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并联逆变器系统的零共模电压调制算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逆变器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并联逆变器系统的零共模电压调制算法。
技术介绍
两电平电压源型三相逆变器是目前技术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三相逆变器拓扑。将上述逆变器通过特定滤波电感并联的逆变系统有着控制自由度多,可靠度高,便于模块化设计等优点,在大容量逆变器场合有着广泛应用。在上述逆变系统的调制算法中,七段式SVPWM(SpaceVectorPulseWidthModulation)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调制方式。该种调制方法从合成交流电机圆形磁场的角度出发,以电压矢量满足伏秒平衡的原则来构成调制方案,有着物理意义明确,直流电压利用率高,输出电流谐波含量低的优点。但是其存在着最大值为Vdc/2的高频共模电压,对系统有着严重危害。针对拥有更多自由度的并联逆变器结构,载波移相SVPWM在常用七段式SVPWM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通过设置不同逆变器载波相位来达到特定谐波抵消的效果,获得更低的输出电流THD,同时也将共模电压峰值抑制到了Vdc/6,但是无法彻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并联逆变器系统的零共模电压调制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1,根据并联逆变器系统中两个逆变器并联拓扑结构对每个逆变器进行电压矢量建模;/n步骤2,选取具有零共模电压特性的系统电压矢量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并联逆变器系统的零共模电压调制算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根据并联逆变器系统中两个逆变器并联拓扑结构对每个逆变器进行电压矢量建模;
步骤2,选取具有零共模电压特性的系统电压矢量Vcm0;
步骤3,根据所述系统电压矢量Vcm0中的非零矢量确定六个扇区;
步骤4,确定参考电压矢量所在扇区,根据所在扇区确定合成所述参考电压矢量的三个系统电压矢量;
步骤5,确定合成所述参考电压矢量的三个系统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使得合成所述参考电压矢量的三个系统电压矢量的作用效果与所述参考电压矢量作用效果相同;
步骤6,确定合成所述参考电压矢量的三个系统电压矢量的调制顺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并联逆变器系统的零共模电压调制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每个逆变器模块产生的电压矢量包括:
V'0[000],V'1[100],V'2[110],V'3[010],V'4[011],V'5[001],V'6[101],V'7[1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并联逆变器系统的零共模电压调制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电压矢量Vcm0包含:非零矢量V7,V8,V9,V10,V11,V12与零矢量V00,其中V7为V'1和V'2组成的矢量,V8为V'2和V'3组成的矢量,V9为V'3和V'4组成的矢量,V10为V'4和V'5组成的矢量,V11为V'5和V'6组成的矢量,V12为V'6和V'1组成的矢量。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并联逆变器系统的零共模电压调制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是:
将所述步骤1中每个逆变器产生的电压矢量进行组合,得到所有系统电压矢量;
计算系统共模电压,从所有系统电压矢量中选取具有零共模电压特性的系统电压矢量Vcm0,计算系统共模电压的公式为:
其中,Vcm为系统共模电压,VAN1、VBN1、VCN1分别代表并联逆变器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张伟健,王兴,郑逸飞,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深圳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