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充电电路和双向直流变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178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2
一种车载充电电路和双向直流变换电路,涉及汽车新能源技术领域,包括交直流变换电路和双向直流变换电路,其中,交直流变换电路用于将交流电源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给双向直流变换电路,双向直流变换电路包括至少一个LLC谐振变换单元电路,每个LLC谐振变换单元电路包括第一单相全桥整流电路、第一谐振补偿电路、变压电路和第二单相全桥整流电路,由于对LLC谐振变换单元电路进行单边谐振补偿,使得谐振电流波形更光滑,电流杂波少可减少双向直流变换器的噪声和损耗,同时还可减少谐振元件的数量,进而减少双向直流变换电路的尺寸及器件发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充电电路和双向直流变换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新能源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充电电路和双向直流变换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各类电子产品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对于小功率便携产品,人们追求小巧轻便;对于大功率产品,出于对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担心,人们追求更高的效率,特别是对电动车或电动工具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普遍。其中,因为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保有量逐年递增,车载充电器技术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而迅猛发展。在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的充电解决方案主要有接触式充电和非接触式充电两种方式,接触式充电就是直接由交流或直流电源进行充电,非接触式充电多采用无线充电。在接触式充电方式中,除直流充电系统外,电动汽车还须配备OBC(On-boradCharger,车载充电机),使得电动汽车可以使用家用的市电电源进行充电。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向着大功率、高效率方向发展,以便满足少的充电次数和时间保证尽可能多的续驶里程的需求,并具备安全、可靠、高效、功率密度大、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如何提高车载充电器的充电效率、功率可扩展性和兼容性是新能源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交直流变换电路和双向直流变换电路;/n所述交直流变换电路包括两个交流输入端和两个直流输出端,两个所述交流输入端用于与交流电源连接,两个所述直流输出端用于与所述双向直流变换电路连接;所述交直流变换电路用于将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给所述双向直流变换电路;/n所述双向直流变换电路包括:/n第一侧正连接端和第一侧负连接端,至少一组第二侧正连接端和第二侧负连接端;其中,所述第一侧正连接端和第一侧负连接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直流输出端连接,至少一组所述第二侧正连接端和第二侧负连接端用于与车载电池连接;/n至少一个LLC谐振变换单元电路,每一个所述LLC谐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交直流变换电路和双向直流变换电路;
所述交直流变换电路包括两个交流输入端和两个直流输出端,两个所述交流输入端用于与交流电源连接,两个所述直流输出端用于与所述双向直流变换电路连接;所述交直流变换电路用于将所述交流电源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给所述双向直流变换电路;
所述双向直流变换电路包括:
第一侧正连接端和第一侧负连接端,至少一组第二侧正连接端和第二侧负连接端;其中,所述第一侧正连接端和第一侧负连接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直流输出端连接,至少一组所述第二侧正连接端和第二侧负连接端用于与车载电池连接;
至少一个LLC谐振变换单元电路,每一个所述LLC谐振变换单元电路对应有一组所述第二侧正连接端和第二侧负连接端;所述LLC谐振变换单元电路包括第一单相全桥整流电路、第一谐振补偿电路、变压电路和第二单相全桥整流电路;
所述第一单相全桥整流电路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一单相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正连接端和第一侧负连接端连接;
所述第一谐振补偿电路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一谐振补偿电路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单相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连接;
所述变压电路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变压电路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谐振补偿电路的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连接;
所述第二单相全桥整流电路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二单相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变压电路的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单相全桥整流电路的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分别与其所属于的所述LLC谐振变换单元电路所对应的一组第二侧正连接端和第二侧负连接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LC谐振变换单元电路的数量为n个,n大于等于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直流变换电路还包括控制电路单元、LLC控制电路单元和采样电路单元;
所述采样电路单元与各所述双向直流变换电路的第一侧正连接端和每组第二侧正连接端连接,用于监测输入所述双向直流变换电路的电信号;
所述LLC控制电路单元与各所述LLC谐振变换单元电路连接,用于控制各所述LLC谐振变换单元电路的双向直流电压的转换方向;
所述控制电路单元分别与所述LLC控制电路单元、采样电路单元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采样电路单元对每个所述LLC谐振变换单元电路两侧的电信号进行监测,并依据监测结果通过所述LLC控制电路单元控制每个所述LLC谐振变换单元电路的双向直流电压的转换方向。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直流变换电路还包括开关电路,分别与每个所述LLC谐振变换单元电路所对应的一组第二侧正连接端和第二侧负连接端连接,用于对n个所述LLC谐振变换单元电路的所对应的一组第二侧正连接端和第二侧负连接端切换连接;
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正连接端和第一负连接端,以及n-1组第二正连接端和第二负连接端;所述开关电路的第一正连接端和第一负连接端分别与一个所述LLC谐振变换单元电路的所对应的一组第二侧正连接端和第二侧负连接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每组第二正连接端和第二负连接端分别与另外n-1个所述LLC谐振变换单元电路中的一个所述LLC谐振变换单元电路所对应的一组第二侧正连接端和第二侧负连接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n-1个双刀双掷模拟开关,每个所述双刀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伟张新永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