构一(12)相配合连接,所述箱体(11)的内部设置有电法仪本体(13),所述电法仪本体(13)与所述箱体(11)之间通过若干缓冲减震结构二(14)相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勘探用简易多功能电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2)是由插杆(15)和旋转手柄(16)构成,所述插杆(15)穿插于所述架体(1)的底端,所述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宝山,刘磊,张祎然,曾何胜,陈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物探资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