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平单井产量的预测方法,在选取施工区域内,统计确定新水平单井的位置相邻施工过旧井的数量;在统计的旧井的数量中选取5‑15口井,分别获取5‑15口井的压裂参数;通过分别获取旧井中5‑15口井的每口井的压裂参数,通过分析建立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散点图及趋势线;通过得到的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散点图及趋势线得到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公式,然后再通过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公式来预测新水平单井的累计产量;通过上述方法简单,便捷、准确高效的预测新水平井的累计产量,同时通过发现的水平单井的段数与单井总费用的关系公式还可以预测新水平单井的预算总费用,给前期的施工准备做了扎实的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平单井产量的预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开发
,具体涉及一种水平单井产量的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石油资源劣质化,油气勘探开发工程作业难度越来越大,各油田及油服企业积极探索各种不同程度的一体化施工总包,以实现资源整合,提升作业效率、控降成本,在此之前需要就平台井制定投资和产量目标,选择具有经济效益目标的工程技术服务,降低开发风险。投资中需要进行压裂液、支撑剂、设备使用费、人员技术服务费等费用测算,需要考虑的因素多,测算困难。采用建立地质模型、压裂裂缝模型和产量递减模型的方式进行产能预测,需要在已知水平井地质情况的基础上,预测过程繁琐,对于未钻水平井没办法测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水平单井产量的预测方法,尤其是具有方法简单,预测准确及预测效率高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平单井产量的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取施工区域;步骤二:在选取施工区域内,确定新水平单井的位置;步骤三:在选取施工区域内,统计确定新水平单井的位置相邻施工过旧井的数量;步骤四:在统计的旧井的数量中选取5-15口井,分别获取5-15口井的压裂参数;步骤五:通过分别获取旧井中5-15口井的每口井的压裂参数,通过分析建立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散点图及趋势线;步骤六:通过步骤五中得到的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散点图及趋势线得到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公式,然后再通过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公式来预测新水平单井的累计产量。所述的步骤四、步骤五和步骤六中压裂参数包括单井水平段长度、单井钻遇率、单井簇间距、单井段数、单井簇数、单井入地砂量、单井入地液量、单井有效储层长度、单井累计产量。所述的步骤五中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公式包括单井钻遇率与单井簇间距关系公式、单井段数与单井簇数关系公式及单井有效储层长度与单井累计产量关系公式。在进行预测新水平单井累计产量时,先通过以下方法计算出新水平单井簇间距、新水平单井簇数、新水平单井入地砂量、新水平单井入地液量和新水平单井有效储层长度;(1)获取已知的新水平单井的钻遇率和水平段长度数据;(2)根据已知的单井钻遇率与单井簇间距关系公式计算出新水平单井簇间距;(3)根据步骤(2)计算出的新水平单井簇间距,计算出新水平单井簇数;(4)根据步骤(3)计算出的新水平单井簇数,以及已知的单井段数与单井簇数关系公式,计算出新水平单井段数;(5)根据步骤(4)计算出的新水平单井段数,计算出新水平单井入地砂量;(6)根据步骤(5)计算出的新水平单井入地砂量,计算新水平单井入地液量;(7)根据步骤(1)已知的新水平单井的钻遇率值,计算新水平单井有效储层长度;(8)根据步骤(7)计算出的新水平单井有效储层长度,代入已知的单井有效储层长度与单井累计产量关系公式,预测出新水平单井的累计产量。所述的步骤(3)通过公式:簇数=水平段长度/簇间距,计算新水平单井簇数。所述的步骤(4)通过公式:单井入地砂量=单段加砂强度×段数,计算新水平单井入地砂量。所述的步骤(5)通过公式:单井入地液量=单井入地砂量/砂液比,计算新水平单井入地液量。所述的步骤(7)通过公式:单井有效储层长度=单井水平段长度×新水平单井钻遇率,计算新水平单井有效储层长度。所述的步骤(5)中的砂液比为0.1-0.2。所述的步骤(5)中的砂液比为0.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选取施工区域;在选取施工区域内,确定新水平单井的位置;在选取施工区域内,统计确定新水平单井的位置相邻施工过旧井的数量;在统计的旧井的数量中选取5-15口井,分别获取5-15口井的压裂参数;通过分别获取旧井中5-15口井的每口井的压裂参数,通过分析建立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散点图及趋势线;通过得到的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散点图及趋势线得到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公式,然后再通过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公式来预测新水平单井的累计产量;通过上述方法简单,便捷、准确高效的预测新水平井的累计产量,同时通过发现的水平单井的段数与单井总费用的关系公式还可以预测新水平单井的预算总费用,给前期的施工准备做了扎实的基础。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选取的8口旧水平单井钻遇率与簇间距散点图及趋势线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选取的8口旧水平单井段数与簇数散点图及趋势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选取的8口旧水平单井有效储层长度与累计产量的散点图及趋势线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选取的8口旧水平单井段数与单井总费用的散点图及趋势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水平单井产量的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取施工区域;步骤二:在选取施工区域内,确定新水平单井的位置;步骤三:在选取施工区域内,统计确定新水平单井的位置相邻施工过旧井的数量;步骤四:在统计的旧井的数量中选取5-15口井,分别获取5-15口井的压裂参数;步骤五:通过分别获取旧井中5-15口井的每口井的压裂参数,通过分析建立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散点图及趋势线;步骤六:通过步骤五中得到的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散点图及趋势线得到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公式,然后再通过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公式来预测新水平单井的累计产量。通过上述方法简单,便捷、准确高效的预测新水平井的累计产量。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步骤四、步骤五和步骤六中压裂参数包括单井水平段长度、单井钻遇率、单井簇间距、单井段数、单井簇数、单井入地砂量、单井入地液量、单井有效储层长度、单井累计产量。实际使用时:通过进行数据的统计,分别统计出施工区域内旧井的单井水平段长度、单井钻遇率、单井簇间距、单井段数、单井簇数、单井入地砂量、单井入地液量、单井有效储层长度、单井累计产量的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实施例3:参照图1、图2和图3,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步骤五中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公式包括单井钻遇率与单井簇间距关系公式、单井段数与单井簇数关系公式及单井有效储层长度与单井累计产量关系公式。实际使用时:统计后的数据通过分析建立散点图及趋势线,发现单井钻遇率与单井簇间距之间存在关系,单井段数与单井簇数之间存在关系,单井有效储层长度与单井累计产量之间存在关系,最后找到单井钻遇率与单井簇间距关系公式、单井段数与单井簇数关系公式及单井有效储层长度与单井累计产量关系公式。实施例4:与实施例3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进行预测新水平单井累计产量时,先通过以下方法计算出新水平单井簇间距、新水平单井簇数、新水平单井入地砂量、新水平单井入地液量和新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平单井产量的预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选取施工区域;/n步骤二:在选取施工区域内,确定新水平单井的位置;/n步骤三:在选取施工区域内,统计确定新水平单井的位置相邻施工过旧井的数量;/n步骤四:在统计的旧井的数量中选取5-15口井,分别获取5-15口井的压裂参数;/n步骤五:通过分别获取旧井中5-15口井的每口井的压裂参数,通过分析建立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散点图及趋势线;/n步骤六:通过步骤五中得到的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散点图及趋势线得到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公式,然后再通过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公式来预测新水平单井的累计产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单井产量的预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施工区域;
步骤二:在选取施工区域内,确定新水平单井的位置;
步骤三:在选取施工区域内,统计确定新水平单井的位置相邻施工过旧井的数量;
步骤四:在统计的旧井的数量中选取5-15口井,分别获取5-15口井的压裂参数;
步骤五:通过分别获取旧井中5-15口井的每口井的压裂参数,通过分析建立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散点图及趋势线;
步骤六:通过步骤五中得到的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散点图及趋势线得到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公式,然后再通过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公式来预测新水平单井的累计产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单井产量的预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四、步骤五和步骤六中压裂参数包括单井水平段长度、单井钻遇率、单井簇间距、单井段数、单井簇数、单井入地砂量、单井入地液量、单井有效储层长度、单井累计产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平单井产量的预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五中不同压裂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公式包括单井钻遇率与单井簇间距关系公式、单井段数与单井簇数关系公式及单井有效储层长度与单井累计产量关系公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平单井产量的预测方法,其特征是:在进行预测新水平单井累计产量时,先通过以下方法计算出新水平单井簇间距、新水平单井簇数、新水平单井入地砂量、新水平单井入地液量和新水平单井有效储层长度;
(1)获取已知的新水平单井的钻遇率和水平段长度数据;
(2)根据已知的单井钻遇率与单井簇间距关系公式计算出新水平单井簇间距;
(3)步骤根据(2)计算出的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长州,孙虎,张冕,李璐,范琳沛,马春晖,尹俊禄,欧阳伟平,陈飞,周荣萍,刘欢,李燕红,李杉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