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一体化混凝土施工收光覆膜装置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施工收光覆膜装置
,具体涉及便携式一体化混凝土施工收光覆膜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表面覆膜抗裂养护施工时,传统的方法是在混凝土振捣、提浆完毕后,首先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压收光,再抹压收光后的混凝土表面上覆盖塑料薄膜,并在薄膜上按压,使薄膜和混凝土表面紧密结合。现有的混凝土施工收光覆膜装置在使用时,由于伸缩把手在伸长或者收缩时滑动杆会磨损,降低伸缩把手的使用寿命,且把手在不使用时收缩没有限位装置,导致覆膜装置在移动时,把手会晃动自动伸长影响工人搬运移动速度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便携式一体化混凝土施工收光覆膜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便携式一体化混凝土施工收光覆膜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混凝土施工收光覆膜装置在使用时,由于伸缩把手在伸长或者收缩时滑动杆会磨损,降低伸缩把手的使用寿命,且把手在不使用时收缩没有限位装置,导致覆膜装置在移动时,把手会晃动自动伸长影响工人搬运移动速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一体化混凝土施工收光覆膜装置,包括矩形固定杆(2)以及矩形固定杆(2)两侧安装设置的L型支撑杆(1),两个所述L型支撑杆(1)之间底部安装设置有压膜辊(7),所述矩形固定杆(2)的上表面安装固定有U型固定杆(6),所述U型固定杆(6)的顶端连接有把手(4),所述矩形固定杆(2)的侧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抹压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固定杆(6)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动杆(5)、套管(11)、通孔(12)、限位凸起(13)、限位卡块(14)、螺纹槽(15)、螺纹柱(16)、限位卡槽(17)和橡胶防滑垫(18),所述滑动杆(5)对称固定在把手(4 ...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一体化混凝土施工收光覆膜装置,包括矩形固定杆(2)以及矩形固定杆(2)两侧安装设置的L型支撑杆(1),两个所述L型支撑杆(1)之间底部安装设置有压膜辊(7),所述矩形固定杆(2)的上表面安装固定有U型固定杆(6),所述U型固定杆(6)的顶端连接有把手(4),所述矩形固定杆(2)的侧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抹压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固定杆(6)的顶端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滑动杆(5)、套管(11)、通孔(12)、限位凸起(13)、限位卡块(14)、螺纹槽(15)、螺纹柱(16)、限位卡槽(17)和橡胶防滑垫(18),所述滑动杆(5)对称固定在把手(4)的下表面,所述套管(11)安装固定在通孔(12)的内部并套在滑动杆(5)的表面,所述通孔(12)对称贯穿开设在U型固定杆(6)的顶端,所述限位卡块(14)对称安装设置在U型固定杆(6)的顶端并分别位于通孔(12)的一侧,所述螺纹柱(16)安装固定在限位卡块(14)的底端并放置在螺纹槽(15)的内部,所述螺纹槽(15)对称开设在U型固定杆(6)的顶端,所述限位卡槽(17)开设在限位卡块(14)的顶端并与把手(4)相适配,所述橡胶防滑垫(18)贴合固定在限位卡槽(17)内表面,所述矩形固定杆(2)的表面设置有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一体化混凝土施工收光覆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栓(8)、第一安装板(9)、弹簧(19)、第二安装板(20)、螺纹孔(21)和滑动槽(22),所述调节螺栓(8)对称安装设置在矩形固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猛,刘志祥,王华敏,张辰科,侯迪,王空,张洪兴,吴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中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