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器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486170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负载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器设备。其中,该负载控制包括:第一反馈单元,其输入端连接微控制单元MCU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芯片,用于在所述MCU的控制下,控制所述开关芯片的开关频率,进而控制所述变压器的输出功率;所述MCU,其输入端连接所述负载,还用于采集负载启动信息,控制第一反馈单元或者第二反馈单元导通;所述第二反馈单元,其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变压器和负载之间,其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芯片,用于根据负载的输入电压控制所述变压器的输出功率。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缩短负载输入电压达到稳定的时间,降低功耗,同时提升负载启动或者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载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器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负载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器设备。
技术介绍
负载,指连接在电路中的电源两端的电子元件,用于把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在其工作状态需要变化时,其两端的电压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在现有负载控制电路中,是通过先检测变压器电压降低后,开关电源模块才开始调节电源,使电源恢复稳定值,并且在调节过程中需要循环多次调节才能使电源恢复稳定值,它需要不断检测变压器输出电压值,来确定开关电源模块是否需要调整输出电压,有时电压调节输出过大就会使电路功耗增加,也就是说,目前的电压输出调整方案是滞后调节,输出电压稳定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较长,增加能耗。针对现有技术中负载输入电压调节调节滞后,导致能耗较高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负载控制电路、方法及电器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负载输入电压调节调节滞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负载控制电路,其中,该负载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器和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载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器和开关芯片,所述变压器和负载之间,所述开关芯片与所述变压器和所述电源形成闭合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n第一反馈单元,其输入端连接微控制单元MCU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芯片,用于在所述MCU的控制下,控制所述开关芯片的开关频率,进而控制所述变压器的输出功率;/n所述MCU,其输入端连接所述负载,还用于采集负载启动信息,控制第一反馈单元或者第二反馈单元导通;/n所述第二反馈单元,其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变压器和负载之间,其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芯片,用于根据负载的输入电压控制所述变压器的输出功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器和开关芯片,所述变压器和负载之间,所述开关芯片与所述变压器和所述电源形成闭合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
第一反馈单元,其输入端连接微控制单元MCU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芯片,用于在所述MCU的控制下,控制所述开关芯片的开关频率,进而控制所述变压器的输出功率;
所述MCU,其输入端连接所述负载,还用于采集负载启动信息,控制第一反馈单元或者第二反馈单元导通;
所述第二反馈单元,其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变压器和负载之间,其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芯片,用于根据负载的输入电压控制所述变压器的输出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CU具体用于:
在所述负载即将启动前,控制所述第一反馈单元的导通,以及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反馈单元的导通频率控制所述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在所述负载启动完成后,控制所述第二反馈单元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控制电路还包括:
第一开关元件,其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芯片,其第二端择一地与所述第一反馈单元或者所述第二反馈单元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为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两端接入所述MCU,所述MCU用于在负载即将启动前,控制所述继电器的线圈导通,使所述开关芯片与所述第一反馈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馈单元的输入端的第一接脚通过第一分压电路连接至所述变压器和负载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分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二反馈单元的输入端的第一接脚连接至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控制电路还包括:
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二反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玉龙胡冠华刘晨瑞李玉发李忠正叶唤涛蓝振进侯彬曾超王玉玺方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