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灵活调节的岩土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125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灵活调节的岩土施工装置,包括支撑台、底座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底座垂直转动连接,支撑台一侧与支撑杆穿接,支撑杆上设有与底座垂直的齿条,支撑台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与齿条啮合的蜗轮和与蜗轮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的一端延伸至空腔外且连接有电机,电机与支撑台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节约电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灵活调节的岩土施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岩土施工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灵活调节的岩土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土、地下、水中的部分称为岩土工程。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8056644U公开了一种可灵活调节的岩土施工装置,包括支撑台、支撑臂、底座、保护罩、气缸、支撑台和滑动平台,底座位于支撑台底部,支撑臂固定于底座两侧上部,支撑臂内部设置有导轨,支撑臂之间设置连接横杆,连接横杆中间位置上部安装有第二工作电机,第二工作电机连接第二转轴,第二转轴远离第二工作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导轨内安装连接杆,连接杆上安装有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杆上部与支撑台固定连接,支撑台上部与滑动平台滑动连接,支撑台下部安装第一工作电机,第一工作电机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两侧连接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上部连接第一齿轮,滑动平台底部两侧安装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保护罩位于支撑台上部,保护罩通过多个铰接装置与气缸相连。工作时,第二工作电机运行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二齿条升降,第二齿条带动支撑台和连接杆升降,当支撑台达到适宜高度后,第一工作电机运行,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一齿条水平移动,滑动平台沿支撑台滑动,施工人员可以开始进行施工作业,而气缸的设置使得保护罩能够灵活的调节保护好施工人员。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气缸需要通过电线与电源相连才能使用,而岩土施工一般是在偏远山区,供电比较困难,因此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气缸的使用会增加供电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比较节约电的可灵活调节的岩土施工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灵活调节的岩土施工装置,包括支撑台、底座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底座垂直转动连接,支撑台一侧与支撑杆穿接,支撑杆上设有与底座垂直的齿条,支撑台内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与齿条啮合的蜗轮和与蜗轮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的一端延伸至空腔外且连接有电机,电机与支撑台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而蜗轮与齿条啮合,因此蜗轮转动的同时沿齿条移动,在加上支撑台与支撑杆穿接,从而支撑台会跟随蜗轮沿支撑杆相对于底座上下移动,实现了支撑台升降的目的,施工人员只需站上支撑台,启动电机,在蜗杆、蜗轮和齿条的配合作用下,支撑台上升到适宜高度后施工人员即可进行施工作业,施工作业完成后,再促使支撑台下降即可,整个过程,只需要利用一台电机即可,比较节约电能,不会增加施工现场的供电负担,并且操作方式简单,便于施工人员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台包括与支撑杆穿接的套筒,套筒远离蜗轮的一侧设有推动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台上升到适宜高度时,若需要调整施工方位,位于下方的施工人员则可以推动推动杆,促使套筒驱动支撑台转动,从而支撑杆转动,以达到调整施工方位的目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位于下方的施工人员只需推动推动杆即可,方式简单,便于使用者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支撑杆转动连接的限位筒,套筒沿支撑杆移动过程中与限位筒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筒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是为了实现支撑杆的转动;限位筒与套筒的抵接,是为了支撑台沿支撑杆下降至一定位置后,支撑台可以定位在一个位置与底座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支撑台与底座接触,因为在施工作业时,岩土等砂石会掉落在底座和支撑台上,将两者分开是为了方便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结束后进行清扫。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步进电机来驱动蜗杆,相比普通电机能够更加好地调节蜗杆的转速,因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的旋转是按照固定的角度一步步运行的,因此蜗杆的转速也会更加稳定,从而蜗轮沿齿条移动的速度保持匀速,支撑台沿支撑杆移动时会更加平稳,施工人员站立在支撑台上不会晃动,会更加安全,降低了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台上设有护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栏的设置可以保护施工人员,防止施工人员从支撑台上不慎掉落,提高了该装置的安全性,降低了意外事故发生的概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外设有防护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防护壳可以保护电机,因为在进行施工作业时,岩土砂石会不断往下掉落,在这个过程中,防护壳可以防止电机受到岩土砂石的撞击,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有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轮的设置可以方便施工人员移动整个装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设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的设置也是为了施工人员可以更好地推动整个装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支撑台和支撑杆的表面均涂设有防腐蚀材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整个装置是在户外工作的,因此在底座、支撑台和支撑杆上涂设防腐蚀材料,防止底座、支撑台和支撑杆锈化。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支撑杆上设置齿条,在支撑台内设置与齿条啮合的蜗轮和与蜗轮啮合的蜗杆,并且利用一个电机驱动蜗杆,不仅达到支撑台沿支撑杆上下移动的目的,还更加节约电能,不会增加施工现场的供电负担,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只需要一台电机即可,方式也简单,便于施工人员操作;2.利用步进电机来驱动蜗杆,使得蜗杆的转速更加稳定,从而支撑台可以沿支撑杆更加平稳地上下移动,支撑台上的施工人员可以更加地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中,1、支撑台;10、空腔;11、套筒;110、推动杆;12、防护壳;13、护栏;2、底座;20、滑轮;21、把手;3、支撑杆;30、齿条;31、限位筒;4、蜗杆;5、蜗轮;6、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可灵活调节的岩土施工装置,包括支撑台1、底座2和支撑杆3,底座2的下方固定有滑轮20,底座2的斜上方固定有一个把手21;支撑杆3为圆柱形并且与底座2垂直转动连接;支撑台1一侧穿接于支撑杆3,支撑台1内设有一个空腔10,空腔10内设有相互啮合的蜗杆4和蜗轮5;支撑杆3的周面上设有沿支撑杆3高度方向延伸的齿条30,齿条30与底座2垂直并且齿条30与蜗轮5啮合;支撑台1靠近底座2的一面固定有一个防护壳12,防护壳12内固定有一个电机6,蜗杆4的一端延伸至防护壳12内与电机6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电机6通过电线与外界电源相连。启动电机6,蜗杆4转动带动蜗轮5转动,蜗轮5沿齿条30移动,从而支撑台1沿支撑杆3上下移动。如图1和图2所示,支撑台1远离底座2的一面固定有护栏13;支撑台1包括固定在支撑台1一侧的套筒11,套筒11穿接于支撑杆3上,并且套筒11远离支撑台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灵活调节的岩土施工装置,包括支撑台(1)、底座(2)和支撑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与底座(2)垂直转动连接,支撑台(1)一侧与支撑杆(3)穿接,支撑杆(3)上设有与底座(2)垂直的齿条(30),支撑台(1)内设有空腔(10),空腔(10)内设有与齿条(30)啮合的蜗轮(5)和与蜗轮(5)啮合的蜗杆(4),所述蜗杆(4)的一端延伸至空腔(10)外且连接有电机(6),电机(6)与支撑台(1)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18 CN 20192176094581.一种可灵活调节的岩土施工装置,包括支撑台(1)、底座(2)和支撑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与底座(2)垂直转动连接,支撑台(1)一侧与支撑杆(3)穿接,支撑杆(3)上设有与底座(2)垂直的齿条(30),支撑台(1)内设有空腔(10),空腔(10)内设有与齿条(30)啮合的蜗轮(5)和与蜗轮(5)啮合的蜗杆(4),所述蜗杆(4)的一端延伸至空腔(10)外且连接有电机(6),电机(6)与支撑台(1)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灵活调节的岩土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包括与支撑杆(3)穿接的套筒(11),套筒(11)远离蜗轮(5)的一侧设有推动杆(1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灵活调节的岩土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设有与支撑杆(3)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乐平龙雷刘具斌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瑞大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