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信号传输光纤及应用该光纤的传输装置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传感
的光传感和传输技术,尤其涉及以新型光纤为传输介质的基于正交模式的双信号传输光纤及应用该光纤的传输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因特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5G移动通信技术等高新科技的蓬勃发展对通信链路的信息传输速率和容量都提出了相应更高的要求。目前,作为信息传输的主流方式之一的光通信技术,正从多通道、高速率、超大容量、超长距离等方面进行光通信演进,在提高传输容量和延长传输距离两个坐标轴上不断取得进步,以满足超宽带、数据通信和云计算服务等未来通信业务对通信容量进一步提升的要求。传统单模光纤在提高信息传输容量方面已经不断接近非线性香农极限使得传输容量很难再提升,因此在光纤的横向空间域中提供更大自由度的空分复用原理被提出。其中基于多模光纤或者少模光纤的模分复用技术被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所关注,旨在维持必要的光纤通信容量增长,从而支撑互联网流量的指数增长。然而在一根光纤中传输多个模式,模式模场之间极易受到外界的波动而产生耦合现象,从而影响不同模式模场之间信号的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传感双信号传输光纤,其特征是:包括中芯(1)、环芯(2)和包层(3),所述的中芯(1)位于传输光纤的中心,环芯(2)为圆管状结构,中芯(1)位于环芯(2)的管腔中,中芯(1)与环芯(2)之间以及环芯(2)外侧均通过包层(3)包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传感双信号传输光纤,其特征是:包括中芯(1)、环芯(2)和包层(3),所述的中芯(1)位于传输光纤的中心,环芯(2)为圆管状结构,中芯(1)位于环芯(2)的管腔中,中芯(1)与环芯(2)之间以及环芯(2)外侧均通过包层(3)包裹。
2.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传感双信号传输光纤的传输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以下结构:激光器(4)、光波复用系统(5)、通信、传感双信号传输光纤、相位板(6)、通信信号处理模块(7)以及传感信号处理模块(8),所述的激光器(4)与光波复用系统(5)连接,能向光波复用系统(5)输入激光,所述的光波复用系统(5)用于将激光分为两路,一路调制为环形的通信信号,一路调制为点状传感信号,光波复用系统(5)与通信、传感双信号传输光纤的进口端连接,环形的通信信号进入环芯(2)传导,传感信号通过中芯(1)传导,传感双信号传输光纤的出口端通过相位板(6)与通信信号处理模块(7)连接,所述的相位板(6)用于滤除来自中芯(1)的传感信号从而使通信信号处理模块(7)只获得通信信号,所述的通信信号处理模块(7)用于处理通信信号,所述的传感信号处理模块(8)与通信、传感双信号传输光纤的进口端连接,用于接收环芯(2)中后向瑞利散射的传感信号,并对传感信号进行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传感双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光波复用系统(5)包括分束器(5a)、第一路电光调制器(5b)、第一路空间光调制器(5c)、第一路偏振器(5d)、第二路电光调制器(5e)、第二路空间光调制器(5f)、第二路偏振器(5g)以及发送信号合束器(5h),所述的激光器(4)输入光波复用系统(5)的激光经分束器(5a)分为两束,一路激光经第一路电光调制器(5b)、第一路空间光调制器(5c)、第一路偏振器(5d)进入发送信号合束器(5h),另一路激光经第二路电光调制器(5e)、第二路空间光调制器(5f)、第二路偏振器(5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忻向军,吴泳锋,毛雅亚,王瑾,王瑞春,沈磊,李良川,周锐,王光全,任建新,孙婷婷,赵立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