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B类超源跟随电路及差分AB类超源跟随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208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B类超源跟随电路及差分AB类超源跟随电路,AB类超源跟随电路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折叠电路、偏压电路,输入电路的二端分别与折叠电路的第一端、输出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折叠电路的另一端、偏压电路的一端同时与输出电路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电路的输入端为AB类超源跟随电路的输入端,输出电路的第一端为AB类超源跟随电路的输出端;偏压电路用于对输出电路提供偏置设置,折叠电路用于扩展输出电路控制端的摆幅。基于AB类超源跟随电路构成差分AB类超源跟随电路。偏压电路为输出电路设置偏压,保证了跟随器输出信号的完整,实现了全频段的跟随;折叠电路、偏压电路结合,实现了对跟随电路的负反馈,稳定了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B类超源跟随电路及差分AB类超源跟随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尤其是涉及一种AB类超源跟随电路及差分AB类超源跟随电路。
技术介绍
在半导体设计
,跟随电路是非常常用的一个电路,一般情况下,采用源极跟随电路,源极跟随电路具有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通常用作输入信号的缓冲级,基本的源极跟随电路包括一个MOS管和一个电流源电路,但其输出阻抗还是有些高,不能满足要求,为了降低输出阻抗、输出与吸收大电流,增大功率,对基本源极跟随电路进行改进,构成AB类超源跟踪电路,如图1所示,在基本源极跟随电路上叠加镜像电流源电路、电容耦合电路,实现AB类交流输入的跟随,镜像电流源M3、M4的镜像端第三MOS管M3连接到输入MOS管M1的源极,在MOS管的漏极连接电流源I2、输出MOS管M2的栅极、耦合电容C1的一端,输出MOS管M2实现了小的输出阻抗,耦合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第三MOS管M3的栅极,并通过电阻R1连接到镜像端第四MOS管M4的栅极。输出MOS管M2的漏极作为超源跟随电路的输出。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在稳定状态下,电流源I1通过镜像电流源镜像到M1的源极。当输入信号减小时,M2的栅极电压增大,NMOS晶体管M2从负载中吸收电流。同时,M2栅极电压通过电容器C1与M3栅极交流耦合,升高M3栅极电压,趋向于关闭PMOS晶体管M3。当输入信号增大时,M2栅极将减小,同时M2栅极电压通过电容器C1与M3栅极交流耦合,降低M3栅极电压,趋向于打开PMOS晶体管M3。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获得比恒流源I1更多的负载电流。大电阻R1用于使交流耦合能够暂时拉低M3的栅极。虽然此AB类超源跟踪电路能够实现低输出阻抗、输出与吸收大电流,但由于使用电容C1进行交流耦合,当输入信号的频率很低或为直流时,电路无法工作。因此,设计一种不受输入频率影响的跟随电路,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AB类超源跟随电路及差分AB类超源跟随电路,通过在基本源极跟随器电路的基础上,增加折叠电路扩展了输出级控制端电压的摆幅,通过AB类的偏压电路及输出级,减少了输出阻抗,增大了输出电流与吸收电流能力,提高了输出功率。直流耦合偏压电路的设置,实现了对任意频率的输入信号及直流信号输入的跟随,扩大了电路的使用范围。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AB类超源跟随电路,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折叠电路、偏压电路,输入电路的二端分别与折叠电路的第一端、输出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折叠电路的另一端、偏压电路的一端同时与输出电路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电路的输入端为AB类超源跟随电路的输入端,输出电路的第一端为AB类超源跟随电路的输出端;偏压电路用于对输出电路提供偏压设置,折叠电路用于扩展输出电路控制端的摆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折叠电路的第二端、输出电路的第二端与偏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折叠电路的第三端、输出电路的第三端与偏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折叠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偏置电路、折叠子电路,偏置电路用于对折叠子电路提供偏压,折叠电路用于扩展输出电路控制端的摆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折叠子电路包括第二电流源电路、折叠级联的第四、第五N型晶体管,第四、第五N型晶体管的栅极或基极分别连接偏置电路的二个输出端,第四N型晶体管的源极或发射极连接第五N型晶体管的漏极或集电极,第四N型晶体管的源极或发射极为折叠电路的第三端,连接输出电路的第三端;第二电流源电路一端连接电源正端,其另一端为折叠电路的第二端,连接输出电路的第二端,第五N型晶体管的源极或发射极连接电源地;第二电流源电路用于为折叠级联的第四、第五N型晶体管提供偏压电流。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输入电路包括第一电流源电路、第一P型晶体管,第一电流源的一端连接电源正端,另一端连接第一P型晶体管的源极或发射极,第一P型晶体管的漏极或集电极连接折叠电路,其栅极或基极为输入电路的输入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偏压电路包括第一偏压子电路、第二偏压子电路、第一偏压输出子电路、第二偏压输出子电路;第一偏压子电路与第二偏压子电路并联连接,第一偏压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偏压输出子电路的控制端,第二偏压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偏压输出子电路的控制端,第一偏压输出子电路的第一、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二偏压输出子电路的第一、第二输出端连接,并分别作为偏压电路的第一、第二输出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偏压子电路包括第三电流源电路,第八、第九N型晶体管;第八、第九N型晶体管串联连接,第三电流源电路的一端连接电源正端,另一端连接第八N型晶体管的漏极与栅极或基极与集电极、第一偏压输出子电路的控制端,第八N型晶体管的源极或发射极连接第九N型晶体管的漏极与栅极或基极与集电极,第九N型晶体管的源极或发射极连接电源地;第二偏压子电路包括第四电流源电路,第十、第十一P型晶体管;第十、第十一P型晶体管串联连接,第十P型晶体管的源极或发射极连接电源正端,其漏极与栅极或基极与集电极连接第十一P型晶体管的源极或发射极,第十一P型晶体管的漏极与栅极或基极与集电极、第二偏压输出子电路的控制端连接第四电流源电路的一端,第四电流源电路的另一端连接电源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折叠电路的第二电流源电路、偏压电路的第三电流源电路与第四电流源电路,其输出电流值相等。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差分AB类超源跟随电路,包括差分输入电路、差分输出电路、差分折叠电路、偏压电路,差分输入电路的二个输入端作为差分AB类超源跟随电路的正负输入端,其差分输出的第一、第二输出端作为差分AB类超源跟随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差分输出电路的两个输出端;其第三、第四输出端分别连接差分折叠电路的二个输入端;差分折叠电路的第一、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差分输出电路的第一、第二端,同时连接偏压电路的第一、第二端;其第三、四端输出端分别连接差分输出电路的第三、第四端,同时连接偏压电路的第三、第四端。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差分输入电路包括差分设置的两个输入电路;差分输出电路包括差分设置的两个输出电路;差分折叠电路包括差分设置的两个折叠电路;偏压电路包括第一偏压子电路、第二偏压子电路、第一偏压输出子电路、第二偏压输出子电路;第一偏压子电路与第二偏压子电路并联连接;第一偏压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偏压输出子电路的控制端;第二偏压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偏压输出子电路的控制端;第一偏压输出子电路的第一、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二偏压输出子电路的第一、第二输出端连接,并分别作为偏压电路的第一、第二输出端;第一偏压输出子电路的第三、第四输出端分别与第二偏压输出子电路的第三、第四输出端连接,并分别作为偏压电路的第三、第四输出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申请的AB类超源跟随电路,通过在输入电路的输出端设置折叠电路,扩展了输出电路控制端的摆幅,保证了跟随电路的输出幅度范围;2.进一步地,本申请通过设置偏压电路,对输出电路提供偏压,保证了跟随器电路对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B类超源跟随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折叠电路、偏压电路,输入电路的二端分别与折叠电路的第一端、输出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折叠电路的另一端、偏压电路的一端同时与输出电路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电路的输入端为AB类超源跟随电路的输入端,输出电路的第一端为AB类超源跟随电路的输出端;偏压电路用于对输出电路提供偏压设置,折叠电路用于扩展输出电路控制端的摆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B类超源跟随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折叠电路、偏压电路,输入电路的二端分别与折叠电路的第一端、输出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折叠电路的另一端、偏压电路的一端同时与输出电路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电路的输入端为AB类超源跟随电路的输入端,输出电路的第一端为AB类超源跟随电路的输出端;偏压电路用于对输出电路提供偏压设置,折叠电路用于扩展输出电路控制端的摆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AB类超源跟随电路,其特征在于:折叠电路的第二端、输出电路的第二端与偏压电路的第一端连接,折叠电路的第三端、输出电路的第三端与偏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AB类超源跟随电路,其特征在于:折叠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偏置电路、折叠子电路,偏置电路用于对折叠子电路提供偏压,折叠子电路扩展了输出电路控制端的摆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AB类超源跟随电路,其特征在于:折叠子电路包括第二电流源电路、折叠级联的第四、第五N型晶体管,第四、第五N型晶体管的栅极或基极分别连接偏置电路的二个输出端,第四N型晶体管的源极或发射极连接第五N型晶体管的漏极或集电极,第四N型晶体管的源极或发射极为折叠电路的第三端,连接输出电路的第三端;第二电流源电路一端连接电源正端,其另一端为折叠电路的第二端,连接输出电路的第二端,第五N型晶体管的源极或发射极连接电源地;第二电流源电路用于为折叠级联的第四、第五N型晶体管提供偏压电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AB类超源跟随电路,其特征在于:输入电路包括第一电流源电路、第一P型晶体管,第一电流源的一端连接电源正端,另一端连接第一P型晶体管的源极或发射极,第一P型晶体管的漏极或集电极连接折叠电路,其栅极或基极为输入电路的输入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AB类超源跟随电路,其特征在于:偏压电路包括第一偏压子电路、第二偏压子电路、第一偏压输出子电路、第二偏压输出子电路;第一偏压子电路与第二偏压子电路并联连接,第一偏压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偏压输出子电路的控制端,第二偏压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偏压输出子电路的控制端,第一偏压输出子电路的第一、第二输出端分别与第二偏压输出子电路的第一、第二输出端连接,并分别作为偏压电路的第一、第二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A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闸钢黄勍隆冯显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